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描绘女性形象的工笔人物画称之为仕女画,从传统仕女画女性服饰样式着手,尝试通过对不同时期工笔画中女性服饰进行分析和比较,梳理出传统工笔人物画女性服饰概况。通过现当代工笔人物画中女性服饰的表现形式,探求其蕴含的艺术意识。  相似文献   

2.
论林语堂女性服饰话语中的时代性别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是人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它既是物质生活的产品,更是精神世界的表现.可以说服饰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符号.在林语堂为数不多的小说作品中,为我们展现了极具个人特色的女性服饰世界.他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服饰等级观念;在人物服饰描写中体现了新旧杂糅、中西合璧的思想;对传统服饰和西洋服饰中的女性服饰及配饰各有所爱,不分伯仲.  相似文献   

3.
莘莘 《山西老年》2012,(6):46-46
中老年女性适当地化妆,能使人看起来更年轻。根据中老年女性的特点,化妆时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相似文献   

4.
服饰民俗是社会心理及社会观念的反映.唐代女装大胆时尚、兼收并蓄与宋代妇女服饰瘦小、紧窄的时代特点,反映了唐宋两代在妇女审美观、礼教观和道德观上的差异.唐宋两代妇女服饰的变化轨迹,体现出唐代社会相对开放的女性观念到宋代日趋保守严苛的女性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从审美的角度出发,以详实的文献资料,论述了唐代女性服饰的美学价值及可资借鉴的因素.得出了结论唐代女性服饰样式的新颖别致、色彩艳丽、制作精良,体现了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神韵.  相似文献   

6.
花腰傣以女性传统服饰上有条绚丽的腰带而得名,服饰是花腰傣最为突出的族群标识,花腰傣中三个支系傣卡、傣雅、傣洒的区分也是依靠服饰.2009年花腰傣服饰被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分析花腰傣服饰的文化内涵,认为其服饰承载着花腰傣民族历史记忆,积淀着民族文化心理,整合着民族生活.然而,在当代社会文化变迁中,花腰傣服饰出现...  相似文献   

7.
因工商业的崛起与繁盛,清代佛山镇确立了天下四大镇之首的城市地位,是中国城市文明史上的重要节点。香云纱是佛山地区特有的丝绸面料。而清代佛山独有的女性香云纱服饰形象不仅反映出这一时期佛山纺织业的发展水平,亦成为佛山人社会生活的写照,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文章结合文献与图片资料,重点分析清代佛山富家女性、手工业女性与农业女性三类女性群体,探究她们如何顺应当地的气候水土,并根据自身的消费能力及生活环境,逐步形成符合自身需求的香云纱服饰形象。这一形象成为佛山地区的一个时代印记,并为现代设计所沿袭。通过对流变历史的分析,研究表明清代佛山女性群体实践出独具佛山地域性的女性香云纱服饰。  相似文献   

8.
研究利用事件相关脑电位技术,探讨健身气功对中老年女性自动化加工的影响。随机选取年龄、受教育年限相当的中老年女性健身气功练者(气功组)和非健身气功练习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在安静状态和气功练习后进行脑电采集。研究显示安静状态下,气功组MMN振幅较对照组出现显著性提高,且气功组练习后MMN振幅较于安静状态亦出现显著性提高,表明健身气功可以提高中老年女性大脑自动化加工能力,抵抗环境干扰,促进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9.
由于近年来新疆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教育水平提高、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等因素,维吾尔族的现代服饰与传统服饰相比有了很大变化。综合看来,其变化主要有四个特点:服饰趋于成衣化和时尚化;首服成为维吾尔族民族认同的标志,也是重要的民族产业;男性服饰的变化大于女性,青年人的服饰变化大于老年人;宗教影响始终伴随着审美趋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从设计艺术学的角度分析研究花腰傣服饰形与色的特征,可以发现:花腰傣男性服饰单一的深色调与简洁大方的服装款式相搭配,体现出花腰傣民族男性强悍、刚毅、勇敢的心理特征及原始而和谐的朴素审美观;花腰傣女性服饰的形与色有一种秩序美感,在形上借鉴自然界中美妙的形态,通过大胆夸张的变形、巧妙的构思组合,在深色傣锦上绣出精美绚丽、独具特色的服饰造型图案,展现了花腰傣女性温婉优雅的特质和该民族灿烂的艺术文化风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中老年女性宫颈人乳头状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中老年女性HPV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及住院的中老年患者的民族信息以及HPV分型的检查结果。将入组患者分为汉族组、壮族组及其他民族组三个组别。应用聚合酶联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技术进行HPV分型检测,分析广西中老年女性宫颈HPV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广西中老年壮族与汉族女性HPV、HR-HPV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壮族组HR-HPV感染率除65~69岁年龄段低于汉族组外,其余年龄段均高于汉族组。汉族人群与壮族人群感染率高峰均出现在70~74岁以及75~79岁年龄组,汉族组HR-HPV感染率分别为37.50%和33.33%,壮族组此两年龄段HR-HPV感染率则与总HPV感染率相同。LR-HPV感染率汉族组与壮族组水平相似,仅在65~69岁年龄组中现差异,壮族组LR-HPV感染率高于汉族组(13.21%vs 6.14%),并无统计学差异。汉族与壮族中老年女性HPV感染率高峰位于70~79岁之间,80岁以后下降;该地区汉族女性阳性率最高的HR-HPV分型为HPV 16、HPV 52、HPV 58、HPV 39及HPV 51,壮族女性中则为HPV 16、HPV 52、HPV 58、HPV 39及HPV 33;汉族与壮族人群LR-HPV感染率最高的两种亚型为HPV 53及CP8304。结论广西中老年壮族与汉族女性HPV、HR-HPV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感染高峰年龄为70~79岁。该地区汉族女性阳性率最高的HR-HPV分型为HPV 16、HPV 52、HPV 58、HPV 39及HPV 51,壮族女性为HPV 16、HPV 52、HPV 58、HPV 39及HPV 33;汉族与壮族人群LR-HPV感染率最高的两种亚型为HPV 53及CP8304。  相似文献   

12.
纵观近些年的国产大片,女性服饰造型的性感暴露已经成为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男性作品中。透过这种服饰表象发现,银幕上的女性形象常是男性按照自己偏爱的类型幻想出来的"他者"。作为一个空洞的能指符号,银幕女性不可避免地沦为了男性欲望的"凝视"客体。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不仅是一种跨语言的,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红楼梦》中曹雪芹高超的服饰描写手法和服饰对人物角色塑造以及小说情节铺陈的作用揭示了服饰是《红楼梦》中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也决定了服饰翻译研究是《红楼梦》文化翻译研究的重要部分。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服饰描写着墨最多的女性人物,对其服饰的英译研究,是《红楼梦》服饰英译研究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随之提升,女性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的增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到跨入新世纪,中国女性自我意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女性比较关注的服饰和服饰色彩这一角度来解析这种变迁,指出从色彩方面的变化,可以看出女性自我意识在不断的提升。女性开始对传统的性别观念进行挑战,不断探索出一种新的更加和谐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金瓶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再现市井生活的写实长卷,提供了诸多物质文化史的丰富材料,尤其是大量的服饰描写,不仅呈现了当时的服饰时尚状况,而且映射出其时的社会风气。以《金瓶梅》中潘金莲的服饰为例,透过潘金莲服饰的形制、质料、色彩以及数量等方面的内容,可以管窥晚明的世风,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晚明纵欲风气下的女性自觉;二是晚明才女文化的兴盛及其对女子品评标准的转向;三是商品经济的繁荣导致女性经济的相对独立。诚然,这三方面的内容不能涵括晚明世风的全部,但从潘金莲的服饰出发而观察到的晚明世风的情形,也从某种角度彰显了服饰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绕三灵”仪式是云南大理白族历史悠久且规模庞大的仪式,一年一度的仪式期间融合了白族宗教信仰、白族歌舞表现、白族生活特色与白族服饰等众多文化现象,具有极其强烈的民族地域特征和历史文化特征。云南大理白族女性的服饰文化是“绕三灵”仪式中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展现了白族女性对于“绕三灵”仪式的文化观念。“绕三灵”仪式在大理民间为期四天,期间聚集了以村民、准备祭品者、“莲池会”成员和仪式表演人员为主的白族女性,白族女性服饰呈现了不同群体身份下的文化差异性。白族女性服饰的文化差异性受到心理文化和物质生活的影响,进而表现为具有装饰之美、宗教信仰之美、身份认同之美、功能之美和技艺之美的审美特性。  相似文献   

17.
作为《帕梅拉》中重要的叙事元素,服饰是帕梅拉定义和言说自我的重要方式,并从某种程度上建构了她的身份和人格;服饰也是B先生控制帕梅拉身体和思想的特殊手段,是男性权力的试验场。从服饰角度分析帕梅拉的身份焦虑以及她与B先生一波三折的情感历程,从而揭示父权制社会中服饰政治对女性身体的规训和压迫。  相似文献   

18.
很多中老年女性对自己的身材并不满意,在关注各种塑身衣的同时,不少女性却忽视了内衣的重要性。其实选择一套合适的内衣,不但让你更舒服,还可以帮助你塑造苗条身材。中老年女性内衣选择的三个误区首先是"小一号"误区,有些女士认为穿小尺码的内衣就可以显得苗条一些,外观看起来效果好一些,其  相似文献   

19.
新维多利亚风潮维多利亚风是指1837年至1901年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的服饰风格,该时代女性的服饰特点是:大量运用蕾丝、薄纱、荷叶边、缎丝、蝴蝶结、多层次的蛋糕裁剪、皱褶、抽褶等元素,以及立领、高腰、公主袖、羊腿袖等宫廷款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女性休闲生活的历史变迁及其当代形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女性休闲是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女性是无闲阶层或少闲阶层;到了现代,女性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飞跃,于是她们已成为学习、体育、服饰、艺术、旅游等休闲生活和休闲消费的参与主体,同时也是美容美发、服装和旅游业等休闲产业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