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分析和研究西方雇佣劳动制度和失业问题的过程中创立了自己的失业理论,尤其是阐发了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失业产生的物质基础。西方经济学各个流派如凯恩斯以前的学派、凯恩斯学派、货币学派和发展经济学派也在研究失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相对完善、自成体系的失业理论。但是,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西方各学派的失业理论均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或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凯恩斯经济学中有两个重要部分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经济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们是凯恩斯主义关于失业的错误观点和凯恩斯主义对过多储蓄的未经证实的惧怕。失业问墨凯恩斯失业理论是在大萧条最严重的时期形成的,那时失业率高达25%,其中许多失业人员一年多都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在此情况下,凯恩斯认为,失业的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而不是工资率过高或市场刚性。凯恩斯主义认为,应通过扩大政府开支来增加需求,以此来降低失业  相似文献   

3.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劳动者生存、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前提和基本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表现方式.而充分就业则是国人对社会主义的特有理解.我国由于历史、发展和时代原因,致使人口过剩性失业、大学毕业生摩擦性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市国企下岗职工的体制性失业、经济结构升级的结构性失业等多种失业将集中呈现在本世纪前30年,这对扩大就业在时间和岗位上提出了挑战.立足劳动就业国情,借鉴建国后特剐是新时期以来我国扩大就业的有益做法和市场经济国家成熟理论,扩大就业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市场与政府调节相结合,坚持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兼顾,坚持经济、社会与就业协调发展.我国扩大就业的基本路径为提高劳动者技能、拓宽就业渠道、强化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4.
试论隐性失业及解决对策李靖隐性失业,在原有的经济体制下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都大量存在。随着经济结构的变革,新的市场经济关系的建立,市场经济机制的健全,隐性失业将逐渐地转为公开失业。为此,本文对它的存在形式、社会后果、如何转化成公开失业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理性面对当前形势,轻松告别“知识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一向是各国政府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体现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和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标志。因此,知识失业作为当前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亟待妥善解决。为提高民众对知识失业的心理承受能力、指导莘莘学子就业,有必要从认识知识失业现状入手,从政府和个人角度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法国七十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及其严重后果,致使各阶层广大居民的处境日趋恶化。战后的法国从未发生过如此大批失业的现象。据各行业工会统计,国内失业人数已达180万人之多,占经济独立人口的6%。而个别省份的失业比例更高:如里昂工业区失业人数占经济独立人口的11%。这次失业与过去情况大不相同,失业面之广前所未有,几乎包括所有阶层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从壮工力工直到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青年工人首当其冲,失业青年占全国失业人口的半数以上。据全国统计研究所估计,今后几年,即到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失业人数可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就业机制、模式、观念的变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认为中国的失业问题是人口过剩型失业、经济转型的体制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的纵横交错与叠加 ,是转型期的特殊现象。文章指出 :在显化隐性失业、治理公开失业 ,借鉴国际经验 ,培育现代劳动力市场 ,实施反收入政策、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及社会保障制度市场化的同时 ,还应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新思路、新对策 ,包括弹性就业、阶段性就业模式 ,及与就业机制、模式变革相适应的就业观念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尹德慈 《社会》2004,(10):31-33
在广州这个市场化发展程度较高的现代化大城市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失业群体。考察这些失业群体的生存状况、经济地  相似文献   

9.
我国失业问题现状及成因○李环随着我国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失业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我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正确分析和认识我国失业问题现状,是解决和治理这一社会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一、我国失业现状概貌我国失业问题的总体情况可以从失业率与失业人数以及失业...  相似文献   

10.
苏红 《社会》2003,(10):24-27
社会失证 失业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社会问题 之一,对失业的研究也已成为社会科学工作 者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据有关研究揭示,由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轨导致的我国在现阶段的结构型  相似文献   

11.
邵国明 《探求》2003,(3):55-58
失业是一种综合经济失衡现象,解决失业问题,需要进行综合治理。近年来欧盟国家一直在积极解决失业问题,采取了不少失业治理措施,不少做法值得我国在解决失业问题中予以借鉴。  相似文献   

12.
美国政府经过三次经济结构的调整,消除了巨额财政赤字,提高了美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使美国经济走向了低通胀、低失业的高速经济增长轨道和跨入了新的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城镇失业公助问题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侠 《浙江学刊》2006,(1):219-222
从战术上解决城镇失业问题,单靠失业保险是不够的。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应承担更多责任和义务,来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其再就业。本文以浙江省为例,提出了失业公助的新体系,把失业保险同失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从战术上解决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服务对象翁某,男,1984年5月5日出生,在读阳光展翅中专学历班。家庭结构正常,但经济条件较差,母亲退休在家,父亲失业,本人长期失业在家,吃低保。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代,为英国经济决策中“凯恩斯时代”的结束而高兴或惋惜的文章不断增多。许多人认为,大量失业和急剧的通货膨胀的并存已经使凯恩斯的宏观管理理论破产。阻止失业的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被抛弃,从而自1929年以来凯恩斯政策所奉行的原则以及自由党受凯恩斯鼓舞所作的“我们能够克服失业”的宣言也同时被抛弃了。  相似文献   

16.
励晓婕 《社会工作》2009,(11):37-38
服务对象翁某,男,1984年5月5日出生,在读阳光展翅中专学历班。家庭结构正常,但经济条件较差,母亲退休住家,父亲失业,本人长期失业在家,吃低保。  相似文献   

17.
赵慧娟  魏中龙 《创新》2021,15(6):73-83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于就业的影响是一种"创造性破坏",具有替代效应和抑制效应.数字技术应用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会带来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但同时也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文章探究了数字经济对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的影响机理,建议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健全职业培训体系改善供需匹配度,加强职业教育提升劳动者教育水平,提供良好的政策治理体系支持,完善与新就业形态匹配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推进新基建释放"数字红利"促进就业.  相似文献   

18.
胡杨 《探求》2005,(6):60-63
由于经济学把失业的主体界定为“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和把失业的客体或对象界定为“工作”,造成了各种不同的失业构成之间的理论界限模糊。本文从社会学角度认为失业主体是符合一定条件的劳动者,失业的客体是“职业”,由此考察了失业构成的双重性,并提出了现实性和可能性的双重失业人口指标体系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以来欧美失业状况出现“一高一低”的原因,在于二者经济发展的形势、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失业保障制度的激励功能以及工资成本的上升幅度等方面的差异。前者要迅速降低失业率,后者要长久保持现状,都非易事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镇失业人口问题研究严水永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不仅会产生城镇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失业人口,而且还必然会产生结构性失业人口、摩擦性失业人口和自愿失业人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镇失业人口与传统体制下的隐性失业人口相比,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