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鸣 《现代交际》2007,(7):20-20
前段时间,有位据说是在上海工作的外国教师,在自己的博客上,比较夸张地描写了自己跟几十个中国女人的性经历,这个博客描写,被一位中国教授发现后,立即引起了网上的轩然大波,不仅举国共讨之,而且愤激者还扬言前去抓捕这个“流氓外教”。大概发现自己惹了众怒,于是这个外教赶紧声明,自己在博客上写的,无非是一种行为艺术。事情真相如何,到现在也不明了。  相似文献   

2.
网络谩骂引发的博客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偶然在网上搜索自己的名字,南京大学副教授陈堂发发现自己被指名道姓地在私人博客上辱骂。与该博客的托管商中国博客网联系,却被告知谩骂文章不能删除,于是,陈堂发决定通过法律为自己讨个说法,从而引发了“国内博客第一案”。  相似文献   

3.
2004年,一种网络日记“博客”(BLOG)开始在中国互联网上展露出它的无限风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学者,或隐姓埋名、或堂而皇之,在博客上记录着自己的生活和感受, 表达自己对周遭点点滴滴的见解,尤其是他们通过博客网站对一些政治活动角度独特的关注和评论,使得博客思想逐渐为大众所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线阅读各家博客网站。博客会成为一种挑战主流媒体的新的舆论力量吗?  相似文献   

4.
早几年前,爱上写博客(Blog),是属于一个人的自言自语.是只身单影之事。宛若李白的诗,即便醉酒,也是你自己、博客里的月光,加影子三个。当然,它也可呼朋唤友,像令狐冲呼啸山林.不拘小节,乘兴而至,尽兴而归。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句话从时光的缝隙里漏了出来:“现在的江湖,早已经不是我们的江湖了。”江湖已是“博客年代”。  相似文献   

5.
王宇 《现代交际》2006,(10):4-9
在中国的语境下,集体主义向来是被鼓吹的对象。也因此,集体主义成为一把扼杀个性、埋没自我的利剑。不知是消费文化的瓦解还是时代变迁的使然,突然间,集体主义就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个性的张扬、对个体表达的宽容、对个人选择的尊重,一个以大写的“我”为图腾的世代呼啸而至,让人措手不及。这是“玉米”和“凉粉”各自为营的时代,这是强调个人意志而忽视政治走向的时代,这是为黄健翔的“精神出轨”击掌叫好的时代,这是在个人博客上秀出自己的时代……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剑客 《当代老年》2007,(7):16-17
近日,52岁的武汉退休妇女“蔷薇老妈”将自己的艳照贴在博客上,甚至还十分详尽地描述了自己与不同年龄段男士的网络恋情。她的“蔷薇老妈”博客点击率一下子从个位数窜至6位数。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家庭主妇迅速变成了网络红人。  相似文献   

7.
日日微博     
灵光一闪,决定记日记。每天无论多忙,都抽出几分钟写几个字,放在自己的博客里。我给这个博客起了个副题:“一个人的流水账”。  相似文献   

8.
龙女 《当代老年》2010,(2):53-53
晒晒畅游天南地北的随想,分享“时髦外婆”的改造经历,重温往事的波澜起伏……彰显自我的博客,已不再是年轻人的天下,很多老年人也热衷利用网络展示风采。2009年全国中老年网站论坛上有关专家介绍:中老年人已成为网络博客后起之秀,对写博情有独钟。博客的魅力让虎年里更多的老年人把“开博”列入“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9.
姜菁 《职业》2006,(12):15
1.开博成“疯”去年今日,朋友见面首先问的是你的邮箱是多少;今年今日,人们相聚,第一句话就是你“‘开博’了没有”。尽管博客并不是今年的新名词,但博而成疯,博而成势,博而成名,绝对是2006年的新景观。博客犹如一块自留地,你可以在上面种自己喜欢的任何作物;博客犹如一张画布,  相似文献   

10.
博客广告,简而言之,就是利用博客平台为企业推销产品、塑造品牌、树立形象做广告。随着越来越多名人和企业家加入“博客一族”,博客已经高度吸引眼球。据互联网使用研究机构皮尤网络与美国生活(Pew 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的最新统计,美国1.2亿成人当中,有7%在网上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假设每个人建一个博客网站的  相似文献   

11.
青年“博客文化”是指当代青年广泛利用“博客”为手段记录生活、发掘自我、展示自我、不断实践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交流方式。本文从兴起、特征、影响对青年“博客文化”进行解析,提出了重塑青年“博客文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社会性软件——网络社会的纽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被称作博客元年,全球博客数量突破1亿个,而在中国这一数字则达到了1600万个,今年博客续演迅猛的发展势头。进入门槛几乎为零的博客领域更像是一个“全民秀场”,从木子美到流氓燕,自竹影青瞳至芙蓉姐姐,博“出位”;从余秋雨到余华,自徐静蕾至郭敬明,博“人气”。王朔说“网络可能使得写作陷入人民的汪洋大海”,可能这就是了。  相似文献   

13.
最近正流行什么?写博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网上写起自己的博客,一些颇具名气的博客已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话题。有意思的是,近来在博客圈,最流行量受关注的博客们大都是女人,如徐静蕾,鱼顺顺,木木等。难怪有人说,“有女人在博客圈里忽悠,中国的博客才会如此精彩。”  相似文献   

14.
在“博客”热度渐减时,一群被称作“威客”的人又悄然现身在互联网上。博客是人人都来无偿写文章,威客是人人都来做有偿服务。可以说,“威客”是职业,也是生活方式!在某广告公司任职的阿眉现在每天下班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威客”相关网站,在上面搜寻适合自己做的“任务”,不久她找到一家房地产公司发布的一条重要信息:有偿设计企业标识。通过竞标,阿眉拿下了任务。经过一周的加班,阿眉顺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斯考伯在Scobleizer博客里公开他的“企业博客宣言”,理由有两个:第一,他用这份宣言提醒自己应该坚守的原则;其次,他将宣言公之于世以便读者能够回馈意见,因为他注意到愈来愈多博客自称是公司员工,而非独立个体。为了本书,他首度修订这份宣言,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6.
范跑跑,现在成了“国际知名人士”,居然还被老外赐了个英文名“Runner Fan”,真可谓扬名宇内了。其实,范跑跑的知名度大增,并不像刘翔那样,是因为他那破世界记录的“惊天一跑”,而是在于跑了之后在博客中对自己行为的辩解。  相似文献   

17.
博客(BLOG)是英文Weblog的缩写,中文译名为“网络日志”,而“Blogger”则是指写“BLOG”的人,指使用特定的软件,在网络上出版、发表和张贴个人文章的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2007年中国博客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02年,博客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并得到快速发展,预计截至2007年11月底,中国共有网民1.8亿,博客作者(Blogger)数量已达4698.2万人,拥有博客空间7282.2万个。  相似文献   

18.
当网络生活成为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博客正在成为商业世界不可忽视的一种力量。当公关遭遇博客什么是中国民间社会过去一年最流行的热词?非典型答案:一、超女;二、博客(Blog)。正如中国博客教父方兴东所说,2005年是中国的博客大众化元年。直至眼下,“徐静蕾博客点击超千万”、  相似文献   

19.
博客日志对于国人已并不陌生。从“木子美”开始,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在网络上申请日志空间并成为博客一族。随着博客部落的日益壮大,近期的博客也出现了新现象:那就是博客从匿名变成实名,从平民走向名人。那天爬西山的时候,我向一个新锐朋友提了这样一个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既然都不过是发文章、传照片而已,那博客和BBS还有什么区别?他同情地叹了一口气,耐心地解释说:BBS好比是广场,你可以去,别人也可以去。但博客就好比是你家的客厅,墙壁上挂什么样的照片和油画,沙发、茶几怎么摆,邀请什么人来,都由你自己定。我们爬上了山巅,夕阳在…  相似文献   

20.
不经意间,各种“X客”正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个个迅速蹿红。我们俨然进入了“客”时代,放眼望去真是满城尽带黄金“客”:威客、悠客、播客、博客、哄客、丫客、换客、淘客、绿客……虽然看上去不是样样都美,但也意味着一种生活。实际上在各处见到的那些“客”,不论男女,不论老少,都怀着一种梦想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虽然不完全尽如人意,但都在忙碌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