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内外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理性预期假设与“宏观经济政策无效说”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作者总结了新古典主义理性预期学派和后凯恩斯主义学派对两者关系所作的探索,表明政策无效说只是一个特例;从理论上说,理性预期条件下,货币政策仍可能积极主动地影响产出和就业。理性预期学派和真实商业循环学派对货币政策积极作用的贬抑直接源于其形而上学认识论。我们应充分认识货币政策的积极作用,利用它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理性预期学派在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应该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理性预期学派的前提假定和探讨经济均衡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面临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的“滞胀”问题,凯恩斯簧现经济理论不能对此作出解释。为研究解决这一病症,以卢卡斯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宏观经济学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理性预期学派认为,人是有理性的,能够作出理性预期,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公平观因为受到理性预期的影响而缺乏效率.其实,理性预期要受信息充分的程度、财产权利关系清晰的程度和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公平观,还是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规则及其机会平等意义上的公平观,其有效性都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着重解释和说明了理性预期假说的统计意义,强调了理性预期在经济统计建模中的关键性作用;同时也指出了用理性预期方法改造传统经济模型时在经济计量上存在的统计技术难题。认为理性预期学派以其全新而深速的理论体系重塑宏观经济学,深化了经济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古典学派、凯恩斯学派、现代凯恩斯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对模型的认识和分析进行的比较研究 ,找出了各个学派对模型的总体认识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预期不仅影响经济主体的微观决策,而且影响政府经济政策的宏观效果。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是不科学的,但其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模型不无借鉴意义。我国应加强对预期问题的研究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理性预期学派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否定凯恩斯主义的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公平效率观,主张规则公平、机会平等、效率优先的公平效率观。与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公平效率观基本相同,但它是以理性预期理论为基础,通过否定凯恩斯主义的公平效率观而建立起来的。对我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961年,约翰·穆思(John F.Muth)在其《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中首次提出“理性预期”概念。在60年代,这一概念被用于货币市场分析。70年代初,罗伯特·卢卡斯(Robert Lucas)等人对理性预期假说作了重大发展,卢卡斯对传统的稳定性经济政策提出了批评,并提出了作为目前理性预期理论中最为著名的观点之一的“卢卡斯批评(LucasCritigue)”。该批评认为,传统经济政策评价完全忽视了公众对政府政策的预期与反应。至此,才正式形成了理性预期理论。自70年代中期起,托马斯·萨金特(Thomas Sargeant)、  相似文献   

10.
合理预期理论产生于60年代中期,当时是以反凯恩斯主义面目出现的一个现代货币主义学派的分支,近年来逐渐发展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并开始走上大学讲坛、进入官方机构。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卢卡斯(R.Lucas)、罗彻斯特大学的巴罗(R.Barro)和罗斯(M.Rush)、麻省理工学院的费歇尔(S.Fischer)、明尼苏达大学的华莱士(N.Wallace)和萨金特(T.J.Sagant)等人。其主要论著有:《预期和货币中性》(卢卡斯,1972)、《合理预期和货币政策的作用》(巴  相似文献   

11.
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引起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破产,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滞胀并存”危机的出现又结束了凯恩斯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新古典化趋势,尤其理性预期学派几乎全面复兴了新古典经济学。但是,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各种痼疾,主流经济学的这一新古典化趋势,同样提不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药方,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凯恩斯主义。  相似文献   

12.
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爆发引起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破产,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滞胀并存”危机的出现又结束了凯恩斯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新古典化趋势,尤其理性预期学派几乎全面复兴了新古典经济学。但是,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各种痼疾,主流经济学的这一新古典化趋势,同样提不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有效药方,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凯恩斯主义。  相似文献   

13.
货币学派与理性预期学派是当代新经济自由主义中的两个重要分支,两者都极力反对国家干预主义及其政策,倡导市场机制和经济自由主义。在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导向、中介指标选择及其比例确定方面存在着共通之处,但在预期假设、货币态度和对货币供应量的调节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对两个学派货币政策的异同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现代货币政策的理解,亦可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和运用寻求可资借鉴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马图里迪学派(El—Maturidiyyah)系伊斯兰教逊尼派传统教义学的两大支柱学派之一。在关于伊斯兰教义方面的激烈论战中,马图里迪学派矢志不渝地维护经典和理性的双重权威,成为逊尼派教义学的奠基者。马图里迪学派成功地应用了辩证法原则,既保证了经典明文的至高地位,又维护了理性的作用,对许多问题的认识也较为理性和宽容,被逊尼派学者称为"中正派"。马图里迪学派产生于中亚,而影响遍及伊斯兰世界。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7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的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着重探讨了如何摆脱“滞胀”困境、实现长期经济增长的问题。它们认为,产生“滞胀”的主要原因,是再生产条件的变化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扩张政策;经济增长的核心与实质是生产率的增长,储蓄和私人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人的积极性是经济增长的动力,稳定物价则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前提;在当今世界,国家对经济实行过多过细的干预是有害的,应使市场机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有效性假定理论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本市场有效性假定是理性预期学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经典资本市场理论之基石 ,同时也是资本市场数理论证之分析前提。本文在对其内容介绍基础上 ,对其主要意义、争议及发展方向作出述评。  相似文献   

17.
现实主义学派及其权力政治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主义学派及其权力政治论述评夏小平在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发展史上,现实主义学派及其倡导的权力政治理论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产生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形成于四十年代,五十年代达到顶峰,影响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研究长达几十年。进入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8.
营销中的预期理论分析任飞理性预期的概念,最早是由穆思(J.F.Muth)于1961年提出来的。其核心思想非常简单:具有理性的人们,会对任何经济活动作出符合逻辑的预期。这种理性预期将使企业、政府的计划、规则无效甚至有害。现实中,大多数企业也发现,他们的...  相似文献   

19.
新凯恩斯主义是八十年代出现的主张国家干预的新学派 ,是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前沿。它的新颖之处在于 ,用“粘性”理论取代了其他凯恩斯学派的“刚性”理论 ,并从经济当事人利益最大化和理性预期的角度对这种粘性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进一步用价格粘性理论和工资粘性理论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波动和非自愿失业现象 ,从而弥补了原凯恩斯主义的微观基础 ,促进了国家干预主义的复苏。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学派”,又称“历史计量学派”或“计量经济史学派”,最初出现于美国,发端于五十年代,发达于六十年代。新经济史学派的实质就是在研究中自觉地运用经济学理论、数学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到七十年代末,它不仅取得了历史学中的合法地位,而且“至少在美国已经成为经济史领域中占统治地位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