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深受易学思想的影响。以传统宫殿建筑的代表--故宫,阴阳五行思想深入其中。以《周易》思想为根基,追踪故宫建筑中所深寓的哲学意蕴,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根源和卓异品貌,对当前中国建筑文化的守护和发展来说,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  相似文献   

2.
故宫后面     
<正>壹故宫的后面是一座山,一座人工堆积的山——景山。山不大,名气却不小,不在于宏伟壮阔,不在于美轮美奂,而在于寿星亭附近的一棵古槐树。当年那棵古槐树早已没了,后人在原处又栽了一  相似文献   

3.
振扬 《中华魂》2008,(7):31-31
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当冰雪覆盖下的中原某县气温降到零下4度时,那里的房地产开发商,竟不顾人们处在五十年不遇的严寒之中,公然驾着铲车,强行推倒了花甲老人曹国珍、齐应彬等5户居民已居住了30多年的  相似文献   

4.
南京明故宫     
泱泱大明帝国的中枢,金碧辉煌。古往今来,中外友人慕名瞻仰,只因为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的南京明故宫,是北京故宫的蓝本。  相似文献   

5.
从儒家的"礼"与道家的"空",以及儒、道所共同追求的"中和"等观念入手,论述了清式建筑群沈阳故宫的空间布局中所体现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希望本文能给广大研究及设计者以启迪。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08,(10):32-34
在1983年的一个深夜,有一个人从故宫珍宝馆附近的夹墙走过,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对打着宫灯的人;他想这个年代都用手电筒啊,谁还用宫灯呢?难道是……  相似文献   

7.
维一 《可乐》2011,(8):43-43
1976年7月18日,是我到故宫警卫队上班的第一天。凡是听说我在故宫做过警卫的,跟我说的第一句话往往就是:"你见过故宫盗宝的贼人吗?"我不想吹牛,坦白地告诉他们:"没有。"1949年之后,故宫共出过五次盗宝的案子,依次发生在1959年、1962年、1980年和1987年四年里,其中1980年接连发生过两次,五次全都发生在珍宝馆。  相似文献   

8.
太和殿是紫禁城建筑的中心,也是明清两代封建王朝权力的中心。自明代起.太和殿就是皇帝登基、寿辰、大婚的场所.因太和殿内外有众多雕龙装饰,人们将太和殿俗称为“金銮殿”、“祥龙宝殿”那么,太和殿到底“藏”了多少条龙呢?  相似文献   

9.
葛忠雨 《社区》2009,(29):42-42
当你兴致勃勃地游览故宫时,如果稍微一留心。就会惊奇地发现故宫三大殿院内并没有种植树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也许有人会告诉你,这是为了突出宫殿的威严气势.才决定不在院内种植树木的。  相似文献   

10.
着眼于沈阳故宫木构架营造技术中的诸多的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构架体系和构造做法,指出沈阳故宫建筑吸收和传承了中原木结构建筑的营造技术,融合了满族的民族文化,借鉴蒙、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呈现出多民族的建筑技术的特点,对于丰富以清文化为主的沈阳城市文化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合预防性保护的概念,分析了沈阳故宫的保护现状,结合国外已有的MDDS系统结构及理论,整理出沈阳故宫在监测时需要重点把握的内容和项目.即根据沈阳故宫内木结构为主、砖石砌体围合的材料特点和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加强对灾害等突发事件的监测,并结合木结构一般损毁规律进行研究,初步确立了沈阳故宫监测损毁诊断系统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体验视角下故宫解说牌示优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说牌示作为游客体验的重要组成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我国旅游目的地在设计解说牌示的过程中多从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很少参考游客的体验需求.以故宫为例,通过文献和实证研究,发现故宫解说牌示系统存在的问题.从体验的视角出发,通过分析故宫游客行为特征,利用IPA法分析游客对故宫解说牌示设计相关因素的评价,发现故宫解说牌示亟待优化的3个方面并提出相关建议.从设计师和游客共创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体验视角下解说牌示规划设计流程.  相似文献   

13.
乾隆三十八年开设“四库全书馆”开始编纂《四库全书》,历时十三年完成,先后共缮写七份分贮七阁,由于历次战乱多份被毁。本文作者在整理清宫遗存典籍时,发现故宫图书馆仍然留存有文渊阁、文津阁以及南三阁《四库全书》存本。对此,作者对这些书籍的留存原因及其特殊的文献价值一一进行了考校,且对研究《四库全书》的编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Mcluhan的媒介理论,建筑物作为一种媒介,是人类表现自我的一种延伸,能影响并重塑人类群体生活模式。故宫建筑自身成为一个媒介,传递着维护皇权统治之下的社会格局的信息。它体现并实施皇权统治模式,是建构和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的手段。故宫建筑的视觉效应影响着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心理,其空间布局具有行为规范效应。故宫建筑作为一种宏大背景,突出了统治者的中心形象。  相似文献   

15.
蒋彦鑫 《社区》2012,(2):31-33
故宫之所以让普通人流连.因它是一座藏宝巨库,它超越了普通人对于世上奇珍的想像:故宫之所以让收藏家迷恋,因它是一座精品殿堂,它包容了收藏家对于稀有文物的向往。每个来到故宫的人.都会为这里的国宝而着迷。在这座中国最大的博物馆里。有文物100多万件,仅一级文物就有万件之多。  相似文献   

16.
故宫作为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与其有关的纪录片创作历来是我国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创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史学观念的转变、传媒的市场化发展、国际文化交流的加强、“民族复兴”的精神指引等因素使故宫题材纪录片在叙述对象、结构设计、表现手法方面都呈现出了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本文通过几部代表性故宫纪录片的分析,清晰地梳理出其演变路径,并深入思考纪实影像如何更好地讲述故宫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关于治学,先贤已有很多精辟论述。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就曾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相勉。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提出过治学要有“二冷”精神:一是坐得冷板凳,二是吃得冷猪肉。话虽不同,但都道出了治学之路充满艰辛的实质。近日偶得章宏伟先生所著的《故宫问学》(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一书,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问学”之不易。严格地说,这是作者的一部个人论文集。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8.
魏城 《华人时刊》2007,(4):10-12
每次去北京,北京都变个样;每次回伦敦,伦敦却都是老样子。我甚至觉得,如今的北京更像纽约,越来越现代化;如今的伦敦更像个大县城,古老得发霉,陈旧得乏味。我仍然记得第一次出国、第一次见到多伦多市中心那些摩天大楼时所感受到的震撼。那是14年前,我刚刚来到这个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去机场接我的朋友说,他先开车带我去市中心“兜兜风”。我们走的是安大略湖边那条环城高速公路,当我首次远眺到那一片像丛林一样的摩天大楼时,我摇下车窗,伸出头去,呆呆地看着,良久说不出话来。  相似文献   

19.
故宫建筑在布局、色彩等方面体现了中和、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神人以和的传统思想。人们只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和思想意蕴中去认识故宫 ,才能体会其韵味美感。  相似文献   

20.
以清初、清代中期沈阳故宫各主要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时期建筑格局、建筑结构的比较研究,提出沈阳故宫宫殿建筑是以中原地区传统的宫殿建筑为本,使用汉族工匠和传统材料、工艺而建造,宫殿建筑将满汉文化融合一体,反映了满族发展进程中对汉族文化的继承与兼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