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企业来讲,也就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社会主义的劳动再也不是以个人劳动而是以企业联合劳动的形式构成社会总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在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时候,必须把个人的收入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挂起钩来。  相似文献   

2.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在计划管理上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形式”,在谈到指令性计划管理的重要性之后指出:“由于我国还存在着多种经济形式,由于对社会的各种复杂需求和大量企业的生产能力难以作出精确计算等原因,除了指令性计划之外,对许多产品和企业要实行  相似文献   

3.
在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计划体制的改革也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这次计划体制改革的重大特点之一,是扩大了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其中尤以指导性计划的范围扩大更为显著。而在过去的计划体制中,包罗万象的指令性计划决定一切,对指导性计划的研究探讨是很不够的。现在,很有必要对指导性计划多加探讨。(一) 众所周知,任何社会都必须按比例生产,才能全面地满足该社会的各种需要。尤其发展到社会大生产的阶段以后,由于专业化分工的高度发展,社会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个部门以及各经济过程之间,内在联系更为紧密,这就更要求按比例发展。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相似文献   

4.
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一项重要原则,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重申了这个重要的原则,并提出在计划管理上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不同的形式。报告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使我们在理论上、实践上正确认识与处理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正确划分三种形式各自的范围和界限,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也为今后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解决这个带根本性的问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实施指导性计划起始于40年代中期的法国,经过战后40年的实践,形成了西方国家宏观管理中颇具特色的管理方式。它对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西方国家指导性计划存在着实质性的差别。西方国家的指导性计划实质是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中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形式,而中国的指导性计划是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发展,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一种形式。中西方指导性计划也有某些共同点,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某些管理和操作方法。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指导性计划经济内涵的基本界定及其特征,我国可以选择包括计划决策、计划对接、计划调控三个机制在内的指导性计划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具有行政命令性质的指令性计划,对于灵活的、不具有强制性的指导性计划如何制定,如何执行,还有许多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问题尚未解决。本文力图从指导性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一角度,对上述问题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超学科(transdisciplinarity)是跨学科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在剖析超学科兴起的背景、发展历程和动因的基础上,揭示了科学知识和生活世界从分离到融合的趋向,对超学科研究中出现的"后常规科学"和"第二种知识生产模式"等几个主要观点进行了辨析,并对超学科研究的目标、研究重点、具体步骤和条件进行了论述.最后,作者探讨了超学科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虚拟企业”: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被称之为“虚拟企业”的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正伴随着新信息技术革命向我们走来,其发展之快,分支扩展能力之强,确实令一些专家始料不及。“虚拟企业”正为当代世界经济提供一个新的拓展空间。把握这种新的组织形式的性质、特点与成因,对我国企业的扩展,尤其是跨国界扩展,显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虚拟企业”概念与特征“虚拟企业”是近年经济管理领域出现的一个新话题,以“虚拟企业”为主题的有关书籍问世,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虚拟企业已决非科幻故事,也并非现实世界的偶然或个别。有别于那种远离生产现场,而主要靠掌握开发…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对大量商品的生产和流通的计划管理,分别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三种形式,对其价格则分别采取统一价格,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三种形式。它们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既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在计划体制和价格体制改革中碰到的一个实际问题,不少同志认为,实行指令性计划的采取统一价格,实行指导性计划的采取浮动价格,实行市场调节的采取自由价格,它们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也有的同志认为,实行指导性计划的,其价格应该放得更开,也要实行自由价格。他们在谈到国家计划分配的生产资料时说:它们可以分成三块,“第二块,大致上同指导性计划相适应,形成公开的交易市场和市场价格,价格可以随行就市,……。这里关键的一个问题是价格要放开,同时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国土规划工作历史地被提到党和国家的重要议事日程,国土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的关系也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历史的反思我国是一个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对经济社会活动实行有计划的管理,是社会主义的特征。国土规划在本质上是一种计划管理形式,这已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然而,国土规划在计划管理体系中居什么地位,理论界和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新的计划体制下,指导性计划将成为计划管理的基本形式。国家主要以指导性计划调节市场,市场以一系列信号引导企业。这将是计划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基本轮廓。然而,基本轮廓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至于在这一目标模式下,如何运用指导性计划,仍是一个尚待探讨的复杂问题。基于对新的计划体制的构想,从经济运行的角度研究指导性计划,是十分必要的。关于指导性计划的主导功能,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中,采取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栩结合的形式,这是按照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要求,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特殊形式的存在,主要是根据现阶段存在着多种经济形式,既有全民所有制的国营经济,又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经济,还有劳动者私人所有的个体经济和国家与外商合营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等等。适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农业在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经营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农业生产微观管理上的变革,也引起了宏观计划管理上的变革。目前农业的计划管理形式有三种: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如粮食和其他重要农副产品,继续实行征购、派购,实行指令性计划;对农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对计划体制改革的根本要求,是在中国“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计划体制,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且提出,在计划方式上,“就要有步骤地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的范围,适当扩大引导性计划的范围。”为了配合上述工作,我们撰写此文。尽管中、法社会制度不同,计划化的经济基础,计划的目的和作用的范围都有着本质的区别,法国经济计划化没有也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是,在具体方法上又不无可借鉴之处。 一、法国经济计划化在西方是最典型的 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了“计划化”的方式来干预经济,其中法国最为典型。主要表现在: 1.法国有更深刻的政治经济基础。从历史上看,法国长期以来垄断力量薄弱,中小企业比重大、经济结构落后,因此一直有国家干预的习惯。在二次大战中,法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为恢复经济,改变落后的经济结构,必须运用国家力量。从政治上看,法国左翼力量强大。战时法国抵抗组织在1944年3日制定的全国抵抗运动委员会宪章中就  相似文献   

15.
指导性计划是否具有一定的约束力?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急需明确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能否在实践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和重大成功,因而对此加以认真的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阶段,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三种形式。其中指导性计划在实际运行中较为复杂,难度最大,理论上难以界定。因此有必要结合近几年的改革实践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考察。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家的直接经济控制范围已经大幅度缩小,微观经济因此空前活跃。但是,国民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的比例失调,主要表现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增长过速,造成国民收入的超额分配,对改革  相似文献   

18.
消费主义文化——一种意识形态存在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吉志鹏 《天府新论》2010,(2):115-119
伴随着西方消费社会的发展,消费主义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日益凸显,并且借助全球化的浪潮迅速向全球蔓延,力图将整个世界都纳入资本主义体系,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也深受影响,作为“文化载体的意识形态”以消费主义文化为表现形式有其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本文首先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界定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内涵及特点。认为消费主义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消费主义文化是由“以消费为动力”的经济基础决定的,是意识形态实践方式转变的表现;消费主义文化产生于“文化工业”;其运行和扩张以“文化主导权”的形式来实现;消费主义文化造就了异化的人,增加了人们对社会制度的依赖性,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9.
由Dorothy Smith创建的建制民族志(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最初是为建构女性主义知识而提出的,它坚持社会本体论、知识论和方法论的实践取向.建制民族志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视角,有三个与其他民族志不同的显著特点:一是在日常生活经验中探索问题,不预先设定研究结果;二是不把田野中的任何经验现象看作是静态的、在地的,而是探讨建构经验的社会关系,揭示在地实践与越地支配之间的隐形建构关系,为理解田野经验提供更为深广的社会背景,从而为在地人的境遇改善提供知识支持;三是在一般民族志的基础上吸收了质性研究的新成果,如重视组织分析、文本分析及权力与话语分析等.  相似文献   

20.
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这种体制体现在计划体制方面的目标模式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为此,必须“逐步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所谓间接计划管理,是与直接计划管理对称的一种计划管理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国家不象原有的直接管理方式那样,对生产要素实行调拨分配,基本依靠下达指令性指标和行政命令办法直接地调节和控制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是主要利用各种经济杠杆,如利率、信贷、价格、汇率、货币的投放与回笼等,去调节和控制市场的运行,并通过市场的运行发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