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提出一种新的观察企业的视角:从分析产权的合法来源出发,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规范分析,构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理论.企业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实现其自身权益主张的载体,因此企业应该考虑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主张,而不能仅仅从股东利益出发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也意味着企业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等.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有效的企业治理结构是利益相关者多边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的有机结合,而非股东单边治理.  相似文献   

2.
衣凤鹏 《理论界》2013,(9):186-189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影响企业品牌价值的作用路径,以及品牌价值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利益相关者对品牌价值的资源提供以及内外部优势构建,并分析了作用的两个路径,而企业品牌价值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提供资源与能力,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价值之间呈现循环作用。并对如何通过管理企业社会责任增加品牌价值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述评——企业与社会的关系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四种不同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即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责任层级理论、企业公民理论和经济伦理学的社会责任理论,并从企业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了四种理论各自的出发点和侧重点,阐述了在西方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与社会关系的演进,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贡献及存在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在强制性法律责任和非强制性公民道德、非赢利性社会回报与盈利性品牌推广之间的模糊定位,决定了其承担动因难明,由此引发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模糊态度.文章通过探究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内在逻辑,透过现代商务环境中企业间的相互影响,对龙头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进行分析,从利益干涉视角,提出了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源塑造、形成传递机制、获得各方认同、共丰经验和评估改进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企业社会责任法制的逻辑前提和价值取向的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法制法理基础研究的基本问题。然而,目前的理论研究如社会契约说、责任竞争力说、利益相关者说和作用力说等,均无法揭示和阐明企业社会责任法制的法理基础。与"经济人"相比,"道德主体"更符合企业这一民事主体的本质特性,体现了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效率与公平以及工具意义与规范意义之间的平衡,因此构成企业社会责任法制的法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赵晓冬  韩倩  王永芳 《河北学刊》2006,26(6):151-154
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社会反映了在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度。而许多企业尚未意识到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单方面认为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要牺牲一些经济利益,使之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这个角度出发,本文重点探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经济利益回报之间的关系,以期促使企业突破固有传统观念,主动承担其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玲丽 《兰州学刊》2007,18(2):105-108
本文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起源与发展.随着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持续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等,旧的企业对社会只负有"有效地生产产品和服务"的经济责任的理念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于是出现了"企业公民说"、"社会契约理论"、"相关利益人说"、"慈善投资理论"等一系列新理念.新理念要求企业的行为既要合乎法人道德--对股东负责,还要对雇员、社区、政府负责,要尽到一个法人公民的社会责任等.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伦理学阐述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理论即所谓利益相关方理论和三重底线理论等,这些理论没有引导企业把社会责任从自身经营目标的外部关联转移到内部需求上来。社会学从人的竞合关系视野提出可社会性观点,对企业社会责任作了结构化阐释。应用这种观点对中国三类百强企业和一部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实践进行分析,明确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除了增强其"自我理解"外,必须先从强化企业可社会性的方向入手,并进一步拓展促进中国企业社会履责机制再造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9.
廖永威 《兰州学刊》2008,(11):119-123
根据玛丽斯-曼妮假设,就算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未能发挥作用的时候,企业管理者也不会在执行职务时过分滥用其权力,因为公司控制权交易市场(即外部治理机制)会治理这些不称职的企业管理者。从表面上说,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原理,可以被借用到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市场促进机制上。然而,不同市场之间具有独立性和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之间具有冲突性。如果不加修正地把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原理借用到企业社会责任市场机制上,将无助于促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市场偶尔出现缺陷,这需要政府的干预、社会的监督和法律的规范。  相似文献   

10.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一经提出就饱受争议,否定方从坚持企业利润最大化观点到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清,都直接指向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软肋,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依然在批判声中不断成长。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企业社会责任扩大化的担心,依然没有阻碍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蓬勃发展。一个漏洞如此明显的理论,为何能够获得社会认同和蓬勃发展,一定有其内在原因。同时,我们知道国有企业的属性决定了其利益相关者范围较广,那么如何处理好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相似文献   

11.
企业社会责任是推动经济、社会与环境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金融市场的正向反馈能够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研究检验了企业社会责任对公司债发行定价的影响。首先,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能显著降低公司债发行价差,重污染企业会削弱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价效应。其次,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分解发现,股东责任和社会责任能显著降低公司债发行价差,然而员工、供应链和环境责任尚未得到债券市场投资者的认可。机制分析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信息透明度较低、发行期限较长的公司影响更大。此外,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价效应在民营企业中更显著。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价效应主要由股东责任和社会责任驱动,亟需发挥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促进金融资源向员工、供应链和环境责任表现好的企业倾斜,助力多维企业社会责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及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留彬 《东岳论丛》2006,27(1):78-80
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与实现,依赖于由法律强制、行政干预、经济调控、社会监督、责任认证、企业内部治理和企业自律自愿等方式相结合所形成的一套多层次的制度安排。按照上述制度安排在调整企业社会责任时层次和主体的不同,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和实现的路径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宏观层面即国家或政府的调节和干预;二、中观层面即社会监督与社会责任认证;三、微观层面即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企业的自律与自愿等。  相似文献   

13.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而在企业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作为企业生产力中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群体在长期的管理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于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以前的学者主要从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或企业的性质进行解读,文章从企业家精神的视角研究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且对从企业家精神里包含由他们的担当而发展出来的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责任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是近年来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两种理论的内在联系也显现出来,即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内容逐渐演变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出现为企业社会责任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范围也随之扩大,从强调社会和道德责任,逐渐将员工保护、环境保护、产品安全、道德行为规范、广告诚信等问题纳入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5.
西部地区矿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矿业企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则是应对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西部矿业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面临着企业自身认识和外部环境条件的挑战.企业应从经济、社会、环境三方面和回应利益相关方诉求来正确理解其社会责任,并识别其行业内特定的社会责任议题,最终将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西部地区的政府部门必须意识到推动企业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为矿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切实可行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通讯运营商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财务资本利益相关者、结构资本利益相关者、生态资本利益相关者等.其社会责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指通讯运营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承担对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从而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通讯运营商积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其经营价值、企业文化价值和行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企业要担当经营活动以外的责任,但企业究竟要担当哪些责任?负责到什么程度呢?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可将企业社会责任分为企业责任、消费者责任和社会责任三个维度。企业担当社会责任的基本准则是实现企业、消费者和社会三者利益期望实现程度的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利益平衡与协调机制,对于帮助企业在实践中担当社会责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社会整体的重要构成单元,由于其利益与社会整体浑然一体,决定其必然分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企业行为客观上影响他人具有涉他性,必须接受公法之管制,遂导致其社会责任的承担。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内容,通过制定国内法的方式,来消除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消极现象,强化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以开放性、多层次、立体式为特征的责任体系.作为承担社会责任的主体,企业必须对所有者、雇员及其他外部人三类利益相关者承担起社会责任.企业应当在自身利润最大化与公司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协调一致的基础上,为其对社会造成的正负外部性影响做出积极回应.我国现有诸多法律均体现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  相似文献   

20.
随着企业的目标从单纯的"微观利益"目标向"局部利益"与"社会责任"双重目标的转移,我国实务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基于调查问卷,除了认同卡罗尔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以外,还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发展责任和环境责任,并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调查问卷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