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从而实现社会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也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当从打牢利益基础、提升引领能力、拓展方法途径、强化主体建设等方面,加强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建设,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网络化背景下,互联网上出现了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民族主义、文化保守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民粹主义等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思潮和理论。厘清这些思潮与理论,对于我们主动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确保网络上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实现意识形态传播方式的有效转变,增强我国意识形态的网络防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流意识形态需要良好的文化生态来滋润涵养,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和精髓,引领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从历史和现实的逻辑来看,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一直具有深远的文化渊源和鲜明的文化旨趣、文化取向;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使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复杂的文化生态;新时代,繁荣兴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育良好的文化生态,可以不断拓展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王永贵 《江汉论坛》2007,3(8):27-31
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全面总结新时期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是进一步探索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近30年来,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是在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开展两条战线思想交锋、运用三种主要手段以及协调好四个方面重要关系的过程中实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与时俱进,从而为现阶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一、全球化已不可避免,主流意识形态角力加剧 任何社会都有它的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了一个社会精神文化的中枢与灵魂.在我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就是它的主流意识形态.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思想就是它的主流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无疑占有主导地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决定着中国话语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中国话语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打造中国的话语体系,最重要的是大力推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6.
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最重要的战场,只有不断转变观念,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方法;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正面战场”建设,提高主流网站的凝聚力与感召力;加强对网络草根舆论的引导与管理,防范敌对势力的渗透;加强队伍建设,健全激励机制,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者的能力与积极性;加强网民媒体素养教育,提高网民的素质,我们才能掌握网络宣传的领导权与主动权,使网络成为抵御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意识形态的交锋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相似文献   

7.
论和谐社会建构与主流意识形态样式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多元文化冲突和多元精神图景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带来了诸多挑战和机遇.我们必须在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的前提下,根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要求,围绕和谐社会建构打造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坚实平台,并注重主流意识形态的样式转型,进一步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性,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目标,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契遇期.作为在文化软实力中居于核心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其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基于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状况,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应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文化,毫不动摇地坚持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9.
该文在界定新媒体概念基础上,分析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内涵,提出其在新媒体时代对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启示意义:网络空间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战场,必须应对新媒体时代传播格局变化挑战、巩固壮大网络主流传播阵地;网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生力军,必须顺应新媒体时代人才建设新要求,培育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网络队伍;网络舆论战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方略,必须顺应新媒体传播规则新要求、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0.
该文在界定新媒体概念基础上,分析葛兰西意识形态领导权思想的内涵,提出其在新媒体时代对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启示意义:网络空间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战场,必须应对新媒体时代传播格局变化挑战、巩固壮大网络主流传播阵地;网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生力军,必须顺应新媒体时代人才建设新要求,培育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网络队伍;网络舆论战是维护和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主方略,必须顺应新媒体传播规则新要求、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策略体系。  相似文献   

11.
唐晓燕 《理论界》2011,(11):1-4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澄清意识形态理解分歧、辨明意识形态实质、成功实践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的指针。转型期的特殊情境对主流意识形态重塑批判与建构功能、合法化功能、整合功能提出了强烈诉求。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务之急在于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与形式,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网络,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宣教方式,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实现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性嬗变与创造性重构,并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必须牢牢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坚决抵制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消极影响,不断夯实意识形态建设的物质基础,切实增强与不同意识形态的对话能力.  相似文献   

13.
网络时代,主流意识形态发展空间的拓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实力的提升.为此,我国应重视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与创新,提升文化整合的能力,以开放的姿态参与网络对话.同时,面对不可避免的网络文化冲突,应保持理性自主,既要固守已有的网络阵地,又要不断扩大自身的网络影响,进而在网络文化的多元涌动中,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的原则,坚守人民性的价值取向,运用开放、自主、正当的策略,将社会主义价值观散播于多元化的网络文化之中,使大众积极地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在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自觉性的提升,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问题日益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纲领、行动指南和价值取向,构成了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在当代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制度化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与西方错误思潮挑战的现实需要,又是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制度保障,也是坚持正确发展道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在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切实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应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筑坚持正确导向的意识形态网络阵地,持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互联网时代尤其如此.面对网络社会发展新态势,由于未能充分顾及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载体多样化以及传播内容复杂化、传播过程互动化带来的巨大挑战以及传播受众在信息传导中地位的空前提升,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失却效力,进而严重冲击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面对空前变局,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亟需通过加强对传播主体的思想教育提升其认识水平、以严格监管来规范传播载体建设、建立多元立体审查机制对传播内容严加甄别以及增强全体网民的媒介素养与净化网络空间等手段,切实提升传播实效,进而完善互联网环境下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体系、增强传播效力,从根本上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多元化文化背景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而党中央的文化建设政策也让我们发现,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已成为维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安全的应有之义.面对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从物质基础、群众基础以及环境基础建设等方面探讨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意识形态问题关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新中国6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掌握着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在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概括起来就是,在把握一个基本原则、开展两条战线思想交锋、运用三种主要手段以及协调好四个方面重要关系的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与时俱进,使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从而为现阶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主流意识形态与网络环境中文化和谐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文化的产生与崛起,为中国文化的和谐发展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谐与矛盾并行的网络文化和现实文化之间既相互依赖又时有冲突的现实,客观上要求一方面要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另一方面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丰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5,(3):207-212
媒介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文化、国家主权意识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严峻挑战。面对挑战,必须采取更新意识形态防御理念,处理好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增强社会主义文化的亲和力,树立网络主权意识等理性防御策略,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与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邢洪儒  肖力 《河北学刊》2007,27(4):205-208
价值体系是社会文化的核心,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内涵明确、内容严整、理论严密的逻辑体系,它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精神和灵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本文探析了当前中国社会意识形态所呈现的主要特点和对意识形态整合,提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精髓,以及整合和重塑主流意识形态中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