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困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与消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即学生和社会的不认同,以及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的期望存在差异。基于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走政府投入与市场引导相结合的道路:在政策层面上,改变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将其从培养高级技工、技师转变为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在发展策略层面上,尊重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导致学校所提供的职业教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的现实,政府应加大对社会职业培训的投入,利用职业培训引导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在内的职业教育发展。在操作层面上,客观宣传报道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效与不足,避免炒作高薪蓝领、"订单式"培训等个别案例;选用有企业实际运作经验的人才担任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领导职务,使得学校能够在日常教学中真正体现社会需求;强化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制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使学生更快地完成从学生到人才的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2.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与人才滞后的矛盾已日趋明显。高等职业教育将为社会培养大量的适应性、实用型的人才。然而,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发展中也存在着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不高以及就业不理想等问题。因此,为了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我们应该全面审视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从管理体制、培养制度、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国际经济社会的发展比以往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经济正改变着人类社会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增长的方式。那么,与社会经济建设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所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是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一、知识经济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挑战党的十五大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快各主要产业的科技进步,同时加强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重视人才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  相似文献   

4.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大力培养数字技能人才,明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价值定位,满足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人才需求,缓解人才供给与数字经济就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使命和新要求.该文运用环境嵌入理论,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变革要求,探讨高等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数字经济战略,顺应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新变化,努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价值预期高、就业前景好,不断增强高等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数字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维度也不断拓宽.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的人才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力.兴才学院为此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探索,通过改良机制、贯彻理念、深入实践等方法提升了本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水准,并为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了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6.
民政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民政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素有全国民政人才培养摇篮之称的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历经50年的发展,已累计为全社会和民政事业培养毕业生6000余人,培训干部学员近10万人,成为融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和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为一体、承担着社会管理高等职业教育和民政系统干部培训职能、具有一定规模的教育培训基地.  相似文献   

7.
刘猛 《社科纵横》2013,(1):326-327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和输送生产、建设、管理与服务紧需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既为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拓展了广阔的空间,也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适应形势的发展,高职院校必须以科技进步与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核心竞争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达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高职院校在校园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教育保障体系,确保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该文结合高职院校教育保障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以淮安市高等职业院校为例,分析在协同发展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教育保障体系的优化路径。有助于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全面贯彻高职教育理念,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前燕官学教育兴起、庠学与小学的教育形式与发展进程、崇经尚武的办学特点与历史作用渗透着学校教育在前燕政权由向慕汉文化走向吸纳中原文化历程中的历史使命,加速了慕容鲜卑由游牧民族社会向农耕社会的迈进。从办学宗旨上看,是流寓前燕的中原士人以宣扬先进的中原文化推进慕容鲜卑由游牧民族社会迈向农耕社会为目的改良慕容鲜卑人教育观念的必然产物。官学教育不仅为慕容鲜卑本民族培养了一批文武兼通的人才,也推动和促进了前燕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卓有成效地提高了慕容鲜卑的文化素质,而接受官学教育旋即成为慕容鲜卑人出仕为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唐柏林 《社科纵横》2010,25(9):111-114
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技能的高层次的实用型、技术型人才的艰巨任务。加强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拓展学生的职业发展空间,对于高职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及人才市场面临的新形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而且应把创业思想渗透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占据重要位置,作为高校教育的特殊群体,高职生有着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在分析高职生特点的基础上着重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探讨,以期对各个教育机构如何因材施教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需要高职院校、师生、企业、政府、家庭等参与主体的深度合作与共同努力。为此,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推进人工智能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构建完整的需求育人、合作育人、知识育人、价值育人相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并针对一些关键性的现实问题,提出了人工智能视角下高等职业创新创业教育系统运行的相关措施与保障。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性”、“地方性”和“就业导向性”的基本特性决定了它相比起普通本科教育更要求贴近社会贴近市场。高等职业教育如何真正贴近社会、贴近市场,三个必然途径是不可忽视的,这就是:吸纳社会“精英”优化专业和课程建设;利用社会资源,改进教学和实践模式;利用校友和学生家长资源,推进学校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提出了强化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几条途径 ,旨在唤起各高校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转变教育观念 ,培养适应 2 1世纪需要的一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效果与质量,以及人才的岗位就业适应性.这就需要文化素质教育改革与学校整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优化内在关联,以改善文化素质培养的整体效果.该研究通过对高职院校文化素养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对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为各个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优化和文化素质教育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陈怡君 《生存》2020,(5):0151-0151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快速更迭,我国也必定要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从只重视人才的专业知识能力转变为要求人才在拥有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综合素质。所以高中生物教师要顺应国家改革趋势,在高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结合人文教育,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融入到生物教学之中,增强学生在未来发展中的竞争性。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一种“人才开发的工程”这一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日益牢固地树立起来。近年来,当我们和日本朋友谈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实现资本主义高度现代化问题时,他们几乎众口一词,无不自豪地说:日本唯一雄厚的资本,就是人才。不言而喻,人才是靠教育培养出来的。战后日本社会经济之所以能有被人视为“奇迹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平  李毛 《社科纵横》2009,24(4):158-159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是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需要,是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因此,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文化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  相似文献   

19.
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特处的地位,高职教育的发展动向影响整个职业教育的全局,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社会服务、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合作办学诸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加快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新思考杨美云,杨美萍职业技术教育是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支柱。近年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很快,为各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具有中等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与此相比,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