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提高,是一个人自我完善的重要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因此上思想道德课时不能只局限在相关理论知识和复习而用知识,艺术,讨论形式,幽默,感情,故事,新信息,进行专题讲座,组织参观学习等不同方式,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
高军 《现代交际》2014,(12):166-167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部分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学生法律意识培养为视角,分析现状,剖析原因,进行破解路径研究,提出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对加强高职学生的法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对提高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会明 《职业时空》2008,4(4):70-70
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取得的一项标志性成果。它总结了我国实施高校思想品德课以来的实践经验,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出了新要求。新教材将过去"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中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内容融为一体,以解决大学生成长成材所遇到的基本问题为切入点,着力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本文结合新教材的要求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就法律基础部分中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提出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途径,增强其时代性和时效性是提高课程教育质量的重要前提。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要从时代要求和大学生的个体需求出发,创新教育内容;转变教育方式;更新教育载体,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效性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由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我国新课程标准要求相吻合,再加上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主要以以人文本作为核心教育观念,满足今后教育行业发展的方向,所以在我国教育行业中全面运用与传播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当前,人本主义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使用人本主义思想既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同时又可以帮助学生有机整合法律条款和人本主义思想,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通过对人本主义思想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怎样有效使用人本主义思想开展《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学生较少接触社会,缺乏社会实践,对达成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目标产生一定阻碍。我国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属促进学生对思想道德知识生活化理解的主要课程之一;因此,迫切需要提升该课程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国外的优秀经验在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坚持社会实践评价与反思相结合原则,以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资源整合等方面带来启示,有助于我国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7.
田俊 《职业》2017,(15):95-96
德育教育是规范学生思想品德、树立社会价值取向、影响学生行为方式的重要课程.学生的发展之于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学生的发展基石就基于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随着法治社会进程的逐渐深入,法律教育成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培养合格的人才离不开法律教育的保驾护航.本文就职业教育德育课堂中的法律功能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育质量,影响着高校德育的教育成效。如何提高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质量成为各高校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高校要高度重视线上网络教学,做好网络教学师资培训工作;教师要注重网络教学内容的取舍,创新网络教学方法;注重挖掘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内生动力;做好网络课堂监控及跟踪反馈工作,建立家、校、师、班委、生五位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杨晓光 《现代交际》2014,(3):190-191
当前,高职院校在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方面进行了很多研究,把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与大学生社团相结合是这些年来研究的一个方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要充分利用社团在传播理论、开展实践活动方面的优势,因势利导,将课程建设和社团建设有机统一,发挥教师、学生、环境等方面的作用,促进二者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艺术生价值观念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态势。综合艺术高校学生特点考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可定为: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坚守道德底线、追求高尚情操"。以理论知识为核心,以艺术实践为辅助的教学形式,是艺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创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浅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桐 《职业时空》2009,5(9):103-104
法律基础课是各高校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亦是高校构建和提高在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途径和手段,文章从教材、教学过程及现状方面进行了分析,旨在使法律基础教育不偏离初衷并切实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尤其是在新形势背景下,为了实现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的双重效果,应该不断对现有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完善和优化,充分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逐步推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课程考核的创新融入,以确保课程能够发挥应有的价值和实效。由于该课程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整合而来的新课程,因此教学改革一定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以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和技能的稳固,最终确保课程教学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周维 《职业》2016,(2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都是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对学生加强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教育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搞好课堂教学,意义不同一般.本文立足于作者亲身教学感受,谈谈如何上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与同行分享,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4.
苏学会 《职业》2013,(3):131-131
加强实践教学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的需要.通过对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设计的原则、项目和实践条件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法律推理是法律研究和法律适用的重要工具和途径,然而,受限于我国法律传统和法律发展水平,我国法律推理在理论和实践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文中笔者将结合法律推理的方法,从法学方法体系和司法实践的角度,分析和探讨法律推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处于历史变革和以大规模立法为主要特征的法制建设时期,但存在法律情感薄弱和法律信仰缺失的危机。鉴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需要,应对法律信仰问题做较深了解,无论是从伯尔曼对西方法律与宗教的渊源角度或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的关系角度来剖析,都应提出适合培育我国公民法律信仰的方法和策略,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神向导。  相似文献   

17.
法律从产生到适用始终离不开人性的支撑与牵制。实现法治,人们对于法律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西方法学家伯尔曼"法律必须被信仰"这一论断已经成为法治社会的基本信条。法治的实现过程,必须包含人们对于法律的内心认可与接受。而法律能否得到人们类似宗教信仰一般的虔诚服从和内心皈依,只取决于法律能否真正顺应人性,满足人的尊严与需求。  相似文献   

18.
陶德琼 《公关世界》2022,(1):106-107
将问题引入思政课是新时代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的基本要求和有效手段.教师从问题意识出发上思政课,既能有效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解决,其实质就是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宗教作为共同调整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二者之间存在着多方面的关联。从目的指向看,都调整人们的行为与生存方式;从内容来看,早期的宗教教义被法律吸收,宗教为法律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从功能上来看,法律与宗教对社会都具有稳定社会、凝聚社会力量、维系社会等功能。在当今社会,正确认识法律与宗教的关系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律只是道德的底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和道德是法学理论研究中一组重要的关系。首先,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相互联系;其次,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相互包容。一般而言,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但从规范作用的范围来看,法律与道德对人们行为有着不同层次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