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代女性写作为了颠覆男权主义对女性的异化和扭曲,将叙事视角转为对女性自身的绝对关注.这种回到女性立场反复表现女性意识的对抗,传达出女性经验的自恋主义倾向.其写作姿态有着确定的文化背景和由来.当代女作家自恋主义的文化成因主要体现在文化处境、女性意识、话语参照和文化心理等方面.自恋主义文本的审美内涵体现为性别优越感与生命欲求.此外,文本的高蹈性审美特征致使读者普遍误读.  相似文献   

2.
自恋在小说创作中的描写应当是一种相对唯我的情结,尤其在自传体的小说作品中往往通过对人物内心的描绘与人物的情绪化揭示来反映人物的理想化本身,恰恰也通过作家对小说中主人公的性格内化以及人物的情绪化展现,来彰显人物的完美理想与情欲化的根本。本文通过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对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自恋情结进行分析,简单地剖析小说创作中人物的自我理想,自我意识,自我回归以及精神释放的自我承认。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考察现代社会与日本人的自我。所谓自我,是指对自己和自己周围的关系的一种认知,自我的概念包括人际关系或社会地位等自我的扩张范围。本文根据笔者最近几年来接触的心理咨询事例与调查,论述现代自我的异常心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引入“空间”视角,在当代文学变迁的大背景下对自恋现象进行整合细化,指出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断绝是女作家自恋性写作的根源,并辨析女作家写作中相似自恋性空间意象中个人景观、镜像景观、物景观的差异,个人写作、私人写作和身体写作的流变,反思这些变化隐含的文化嬗变.  相似文献   

5.
内卷化逐渐成为分析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现状的热门理论,主要有行政化和专业自闭两个分析维度.目前多数相关研究关注官方背景的社会工作机构,本研究发现广东D区民间发起的社会工作机构也出现了内卷化现象,并初步论证了外部系统的行政化及内部系统的专业自闭造成了专业发展的结构僵化和封闭化的内卷化现象.行政化方面,街镇政府对机构的家长式庇护和带有传统单位制色彩的项目制治理模式,造成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内驱力不足,表现在社会工作机构的全能化、社工的技工化和社工服务的精致化.专业自闭方面,民办社会工作机构普遍政社合作不足和社会参与程度低,服务受众面窄、弱势案主不受侧重,使得服务资源面临停止增多甚至被蚕食的危机.广东D区的案例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中国社会工作要尤其警惕民办社会工作机构的内卷化走向,通过解除行政化和专业自闭两大桎梏以寻求去内卷化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马莉 《社科纵横》2005,20(6):151-152
在艺术界异常活跃的今天,技术的日益成熟和艺术风格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然而,由集体无意识而导致的艺术的趋同和“精神贫血”现象却不容忽视。笔者认为,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明确并解决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两个问题:自我的迷失、精神的贫乏,从而把当代文化同传统的“真、善、美”的观念结合起来,去开创中国当代艺术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张喜贵 《学术交流》2001,1(6):131-134
庾信作品中现存有大量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前期生活于萧梁宫廷的诗人,其笔下的女性多以镜前丽人的面目出现,她们春风得意,艳丽华美,虽人数众多但缺少个性,多是一个个美人的剪影.而后期由于身世的变迁,犹如美女被迫改嫁,其笔下的女性也一变为闺中怨妇,代自己抒写内心的隐秘.  相似文献   

8.
威廉·福克纳和曹雪芹①都是蜚声世界文坛的圣手。然而,人们论及他们的作品时,还从未相提并论过。本文试图将这两位作者的作品熔于一炉而观之,为对其理解和欣赏求索些新的可能性。 福克纳所发表的十九篇小说中有十五个长篇是直接关于美国南方一个小县的。这一小县叫Yoknapatwap  相似文献   

9.
姚依 《社会工作》2009,(19):42-43
慢性精神病患者在现有相对封闭的管理模式下,病员长期与外界社会的接触不足。据上海市第二精神病院提供的资料显示,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中能“假出院”(请假离院、回家休养一段时间)的比例在3%以下,家属经常探望的也不足10%,社会给予慢性精神病人的父爱不够,使得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的自我认知不清,自闭心理增长,对自己前途丧失信心,从而形成了自我认同降低、责任意识下降、以自我为中心、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等态势。  相似文献   

10.
朱亦萱 《社科纵横》2008,23(12):122-123
随着社会进步和观念的多元,整容越来越受到现代女性的欢迎.整容之风的日益盛行开始引起人们的反思和关注,电影也将视线转向了这一现象,本文拟以韩国两部有关整容的电影<时间>和<灰姑娘>为例,分析整容风行现象折射出的当代女性身份认同危机.  相似文献   

11.
蔡建萍 《社科纵横》2006,21(3):107-108
方方小说题材广泛,在思考及描画城市平民、知识分子两大类题材的同时,并没有搁置对人类其他生存主题的思考,如女性主题。方方通过几个中篇对女性———知识女性、农村女性的生存状况及命运进行了书写,继续着她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她真实地向我们展示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对自己所处地位和状态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末期,女性解放的课题被严肃地提了出来,女性在男权社会中充任传宗接代工具,在经济、政治和精神上毫无独立可言的历史从此正式宣告结束。这种历史的必然在现代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多元视角与不同层次的再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和肖伯纳的《华伦夫人的职业》可谓这类作品的经典伟著。以公开的反传统呐喊为标志的女性的进一步觉醒不可避免地在英国20世纪著名作家D.H.劳伦斯头脑中留下印迹,并为他在文学作品中塑造女性形象提供了必要的参照方位和社会背景。这使得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散发着新潮的气息,暗契着时代的脉搏。不过,劳伦斯的个性…  相似文献   

13.
王思思 《南亚研究》2010,(1):125-136
蜚声世界的印度电影导演萨蒂亚吉特·雷伊的女性系列影片,通过探讨女主人公被家庭压抑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印度近代启蒙改革以来女性解放运动所掩盖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推动女性解放进程中,印度男性改革者主张在外部和物质世界模仿西方,促使国家的现代化转型,同时却在精神和内部领域保持作为“未被殖民的空间”的家庭,于是妇女被迫成为守护印度这一内部精神领域的“受压抑者”。  相似文献   

14.
李军辉 《社科纵横》2005,20(6):149-150
古龙作品在塑造一大批义薄云天的侠士和浪子的同时,也塑造了一大批惊世骇俗的女性群体,她们在男权社会的挤压下,或是无路的叛逃者,或是失败的抗争者,或是执着的固守者,她们永远走不出命定的悲剧,从而成为了一群无法安顿灵魂的女人。  相似文献   

15.
波特作品中女性意识觉醒的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玲 《学术交流》2004,(6):149-151
20世纪美国著名女作家凯瑟琳·安妮·波特以善于描写女性人物见长,她的作品展示了美国南方妇女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生存的艰难,歌颂了社会生活中女性坚韧、朴实、善良的美好品德。她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展现女性意识,揭示出女性从迷失自我到寻找自我再到成功证明自我的过程。女性在妇女运动的发展中对旧的传统意识的反抗以及男女平等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是文明社会发展的一种标志。  相似文献   

16.
神性背景下的人生向往与历史观照--马克思中学文献解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聂锦芳 《求是学刊》2004,31(2):34-40
文章对迄今为止马克思最早的作品进行了考证和推断.在对马克思中学习作的解读中探讨其成长和运思的宗教背景,以及在这一背景下对人生职业的考虑和对历史事件的评论.最后,文章分析了当时德国中学教育体系的发达和完善状况、马克思身上开始显现的作为一个思想家所具有的基质、意向和思路以及以少年之眼看世界所达及的有限程度.  相似文献   

17.
科胡特创立的精神分析自体心理学强调,健康的自恋在个体精神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他从人际关系而非内驱力的角度看待发展,并认为:个体终生都需要来自自体客体的共情性支持,自恋有其独立的发展线,健康与否取决于自恋是否成熟;心理治疗的本质是治疗师要成为良好的自体客体,以帮助来访者建立一个内聚性的自体。实践表明,无论采用何种价值取向的心理治疗师,都可以从科胡特自体心理学中获取如下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助益:通过把握共情的本质特征,领悟到共情不仅是良好医患关系的要件,其本身所富有的治疗性能给予来访者一种真实满足;从保护自体的视角理解和应对阻抗,避免治疗危及并侵蚀到来访者的自体;最大限度地减少治疗中的自恋伤害,尽可能把治疗失误转化为恰到好处的挫折。  相似文献   

18.
蒋艳丽 《社科纵横》2007,22(1):91-92
张洁的《方舟》和王安忆的《弟兄们》代表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女性建构自我的不同倾向。本文将两位作家的女性观和书写态度及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作为焦点,从“谋生与谋爱”、“做人与做女人”两个角度进行比照解读,从中梳理出女性追寻自我本体价值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在道教与密教的万神殿中,到处活跃着女神或女仙的身影。她们与那些大多为威仪凛然的男神所把持的其他宗教恰成鲜明对比。道教的神仙谱系中,西王母为女仙之首。在她的麾下,南有航海女神天妃娘娘(妈祖),北有碧霞元君,分别受到南北广大香客经久不衰的崇拜。列入道教仙班的还有授黄帝符书以破蚩尤的黄帝之师,俨然为中国古代女战神的九天玄女,以及以仙桃、美酒、佛手等献寿的寿仙麻姑等等。此外,道教中上有依照阴阳五行的玄想而构想出的诸多月宫星辰系女神仙,下有根据干支、方位相结合而创建出的庞大的玉女神仙系统。仅在唐末道人杜光庭为女性神仙立传的道教经典《墉城集仙录》中,就收入女仙故事37个;元代道士赵道一所著女神仙集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后集》,更是广泛搜罗了121位女神仙的事迹;而清代道士王建章所修的《历代仙史》,又将这一数目增至133,遂使道教神仙系统中女性成员的队伍不断扩充,其“灵迹”亦愈加神奇,影响更为深广。  相似文献   

20.
高原 《唐都学刊》2007,23(5):81-85
路遥的性别意识在其所有作品中都有非常鲜明的体现。路遥在生活中有一定的男权意识,在作品中,他赋予陕北这片土地以男性化的角色,阐明了女性对男性和男性化的土地有非常强烈的依附思想。这种男权意识构成了贯串路遥作品的一种情结和特色。由这种角度解读路遥作品和作家其人,能够帮助我们把路遥的研究拓展并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