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消费究竟具有什么作用,占有什么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时候,尤其需要对这个问题作深入的研究。现在,我们重温一下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关消费的论述,无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会有极大的帮助。在《导言》中,马克思首先把消费分为两类:社会消费和个人消费。这对阐明消费在社会主义经济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的意义。生产消费与生产同一,并不形成与生产不同的特殊阶段。个人消费,从简单再生产来看,也许只是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作为经济运动的一个外部条件,执行生活的职能。但如把它放在全社会范围内,从不断反复进行的社会再生产过程来看,它和生产、交换、分配都有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精神生产是以创造精神产品、提供精神服务为目的的生产,马克思称之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0页)。精神生产作为经济范畴,是和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精神生产的性质,决定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形态,受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精神生产总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资本主义社会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也如此。社会主义的精神生产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是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的成果,表现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教育、科学、文化的发达,人们思想、政治、道德水平的提高,而这一切无不取决于精神生产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精神生产也参与了国民经济的运行和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因而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创造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精神生产在国民生产总值创造中所占的份额将越来越大,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3.
"文化"概念的追本溯源展示出文化的政治意蕴,这表明文化是一种政治力量。马克思的文化解放理念建立在政治经济批判之上,既要求批判继承前人的文化思想,创造出符合社会发展趋向的文化形态,也要求抨击统治者的文化压制和精神束缚,在与政治解放、经济解放互动中实现人类解放,并彰显了文化解放的历史形态和阶级性质。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建构是马克思文化解放理念的政治旨趣。  相似文献   

4.
景中强 《江汉论坛》2006,1(7):65-68
社会实践是认识产生的基础,但社会实践作为标志人类活动的整体性范畴,它本身是有结构的。社会生产实践的不同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认识的发生、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传统认识论最根本的局限就在于,它把物质生产当作社会实践的同义语,忽视了社会生产的其他形式,特别是精神生产在当今认识产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实物质生产是人类认识的直接来源的观点,其典型形态在古代,而不在近现代。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社会实践的认识功能已实现由依附于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转换。  相似文献   

5.
社会生产力包含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后者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起着巨大的作用。本文拟就此谈点看法。 一、精神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的关系 精神生产力是指直接参与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知识力量,由劳动者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水平等要素构成,它是实现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文化知识是劳动者文化水平的高低,知识的多寡,是决定劳动创造力大小重要的条件。在现代化大生产中,没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技  相似文献   

6.
张晓鹏 《兰州学刊》2007,42(4):9-10,4
马克思的生产理论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只是将其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学上的物质生产.马克思的生产理论是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的生产和社会关系生产的全面的生产理论.只有全面地理解马克思的生产理论才能深刻领会马克思对于旧哲学的批判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所实现的哲学变革.  相似文献   

7.
建设中国特色文化产业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存在决定文化模式,经济的发展决定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在当代中国的迅猛发展,我们需要按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行文化产业创新,构建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先进文化产业,这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根本点,也是精神生产在当代的体现。论文从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出发,建构了中国特色文化产业的六大支柱门类,提出了中国特色先进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调整和机制创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消费模式.消费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也是促进人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中,精神需要是人的本质力量确证的重要内容,而消费则是满足人精神需要的重要手段.马克思精神需要理论对新型文化消费模式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的文化消费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结构性的调整。如何针对我国的实际,在既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又能完成经济结构的调整,提高企业劳动生产力,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没有解决这一难题,马克思经济理论只是指明了方向,而没有给我们提供现成的答案。实际的情况是,提高有效需求的扩张性宏观政策在刺激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能较好促进企业有效生产力的提高。解决我国当前经济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因为两个目标的实现,不是轻易所能达到的。 一、结构调整与企业无效生产力的改造 生产决定消费,但消费又反作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再生产的理论告诉我们,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资本通过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的两阶段的运动,是按时间的顺序进行的,资本在生产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生产时间,资本在流通领域停留的时间是它的流逋时间。”流通时间包括两个阶段,一个是W’—G’,商品转化为货币,即卖的阶段;一个是G—W,货币转化为商品,即买的阶段。因此,商品流通时间就是商品卖和买的时间,是商品实现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所需的时间。 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是统一的,因为两者共同统一于资本的周转时间,资本的周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