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剖析其不足之处,提出了建立教师工作室的设想,并就“教师工作室”的基本模式、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旨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指导,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年级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建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高校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的原因,提出在高年级建筑学专业的建筑设计课程中采用以教学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工作室”教学模式,以提高建筑设计课程教学质量,能够更好地让学生适应未来的建筑设计工作。  相似文献   

3.
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CDIO教学理念的内涵及指导思想,对建筑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互动研讨"的教学模式、"设计工作室"的教学制度、"团队精神"的培养模式等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经验"课程是社会科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必修课。社会科学相关领域的教授们在设计这样的课程时常常遇到种种困难。除了有限的教学资源外,教授们使用教科书的局限性、"二代"数据以及假设性的情境等因素都限制了学生们亲身参与实践、实时研究项目的机会。学生需要真实的、能够亲身参与研究项目的实证经验,才能夯实研究技能,增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解。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设计的两门"研究经验"课程(第一代课程和第二代课程)体现了达到这一目标的两种方式。第一代课程与第二代课程都采用了工作室模式。这种模式以全体学生共同参加的核心研讨会和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实践站点为框架。在站点负责人的监督指导下,学生从中挑选合适的站点,并与其他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实践。相对于第一代课程整学年的学时安排,第二代课程在学时上只需要一学期,缩短了学生的学习周期,但在精心的课程设计和指导下,通过亲力亲为地对"二代"数据进行分析,学生实践了研究过程极为重要的关键环节,掌握了一套系统的研究方法技能,获取了研究方法和过程的第一手体验,使他们在就业市场上或申请攻读博士学位时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筑设计课的教学模式,总结了建筑设计课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思路,通过课程实践得出了任课教师应注重参与工程实践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广州是我国首批颁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其城市建设呈现出多元化、多方向的发展特点,为建筑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实践基地。作为广州高校的建筑学专业,利用这种区位优势,采取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学生的"悟性"和实践能力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教学改革实践,把动漫园中的企业人才引入动漫学院,共建动漫工作室,创办"院中园";把动漫学院的课堂搬进动漫产业园中的企业,建设校外实践教育中心,创办"园中院";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相互融合,密不可分,通过产学研项目合作开发进行产教融合,达到学生、学校、企业三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教学仍以传统模式为主,培养方式无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而工作室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与就业岗位需求进行无缝对接。以动画专业为例,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优势以及构建思路等方面,探讨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建筑学专业场地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以场地作为建筑设计学习的切入点,围绕场地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设想"展开课程教学的思索。提出了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探讨了学生场地设计创新思维、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比较教学现实与<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标准>之间差距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培养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整体建筑观念的重要性,并对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提出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的要求。当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去主动发现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去主动发现知识,使教学过程探索化,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理解和支持。然而,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注意。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的绝大部分来源于教材,许多教师也满足于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出所谓"实践"的机会。由于组织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理论与实践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教学效果的好坏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但目前比较突出而又普遍的问题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意识不强,独立思考的习惯较差,仍旧是"师云亦云"被动接受知识。如果学生一旦处于这种机械的接受理解地位,就体会不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悦。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呢?结合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悉尼科技大学“设计、建筑学与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所采用连续的实践环节与合作教育形式与方法,希望对探索我国与职业建筑师注册制度相适应的建筑学教学与实践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以地方高校艺术类专业为切入点,探讨了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的构建问题。认为艺术类专业学生应结合专业特性,分级开发课程体系,开设第二课堂,开发专业实践平台,依托教师工作室开展"师导生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艺术类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工程性是设计类行业的根本属性,实践课程是高等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三大课程平台之一,涵括社会实践、专业实践(调查)、毕业实习等在内的系列实践课程是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教学内容。以环境设计工程性为研究语境,结合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教学实务,围绕"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课题式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创结合、工作室式制教学、行业资质申评、专业竞赛等具体内容,探寻高校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以期切实培植学生的创新意识、增进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建筑史》课程与建筑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探讨了《中建史》课程对培养建筑学专业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意识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自己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17.
针对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的现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介绍了近几年在“建筑设计”教学改革中进行的具体作法和体会,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对学生的设计过程指导,以进一步提高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市场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设计、会施工、懂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土建类人才,高校应据土建行业特点和地方需求,探索应用以"合作教育-工学交替"、"基地实训-设计研究院"、"自由创作-学生工作室"等三者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创新实验区,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基本技能、较高素质的土建类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高等设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产学结合,具有以下模式:多方式、多层次,全方位开展产学结合;深入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工作室建设;走进企业,自我实践,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教学水平;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理论--实践--理论即"学工交替",等.  相似文献   

2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服务—学习"模式,以注重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广泛性、尊重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主体性、凸显反思环节的重要性为主要构建理念,并通过准备、服务、反思、评价一系列操作流程的有序推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