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晓兰  温宏社 《社科纵横》2009,24(3):109-110
世界绘画主要分为东西方绘画两大体系。东方绘画以中国水墨画为代表,西方绘画以西洋油画为代表。本文从中西思维方式对比的角度入手,分析中西绘画艺术的差异,并阐释其对绘画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李仕明先生是当今一位卓有成就的人物、花鸟画家,他鲜明的绘画语言和洒脱的生活状态令人仰慕。仔细品读李仕明的作品,会被一股浓厚的现代文化气息所吸引,同时又被一种强劲热烈而轻松欢快的具有生命力的节奏所感染。他的作品以奇特的构图、遒劲的线条、夸张的造型、明丽的色彩、欢快的旋律为当今中国人物、花鸟画艺术注  相似文献   

3.
花鸟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是一个独树一帜的领域.从唐宋丹青到元人水墨,再从明清绘画到现代绘画,它以独特的笔墨神韵争芳斗艳.尤其文人花鸟画,借写花鸟之形以表达画家主观的意象情感.潘天寿先生说:"画之贵乎师造化,师自然着,不过假自然之形耳.无此形象不足以语画,然画之至极,终在心源".文人画家更注重神韵意境的追求.流传于世的文人花鸟画精品璨若星河,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4.
李倩  王永波 《阅江学刊》2013,(1):135-138
芦苇在绘画、工艺、音乐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在绘画领域,芦苇或出现在以表现江南美景的山水画中,或出现在渔隐主题的人物画中,或出现在以芦雁为题材的花鸟画中。在工艺方面,芦苇的装饰图案出现在陶瓷、染织等传统工艺品中。在音乐方面,芦苇可以卷而吹奏,与胡笳、芦管这两种乐器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袁桷的题画诗题材宽泛,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体裁多样,有古诗﹑律诗﹑绝句,以绝句为多,且以组诗形式出现,可见其在诗歌创作上所做的尝试。他以诗论画,又将绘画的思维和技法融入诗歌,进行了诗画融通的艺术再创造。善于选取独特意象,动态感﹑形象感﹑色彩感较强,体现了他"诗中传画意,画里见诗馀"的观点。诗歌风格多样,主要表现为含蓄蕴藉和恬淡自然两种。  相似文献   

6.
宋新娟 《阅江学刊》2011,(2):127-130
中国传统文人画与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分别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典型代表,二者都强烈反叛正统艺术,否定技巧。但是,二者在形式与意境方面有不同追求,分别以极端和中庸两种方式以及纯色与墨色的强烈反差体现着各自的特点,反映了中西方相异的思维方式。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使得中西绘画有许多艺术的融合。  相似文献   

7.
郭牧  张进 《唐都学刊》2010,26(1):111-115
南达拉尔.鲍斯(Nandalal Bose,1882—1966)是印度孟加拉画派最重要的画家。20世纪初以泰戈尔叔侄为核心发起印度文艺复兴运动,力图恢复印度传统文学艺术。南达拉尔.鲍斯成为印度现代最杰出的画家和孟加拉画派最重要的画家,是"艺术史上的集大成者"。他以其极富有的天赋和眼光将世界几大艺术体系结合,绘画风格独特、多样,创作出近万件作品,铸造了一种融合多种元素的、多样化的、具有强烈印度特色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现代蜡染绘画是指艺术家以传统蜡染的工艺手段作为媒介,将中国民间蜡染工艺与传统蜡染文化置于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视野中,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了我国民间千年的蜡染香火,又超越了地域的民族工艺和民俗文化,具有大工艺的文化特征。上世纪80年代初,现代蜡染实验成功的"子龙蜡染"艺术体系基本形成,突破性地创造出一门独特的、综合性的蜡染造型艺术门类。它用全新的绘画语言诠释传统蜡染的经典文化,为现代蜡染绘画创作、艺术设计和传统蜡染未来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国外的艺术院校也把现代蜡染绘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绘画门类,广泛用于纯艺术绘画和时尚设计。1984年夏,《刘子龙蜡染绘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期间,主办方亦举办了科技成果发布和学术研讨会,引起社会各界关注。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特拍摄《刘子龙的蜡染绘画》专题片,译成7国语言、文发布157个驻外使馆进行对外文化交流,引起国际上的关注。此后,大约30多个国家的蜡染艺术家、设计师、艺术院校的教授投身蜡染绘画创作,掀起了国际性的蜡染绘画热潮。从此,蜡染绘画形成了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在现代蜡染绘画领域,中国又走在了世界绘画的前列。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讲话中所提及的我国文艺创作有"高原"缺"高峰"的指导下,引发了蜡染艺术家对中国现代蜡染绘画的深度思考:蜡染艺术起源于中国,曾历史性地影响过其他民族的蜡染文化,却被晚于中国1000多年的印度尼西亚蜡染取代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今,我国的传统蜡染虽处于衰竭期,但蜡染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在新的世界文化格局重构中,我国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画家、教授和艺术家致力于现代蜡染绘画的群体,他们有能力将中国现代蜡染绘画推向国际艺坛的前沿,登上世界蜡染艺术领域的高峰;有自信赢得中国蜡染的国际话语权,塑造我国蜡染文化大国形象,复兴中国蜡染艺术在世界历史的地位和历史辉煌。  相似文献   

9.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丰富多彩,最先进入人们视觉的不是物体的形态,而是它的色彩。色彩能唤起人们的美感。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说:“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狄德罗在《论绘画》中也说:“素描赋予本质以形体,色彩赋予本质以生命。由此可见色彩之于绘画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绘画艺术一样,语言艺术也追求色彩美。文学作品总是向人们提供一个情感赖以活动的活生生的客体世界,要表现这个世界,就少不了对色彩的描绘。因而,色彩描绘是文学作品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作者在创作中,充分利用色彩语辞点染环…  相似文献   

10.
孙建茵  王绍文 《学习与探索》2023,(3):154-160+182
马克思之后,马克思主义美学始终致力于探讨艺术与人类生存及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例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把艺术理解为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人的一种存在方式。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批判立场,将文化工业看作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意识形态,对其展开透彻批判。与之相对,他把自律艺术看作是唤醒的自由个性和创造性本质的超越手段予以坚决维护。然而,阿多诺主张自律艺术与文化工业绝对二元对立的艺术精英主义遭到了布达佩斯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什的反对。马尔库什主张保持自律艺术与文化工业之间的张力,他认为这种两极相联的动态悖论是现代性视域下艺术的根本特征。  相似文献   

11.
樊莉 《社科纵横》2007,22(8):129-130
中国现代绘画艺术是在西方非理性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相互影响、相互融会而产生的一种表现性艺术。同时这两个方面又互相制约、相互依存,被同构于整个现代绘画艺术理念之中。使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出现了多元的语言格局。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绘画拥有悠久的传统,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具有体系性意义的特色。中国绘画传统中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乃是人与自然的融合,艺术家在表现自然物象的同时,更加注重表达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作品营造自的艺术修养,在书法和绘画上都深入研究经典,在山水画领域尤其深刻领会并坚守着中国绘画的根本观念。在物质世界急剧膨胀的今天,他特别难能可贵地保持了一份宁静的心理,以远离世俗的心态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在走向自然的同时不断向内心走去。他的艺术在中国艺术界是一个独特的  相似文献   

13.
绘画是表达的艺术方式,作文作为一种书面表达方式,二者同为表达的方式,有很多互通之处。对于小学生来说,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语言表达比较单一,绘画的突出形象和炫丽的色彩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如何把绘画和作文结合,使绘画成为创作的源泉和桥梁,培养学生的作文创新能力呢?我在中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中进行实践和研究,教学中充分利用绘画本身的特点,将绘画与作文加以整合,为作文创新提供丰富的素材,让学生在画中写,在写中画,把形象的色彩艺术和抽象的作文创作紧密结合,降低习作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4.
<正>漆画艺术是在传统漆工艺的基础上融合绘画技术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需求的不断提升,漆画艺术以其特有的文化价值与美学价值备受重视。山西漆树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与地域文化,形成了灿烂的漆画艺术。本文以山西为例,阐述了漆画艺术的传承价值,分析了漆画艺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而探索漆画艺术传承与发展的路径,以期为新时代漆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实践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在我熟悉的艺术界朋友中,曹鸣喜可以算得上是一位阅历深厚,具有多方面艺术才能的艺术家,一些朋友戏称他为"双栖"画家,实不为过。今天,当我们看到曹鸣喜的工笔花鸟画,更能够充分说明他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始终如一地深入研究和探索中国传统绘画的真谛,他清楚地认识到人们常说的"笔墨当随时代"的哲理。  相似文献   

16.
王韶华 《学术交流》2013,(1):169-172
中国艺术思想大量存在于诗歌中,是以诗体形式言说的。以诗体形式言说的艺术思想,涉及了艺术的功能论、创作论、风格论、接受论、艺术关系论等各个方面。在中国诗歌史上,艺术思想的诗体言说以元代诗歌最具代表性,其言说的艺术主要是绘画。不同于专门的艺术论著,诗体言说不仅强化了绘画的写意性,而且强调了绘画的形式语言;诗体言说在俗文学兴起的潮流中,强化、捍卫了诗歌的雅正传统;诗体言说深入探讨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关系,沟通了不同艺术之间的美感。艺术思想的诗体言说在元代艺术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促成了元代诗歌、绘画的鲜明特色,并促使元代诗歌、绘画攀向了中国高雅艺术的峰顶。  相似文献   

17.
根据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中亚的绘画、雕塑和实用技艺是一种重要的艺术现象。中亚的艺术作为富有表现力的艺术体系,它的独创性,它在方法和形式的继承上所显示的原则的持久性,以及它与中东、近东、远东其它先进艺术流派的联系的广泛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8.
体验是宗白华美学思想的方法论基础,其根基在于他对世界“差异相”的本体性把握。他的美学研究正是在东西方文化的比较中,来确定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差异感和位置感。通过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神游”与“逼视”两种艺术经验的分析,宗白华发现了中西艺术美学各自独有的路线与境界,提炼出诉诸听觉感受,并极富包容性的“流韵”范畴,它华彩流丽、端庄有序,是独具本土特征的审美中国范型。他以此反观西方近代以来的艺术和美学,突显了审美现代性的中国图式。这种探索在中西文化矛盾依旧尖锐的今天,无疑具有着积极的意义和正面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画的表现题材自古以来形成公认的人物、山水和花鸟走兽三大类。这些都是陆地上的景物、生物,即使在花鸟画中有画水中鱼虾的,但仍属陆地题材的一部分,从来没有画家专以海洋深处的鱼类作为艺术创造的主要形象。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传斌以丰富的想象力、智慧和才能、大胆和勇气走进海洋内部世界,创作了众多的鲜为人知的海底鱼类艺术形象。俗话说世界有三山六水一分田,就是说地球上拥有三分山地,六分海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在中国画坛还不怎么知名的写意花鸟画家扈本询先生远渡重洋,在世界艺术之都纽约登上了联合国大厦,向世界各国驻联合国使节展示、传授中国书画艺术,并在联合国大厦举办了为期10天的绘画艺术展。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全世界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