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境”的界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在艺术表现方面所追求的极致,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特色。多年来,学术界围绕“意境”的内涵和美学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至今仍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笔者力图从中国古代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的实际出发,为“意境”划定一个比较确切的界说。本文的主要论点是:情景交融的意象创造,是“意境”的基础;以实生虚的意象组合,是“意境”的真谛;韵味悠长,是“意境”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论唐代边塞诗的悲壮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艳军  宋俊丽 《社科纵横》2005,20(6):139-140
唐代边塞诗人在独特的题材范围中表现了“征人”强烈的理想、抱负和痛苦,展现了“征人”的崇高行为和精神力量,使边塞诗歌体现出一种悲壮的情感基调和美学魅力,形成唐代边塞诗歌最突出的美学特征:悲壮美。  相似文献   

3.
论韩愈诗歌"以丑为美"的审美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迪勇 《学习与探索》2003,3(6):115-118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曾经指出过韩愈诗歌“以丑为美”的审美倾向。事实上,韩愈正是以那些“以丑为美”的诗歌,开辟了中国古典诗歌的新境界。诚然,韩诗“以丑为美”的审美倾向,使其诗自成一家于李杜之后,并且对宋诗特点的产生乃至整个美学风格的形成,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但不可否认,这也使得宋代那批追随他的诗人从娘胎里就染上了不少坏习惯。  相似文献   

4.
李红春  陈炎 《求是学刊》2002,29(5):92-98
在儒、释、道三教发生裂变的中唐时代 ,中唐诗歌在美学面貌上表现得异常丰富、复杂。此时的诗人在较为自觉的审美理想的指导下 ,逐渐形成了相对明晰的美学流派。在众多的流派之中 ,择其大端可分为以元稹和白居易为代表的“浅切派”、以韩愈和孟郊为代表的“险怪派”、以刘长卿和韦应物为代表的“隐逸派”等三支。从文化资源上看 ,这三种美学倾向显然分别与儒、释、道三教存在着相当紧密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5.
杨金梅 《浙江学刊》2007,(3):99-102
早在先秦时代,现代接受美学的核心理论“读者中心论”原则就出现在人们的阅读实践中。至清代,文学批评家从理论上提出了类似观点。对古典诗歌接受史的研究有助于从文学的生产、接受以及再生产的各个环节上重新把握古代文学史发展的动态过程。由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古典诗歌接受史系统理论的建构,还是一个尚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李洲良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综而论之,豪放飘逸,这已成为文学史上的定论;若析而论之,这种豪放飘逸的美学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目前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或令人满意的结论。本文拟从诗歌美学的角度,对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作一番具体考察,以期得...  相似文献   

7.
要评述、了解朱光潜“直觉论”所支配的美学批评理论,有必要集中谈谈他的《诗论》,这一直是朱光潜的“心中主题”①,是他的美学理论的一种专门运用,里边含有很多对新诗实际批评的意见。将其《文艺心理学》与《诗论》对照起来读,就能全面了解朱光游的美学思想与批评的原理。从批评史角度看,朱光潜的《诗论》是一部具有开拓意义的重要著作。它第一次以严密系统的专著的形式,从美学的层面深入探讨了诗的本质及其创作欣赏的规律,并且在中西诗学比较的前提下,系统阐释了中国诗歌形式的基本特征,力图为新诗的发展提供切实有用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8.
杜甫不只以其辉煌的诗歌创作登上了中国古典现实主义创作的峰巅,成为“诗圣”;就是在诗歌美学探索上也取得了具有开拓意义的理论建树。本文试就杜甫“转益多师”和“健笔凌云”两个极富审美特色的诗学观点,研讨其诗学品格的审美取向,以就正于方家。一种诗学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肖鹰 《浙江学刊》2002,(6):57-63
本文以现代文化发展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基本影响为背景 ,探讨美学与现代生活之间的矛盾关系 ,揭示美学对于现代生活的独特意义。文章围绕着“自我”这个中心概念 ,着重分析“美”、“崇高”两个核心美学概念的文化内含和历史演化。作者的基本思想是 :把被抽象化和普遍化的美学思想还原到历史深处 ,更进一步地发掘它们的文化价值。在新世纪的背景上 ,作者肯定美学的积极意义 ,但明确承认它的危机 ,并且指出 ,新的美学前景需要经历一个从“自我”中心到“世界整体”的审美意识转换。海德格尔的美学美学已经提示了这个转换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则为之准备了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诗格包括两层涵义,一为品格之格,一为格式之格,陶渊明以崇高的人格力量开辟了诗歌题材的全新领域,决定了诗歌格调的崇高。其全新的诗歌内涵促成了诗歌表现方式的开拓,形成了新风格的构建,含蕴着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重要范畴。陶诗的深层次贡献,开拓了中国诗歌美学所蕴含的民族气质和表现力,唤醒了历代诗人的诗歌自觉精神,代表了走向成熟的中国诗格。  相似文献   

11.
赵芳 《社科纵横》2007,22(7):98-99
晚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从理论上对诗歌风格进行了品评总结,充分地体现了作者对诗歌创作层面的认识,表达了其"积健为雄"与"妙造自然"和谐统一,自然冲淡与纤秾绮丽对立统一,以及格外崇尚冲和淡远境界的诗歌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2.
魏艳 《社科纵横》2005,20(3):136-137
中国新诗从现代发展至当代,在张扬“个性”的大旗下始终聚集着众多的支持者。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家园,只有经过升华的情感才能成为诗歌的情思。面对诗歌日渐偏向于“私人化”的倾向,在诗歌本身所具有的内在性、含蓄性之外,我们还应注意到诗歌内涵(情思)与读者内在精神世界的“共鸣”。这就不免要我们仍旧关注诗歌情思的哲理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徐大威 《社科纵横》2006,21(8):125-125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整个文学发展的中轴。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人与自然关系生成(becom ing)为“情”、“景”关系。作为古典诗学的元范畴,意象集中体现了情与景的隐喻性关系;意境则彰显了情、景主体间的交互关系,情景空灵是其本质特征。由于各自所指和哲学文化背景不同,意象、意境作为审美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美学意韵。  相似文献   

14.
向玲玲 《浙江学刊》2022,(5):183-191
狄金森以矛盾歧义的方式谈论“尘世天堂”“死亡家园”“天国异乡”,以超前的现代意识应对宗教危机与父权统治,建构起一个灵魂自主自治的“诗歌家园”和开放的“家园”诗学。其中“尘世天堂”观体现了19世纪美国世俗思想的萌芽,即从神性永恒到世俗永恒的蜕变;“天国异乡”观揭示了她对基督教“天国家园”观的继承、反讽与解构;“死亡家园”的诗意构建,被其诗歌叙事揭示为“不可能的故事世界”。这些“家园”在活的语言中诞生,构成了无限可能性的诗歌家园,印证了狄金森“家园”诗学的开放本质。  相似文献   

15.
拙文拟就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提出一些看法。我认为,美学做为一门科学,现在应该注意从“艺术哲学”这个圈子里解放出来,而这样解放了的美学,代表了美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美学究竟是一门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就近年来的一些论文和论著看,大体有三种意见,(下称“三分法”):一  相似文献   

16.
从语言的特性和功能出发 ,论述了朗读在应用语言中的作用和价值 ,进而着重分析了“停顿”在朗读中的美学特点、文学特点。总结出“停顿”在朗读中的运用要以灵活手法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美学内涵 ,灵活运用注重表现为多变性、技巧性 ,这给朗读赋予了有声语言和美学表达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7.
否定主义美学的可说性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炫 《求是学刊》2000,(3):86-94
本文在分析西方现代美学“美不可说”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美学必须说”,“美学只能进行批判性言说”,“美学批判只具有发现对象局限的功能”等观点。并提出“不美”和“丑”这两个传统美学所忽略区分的范畴,对其内涵做了否定主义美学意义上的阐释。  相似文献   

18.
徐祝林 《唐都学刊》2012,28(1):11-13
初唐时期,当宫廷诗人用绮靡艳丽诗风点缀风雅之时,诗坛上相继崛起了锐意改革、位卑而名著的青年诗人“四杰”。他们在诗坛上首先树起了改革的大纛,拓宽了诗歌的题材,从市井宫苑走向大漠风光,从咏花草树木走向唱响人生情感的主旋律,使诗歌真正担负起了讴歌现实生活的使命。从“四杰”诗歌魅力价值的现时律、延时律、永时律等三个层面加以诠释,可以窥视其审美价值的传播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新华 《学术交流》2006,(5):152-154
宇宙意识是一种宇宙化了的生命意识,它贯注于中国古代的美学思想中,并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不同的内容。唐代诗歌中的“宇宙意识”,体现了老子“天人同构”的思想,流露出无限的惆怅,洋溢着青春气息,同时却又表现出了很幽深的困惑和孤独的特点。宋人作品中的“宇宙意识”,更加充分地表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自我意识的充分“扩张”,表现出了以我为“主”(主体)的新的“宇宙意识”。对人生的思考超越了感伤,在理性高度上给予观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有关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问题在理论界存在不同看法,从文化战略的角度来考察,“文化多样性”是一个可取的、更好的理论。“文化多样性”的建设,需要公约的保护,需要政策和种种具体的措施,但这些只是一些政府行为。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的美学工作者不应该缺席。中国当前美学的发展之路,就是要从“美学在中国”向“中国美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