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民国时期东北北部民族资本工商业是该地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东北近现代史、东北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民族工商业对东北北部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推动了东北北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其自身发展的严重局限性也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一、东北北部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及其政治经济活动笔者认为,东北北部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大约在辛亥革命之后至ZO年代初这一段时间。在此之前,虽已经出现了若干民族资本机器工厂和…  相似文献   

2.
印度对华棉纱输出及其工厂棉纺织业的早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厂棉纺织业是印度近代民族资本的摇篮。当工业革命的浪潮自宗主国传来时,在印度出现的第一批新式工厂工业中,棉纺织厂占居了引人注目的地位。在随后的年代里,该行业不仅以其发展迅速、规模庞大,并且以其资本中民族资本对外国资本占压倒优势而著称。在某种意义上,它可以说是近代印度民族工业的基础和动力。  相似文献   

3.
周学熙资本集团的历史地位问题一直是史学界争议比较大的问题之一。有人认为,周学熙资本集团是官僚买办资本集团,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有人认为,周学熙资本集团是民族资本集团,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还有人认为周氏资本集团开始是一个官僚买办资本集团,  相似文献   

4.
《学问》2010,(6)
清代黑龙江的关内移民主要是来自山东、直隶的贫苦农民,时间大体集中在19世纪后半期。他们多从事农业并逐渐向工商业领域扩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多元性、开放性、包容性的移民文化。他们促进了黑龙江的开发和近代化进程,也带动了当地少数民族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二十世纪初东北北部的对外贸易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北部的对外贸易始于清康熙年间。1689年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是我国首次以条约的形式规定了同外国的通商贸易关系。20世纪初叶以前,东北北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始终处在边界地区较小的范围内,而且只限中俄两国;贸易水平局限在以土特产为对象、以易货贸易为主的低层次交换阶段。因此,这一时期该地区的对外贸易基本上是封建时代的对外贸易或其继续,它无论从性质上还是规模上都不具备近代意义上的对外贸易。1907年以后,东北北部各海关相继设立,商埠开放,与贸易相关的商务和金融机构也先后开设。正式确立了该地区的对外贸易关系,大规模近代对外贸易从此全面展开,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满铁为对象,研究“一战”时期日本对东北经济侵略的基本特征。文章剖析了满铁设立委员会在满铁中的地位以及满铁与日本财阀的关系,指出满铁是一个以企业面目出现的、由日本政府支配的殖民行政机构。揭示它既是“国民权益”的象征。又体现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利益和意志的本质。满铁在“一战”时期日本对东北的投资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论述了“一战”时期日本对东北的经济侵略不同于关内地区的六大特征。指出满铁这样一个以不平等条约为基础设立的殖民机构,在东北主持着经济侵略事务。它同日本民间资本结合密切,促成日本对华投资集中在东北的局面。“点线面”的经济扩张模式,促使旅大租借地和满铁“附属地”迅速殖民地化。以国家资本为主导,重点投资铁路,矿山、钢铁、化工等经济部门,使东北工业殖民地化是最重要的内容和特征。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商界四大家族》评介曲炜,鲍永升该书对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中颇具典型性的四大名门望族──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荣氏家族、五世其昌的唐代家族、被誉为百货大王的永安集团郭氏家族和北方工业巨子周氏家族的创业发展史进行了详细的全景式描述。一部完整的中...  相似文献   

8.
略谈民国时期的黑龙江商办矿业刘迎红民国时期黑龙江的商办矿业是这一时期民族资本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煤矿、金矿位于边陲,民族矿业的发展促进了东北北部边疆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商办矿业的发展呈现出曲折过程,有其独有的属性和特点。这...  相似文献   

9.
天津是近代中国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从明清以来,社会慈善组织一直很发达,慈善事业也很兴盛,到清末民国初年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10.
日俄战后,中国东北农产品开始经俄国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输出海外,并且规模日益扩大,这对中俄双方的经济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俄方而言,它使俄国公司和商人获取了高额利润,使中东铁路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符拉迪沃斯托克商港的发展。对中方来说,它促进了东北北部地区近代机器制油业的发展,促进了该地区农业和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但这种促进作用是以当地农业和农民遭受列强盘剥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11.
任云兰 《社会工作》2009,(17):21-23
天津是近代中国北方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从明清以来,社会慈善组织一直很发达,慈善事业也很兴盛,到清末民国初年达到了高峰。直到1928年国民政府南迁以后,政府强化国家权力,限制民间社会的发展,慈善组织的发展受到了一定制约。本文将从不同侧面探讨近代天津慈善组织形成发达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代工商业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整个社会日益半殖民地化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与一般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同,具有自己的特殊发展规律。我国幅员广大,各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均有差异,因而其具体发展道路亦各不相同。温州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既遵循全国工商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但又按照本地区的特殊条件而有其自身的特点。尤其在抗战初期,由于温州背靠瓯江,面临东海,海运发达,腹地广大,在敌人侵略的最困难环境下打开局面,闯出一条迅速发展工商业经济的独特道路,成为我国地区性近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在温州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薛勤 《求是学刊》2016,(6):114-120
在清末民初的东北的历史语境下,传统与现代杂糅,在这一理性化背景下的文学活动也表现出同样的社会思想取向,即近代理性的渗透和现代性要素的培育,这是文学发生各种文体变化的思想背景,也是现代文学的生发根源。从文言、旧白话、欧化白话到现代语体,是清末民初二三十年间东北小说文体变化遵循的基本路径,发生了一系列包括小说观念、结构技法、阅读期待等在内的变化。外来小说的文体示范带动了小说体式、技法的变化,为东北小说文体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新式教育为新文学打造了队伍,培育了东北小说创作、阅读、传播各环节的新生力量,推动了东北现代小说文体的选择和养成。  相似文献   

14.
清末营口巨商东盛和倒闭亏欠中外债务近五百万两,震动营埠,波累全国。其中与日本横滨正金银行的债务纠纷尤其受到清政府的重视,债案通过户部银行、营口商会以及日本领事等多方博弈,最终得以顺利解决。通过探析清末东盛和倒闭的原因、两者债务纠纷的调处与解决,可以反映出日俄战争后日本不断向东北经济渗透,企图利用横滨正金银行等金融机构排挤我国东北民族工商业,进而控制东北金融与经济的野心。  相似文献   

15.
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性质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发生于19世紀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所办近代军用、民用工业企业,同地主官绅商人投资创办的工业企业一样,是作为资本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对立面而出现、存在和发展的。均具有较强的民族性格。在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垄断资本主义形成之前,不须有“官僚买办资本”和“民族资本”之分,而应统名之曰“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其人格化统属于资产阶级范畴。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中,需要民主政治制度与之相适应。变专制制度为民主制度的首次政治实践,是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它虽存在百日而被顽固守旧势力扼杀以失败告终,其历史意义却是伟大的。从此以后,辛亥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革命战争,基本上都是为实现民主制度以解决新经济与旧国体的矛盾,为资本主义经济顺利发展扫清道路。但遭到反动势力的顽抗。这样,实现民主与反实现民主,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与不能顺利发展的波纹。鉴于上述观点,文章提出:110年近代中国史,以1898年戊戌变法作为分段线,比较能更好地体现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东北新知识群体不仅包括具有东北籍的新知识群体,也包罗了一批移民新知识群体,后者或是由关内移入东北,或是由东北移入关内从事学习、服务等活动.“九一八”事变对于东北乃至全国具有深远影响.日俄战争后,日本势力渗透“南满”,俄国势力则收缩占领“北满”地区.日本势力逐步渗入东北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如开办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攫取路权,开办学校进行殖民教育等.当东北新知识群体面对“九一八”事变,他们做出了不同的历史选择.  相似文献   

17.
正炉银是清末民初一种用于市场交易的支付性货币,它在东北金融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加工铸造银锭的行业称为银炉,其铸造的银块现货称为炉银,又名"营平银",商业术语叫它为"码子"。辽宁地区银炉业以营口为最早最多,具有代表性。炉银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辽宁及东北经济的发展。清咸丰元年,炉银诞生于辽宁营口地区营口地处辽河出海口,是海河交汇之地,地理位置优越。清朝初年,这里已经是"舳舻云集,日以千计"的商船集散地。作为东北的门户,营口成为沟通关里、江浙闽粤的水陆码头和商品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美国近代工业进行了研究。本文试以系统论观点,考察美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以进一步探索其发展规律。 (一) 工业作为构成现代社会的一个大系统,由许多相互依赖的工业部门所组成,它具备一般系统的基本特征。事物的性质首先决定于该事物的内部结构。工业系统的内部结构,最重要的是工业部门结构。所以,要揭示美国近代工业发展规律,首先必须对轻工业、重工业和交通运输业三个子系统进行考察。 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美国摆脱了英国殖民主义政策的羁绊,促进了工商业和贸易的发展。1812—1814年美英战争前后,大西洋北部各…  相似文献   

19.
一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运动开始于十九世纪上半期,到六、七十年代,各主要地区都已建立了区域性政治组织,并趋向实现全印统一。这是资产阶级民族改良运动方兴未艾的时期,要求改良是主调。然而,就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印度最早的一批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他们开始宣传民族革命思想,进行革命活动。六、七十年代,印度民族资本发展的特点是,近代大工业和小企业、手工工场同时并举。前者量少,后者量多。遍布城乡的大量小企业资金微少,设备简陋,比大工厂更加突出地感受到英殖民当局重税政策的压力和英国货的排挤。这些小企业在原料、销路上常常仰赖英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封建工商业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封建工商业的基石毕道村近代西欧工业文明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商品生产发展的一个阶段,是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在自己的发展中变成资本主义经济的。商品经济的主要载体工商业在封建社会母胎内的孕育和发展,才导致了商品经济的升级换代,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才取代了封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