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一记得从前有一次看画展,一位观众在看了著名国画家关良先生的戏曲人物之后,议论说:“画得不象,这个人头这么大,腿又太长,不合人体比例。”这位观众的话使我想到一个问题:关良先生画的戏曲人物真的“不象”吗?的确,那几幅画的人物,形体各部分不尽合乎比例,但是,难道画家连艺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都不具备吗?实在说,那位观众认为不象,不是丝毫没有道理,但是,人们却都喜欢这些画,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无独有偶,在最近一次画展上,又看到了国画家韩羽的画,也是画的戏曲人物,也是关良先生的那种风格,画上有诗人臧克家的题款,这次,恰好又听到有人提出了类似 相似文献
3.
4.
5.
阿谀、奉承、谄媚、逢迎,都是一个意思,俗话叫做拍马,是旧社会讨好上司的一种卑劣手段,古已有之。明人王世贞的传奇《鸣凤记》中有《严寿》一折,写了个专事阿谀逢迎、谄媚邀宠的势利小人赵文华。当他得知当朝权贵严嵩新造了一座万花楼,单少一条铺单,便“买嘱匠人”,量了尺寸,专门打一条五彩大绒单,送去铺在楼上。在严嵩生日那天,赵文华又不惜工本,特地制作了一对价值连城的奇异寿烛送进严府,还左一个“拜大人为严父”,右一个“待儿子送酒”,其情其状,今人作呕。赵文华为什么要如此低三下四?他自己说得十分坦率:“若不乞哀于黄昏,怎得骄人于白日”。果然,在博得严嵩的欢心以后,赵文华立即从一个刑部次要官员一跃而为“通政”,执掌了“内外奏章”,一时间权势炙手可热。这是由拍马而升官发财之一例。 相似文献
6.
赤烈曲扎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2,(3)
拉萨,不愧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神佛之地”。在八瑞相山的簇拥之中,她那古老而愈益端庄的容貌。吸引了多少游人和香客!城中心的大昭寺仍象过去一样文静肃穆,周围却早已不是古时的模样:境形的八角街上,商店林立、市场繁荣,新修的柏油马路似用精致的氆氇铺成,友好地给前来朝拜、瞻仰的人们指引着道路。和大昭寺的金顶相互辉映的布达拉,在拉萨城偏西处,神山(佛教徒们称布达拉所在的红山为“第二普陀山”)巍峨,宫墙庄严、气魄雄伟。而格鲁教派始祖宗喀巴在城东南,于群山环抱之中 相似文献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