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时期,吴佩孚和康有为这两个有着不同文化背景、政治理想和政治主张的名人,在张勋复辟事件中由对立而相知。康之所以对吴极力拉拢、借重,一是希望借助其军事力量实现他君主立宪的美梦,二是由于两人都对儒家文化情有独钟,三是康认为与吴有一些相投之诉求。吴对康若即若离的原因,一是对当时局势有着清醒认识,二是对康的政治主张不敢苟同,三是借康"文圣人"的名望装点门面。康、吴二人冲破文人、军人之界域践行理想,尽管均以失败告终,然其中所昭示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如吴佩孚的一统主张、康有为的军权认知等等,都在历史演化之中成为隐含的积淀,合力铸就民国进程。  相似文献   

2.
关于曹锟与吴佩孚的关系,并非如史界所公认的"始终信任弗渝":从与曹相识到"崭露头角"吴佩孚未被曹锟所器重;关于第一次直奉战争曹吴观点相左;王宠惠组阁是曹吴矛盾的集中体现;曹当总统心切赞成先选总统后立法,而吴恰好与其观点相异;镇压工运方面曹吴意见亦有所分歧。  相似文献   

3.
王甲成  王建华 《河北学刊》2003,23(2):189-193
直系军阀研究在北洋军阀三大派系研究中相对比较薄弱,而对直系曹、吴集团专题更是鲜有研究。曹、吴集团是如何形成的,它和皖系、奉系两个军阀集团相比具有那些特点,本文根据大量历史资料对此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吴佩孚是北洋军阀直系中的一个有个人事业的野心的军阀。他思想主流自然是儒家的道统。在利害关头,他的“义”、“利”之辨多半还是“利”为主,但在有关“青史留名”的大节上,有时“义”会占上风。儒家伦理观念,使他不敢叛曹(锟),而非常恨冯(玉祥);利害之争,又使他敢于反段(祺瑞)、敌张(作霖);到最后的民族大节上,他思想里的夷夏之辨又占了上风。他在抗战时期的表现就是一个明证。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主义者,护法时期以迄晚年其宗旨始终不变,但其策略手段却采取利用各派系军阀之间的矛盾与之斡旋的方针政策。他既与奉系军阀张作霖、皖系军阀段祺瑞、卢永祥、李厚基建立粤、奉、皖反对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的“三角联盟”;又与直皖战后北方最大实力派吴佩孚试探“孙吴合作”,为实现“统一中国”的目的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在抗日战争空前严峻的全民族参加的大义战中,曾经涌现了无数彪炳千古的伟大人物。吴佩孚作为一位旧军人也充分地显示了自己应有的历史价值。虽无兵、无权、无势,但他若出山领兵助日,将为战胜日本侵略者设置下极大障碍。因此,失势的燕山寓公吴佩孚一跃而成为抗战初期尤其是中期全国大局举足轻重的人物,  相似文献   

7.
吴佩孚与五四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著名历史学家胡绳在其代表作《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一书中认为:吴佩孚在五四运动中虽是曹锟的部下,“只是师长的职位,但他却是直系势力的灵魂。他能狡猾地利用时机,欺骗人民,勾结帝国主义而比较不露出显著痕迹”,“在五四运动的风潮中,他看出段系势力已成为众矢之的,又看出英美帝国主义的意向(应包括苏俄),他便大肆活动起来。左一个通电,右一个通电,说的是反对在和约(巴黎和约)上签字,取消中日密约,促成南北和谈,甚至主张开国民大会以解决国事。‘爱国’是他的口头禅,甚至他还努力使人民相信他其实是个‘革命者’”。“帝国主义者总想找一个既为帝国主义利用又受人民拥戴的英雄来做中国的统治者……这‘理想’将能实现在吴佩孚身上了”。这一段文字虽妙不可言,长期使人信而不疑,但笔者总是百读不得要领。帝国主义者怎么可能找出那么一个既为他们所利用又受中国人民所拥戴的“理想”的英雄呢?!现在明白了,胡书论证的本身不是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8.
吴佩孚是北洋军阀集团直系的佼佼者,统治过几省地盘,带领过几十万大兵,是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对其人其事的评价,解放前分歧甚大,党内党外,国内国外,誉之者关岳复生,毁之者盗匪不若。解放后曾“舆论一律”、一骂到底。近来有所争议。现就五四时期的吴佩孚略述管见,敬请批评。  相似文献   

9.
吴佩孚的风竹题诗图建萍,建中西安市文物研究资询中心西安市文物库房收藏了一幅吴佩孚的墨笔风竹题诗图。此图作于1935年,它对于我们了解吴佩孚在日本正式侵华前夕的态度、立场及研究他的晚节提供了一件真实资料。吴佩孚(1873—1939),山东蓬莱人,字子玉...  相似文献   

10.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八年(494)由平城迁都洛阳.对这次著名的迁都之举,究竟应该如何评价?我们认为迁都洛阳是导致拓跋鲜卑王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治决策上的一个重大失误. 迁都之前的北魏王朝,自道武帝拓跋珪天兴元年(398)七月以来,一直定都于平城,历6帝7世凡97年;而迁都之后的北魏王朝,连孝文帝计算在内,也只传了三代,政权就易手于宗族他人了,正如《魏书》所说:“魏自宣武以后,政纲不张,肃宗冲龄统业,灵后妇人专制,委用非人,赏罚乖舛.于  相似文献   

11.
吴佩孚之死引发了社会舆论的轩然大波,从中深刻折射出抗战时期复杂的政治环境.各方围绕着吴佩孚因何而死、是否附逆及其历史功过展开激烈争论.日伪方面指吴佩孚之死为正常病逝,重庆方面则坚称吴氏系死于日方毒害.关于吴佩孚对“和平运动”的态度,日伪和重庆方面更是各执一词,互相攻讦.双方皆高度评价吴佩孚,不过侧重点却大相径庭.此外,中共和部分其他媒体亦表达了对吴氏之死的态度.因此之故,作为“过气”政客的吴佩孚在其身后一度又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雷马事变是甘肃民国史乃至西北民国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是甘肃由冯玉祥国民军势力落入蒋介石统治的转捩点。吴佩孚在这次事变中演出了他在民国政坛的最后一幕。因此 ,研究民国政治史、研究吴佩孚生平 ,不能不于此有所论说  相似文献   

13.
向南迁徙是拓跋鲜卑的历史传统。孝文帝舍平城而选洛阳作为都城,乃为实现其政治理想。孝文帝的正统思想和大一统理想体现了迁都洛阳的必然性,其后进行的风俗改革则彰显了迁都洛阳的必要性。从东晋迁都洛阳之争来看,洛阳是统一帝国的都城首选。孝文帝迁都洛阳正是看中了洛阳的政治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不久前发现的一九一九年北洋直系军阀吴佩孚与西南军阀签订的军事秘约,以及一九二○年西南军阀的“联直制皖”策略两个实例,说明南北军阀本质是相同的。一袁世凯死后,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了北京政权。孙中山愤于皖系军阀的飞扬拔扈、倒行逆施,决心维护临时约法和国会,从一九一七年下半年起揭起了护法运动的旗帜,宣布出师北伐。段祺瑞北京政府决定派兵南下,与护法军作战,于是爆发了护法战争。其时,南方护法军组成了粤、湘、桂三省联军,以广西督军谭浩明为联军总司令。而北方则是直系军阀吴佩孚打先锋。湖南成为南北双方争夺的主要地区,护法战争集中在湖南衡山、宝庆、长沙一带进行。护法军先胜后败,延至一九一七年十二月,直系吴佩孚先后攻占长沙、衡阳等地。在战争进程中,南北双方的内部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在北洋军阀内部,皖系和直系的矛盾表面化了。段祺瑞欲以直系力量实行其“武力统一”政策,直系冯国璋等人则不甘心为皖系卖命,却在宣扬愿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南争端。其次,南方各省,滇、桂等系军阀表面虽然“拥护”护法,而骨子里却在为自己扩张地盘打算,给孙中山为首的护法军政府制造了种种困难。直系军阀一鼓吹以“和平”方式解决西南争端,即得到以桂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不仅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也与军阀之间的内讧有很大关系.在这次运动中,工人、农民、商人等相继投入,军界也参与进来,吴佩孚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是北洋军阀内部所发出的异声,作为统治阶级的一员骁将,他支持五四运动的行为令人费解.经过深入探究,我们了解到他心灵内处的民族主义爱国情结是他支持五四运动的根本动因;军事力量与政治权力对比的不均衡,是吴支持五四运动的又一原因;为直系崛起捞取政治积累是其支持五四运动的根本目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吴佩孚支持五四运动的原因是复杂的,所以用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评价这个历史人物,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洛阳的皇家墓葬在中国的皇家墓葬中独具特色:洛阳皇家陵寝和中国其他地方的皇家陵寝相比在数量上是最多的,在此建皇陵的朝代也最多,时间延续也最长。洛阳皇陵丰富了我国陵寝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洛阳皇家墓葬地位重要,对封建社会的治理、提倡节俭之风、促进雕刻艺术的发展、促进历史学的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影响。同时,洛阳皇陵在美学上又具有崇高、雄伟、深重和沉郁之美。  相似文献   

17.
洛阳嫁     
古道上,我的车晕缓缓行驶,他的衣袂飘飘若飞:车帷起伏不定.如翻涌不息的云;他迎风而立,如百年不倒的松.我知道,那是我今生所爱的男子.  相似文献   

18.
自从去年第一期《人物》杂志刊登了一篇回忆吴佩孚晚年在北平生活的文章说“吴佩孚拒当汉奸保晚节”之后,一些报刊接着又作了摘要转载。持此论者的根据主要有四点:1、1938年年中,日本帝国主义为摆脱侵华困境,实行“以华治华”方针时,曾挑选吴佩孚出面组织全国性傀儡政府,吴虽然参加了活动,但这是日方主动的。2、吴为做傀儡事,曾提出了一些不能为日本侵略者所接受的要求和条件。3、日本侵略者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吴佩孚工作”,吴“迟迟不肯就范”,最后死在日寇、汉奸手里。  相似文献   

19.
洛阳学初论     
洛阳学是研究千年帝都洛阳从产生到发展、变迁和可持续发展规律的学问,属于地方学研究范畴。它既从人文地理学角度研究洛阳古代历史地理环境变迁、现代城市发展和未来发展战略,也从历史文化视角研究洛阳优秀传统历史文化演进和现代洛阳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共同为洛阳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其研究重点、学术属性等都与河洛学洛学河洛文化等有着明显的区别。构建洛阳学既是传承创新洛阳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加快洛阳现代化进程、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与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内在要求。为此,要加大资源和人才整合力度,开好洛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成立洛阳学研究会、加大对洛阳学的支持力度和宣传力度,为将洛阳建设成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和国际性旅游城市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龙门广化寺是洛阳的著名寺庙,在佛教史上地位显赫.然而,至今对其建立的年代、历史演变、历史地位的认识都存在着诸多错误和空白.龙门广化寺实建于唐代,为密宗的祖庭之一,而不是被人们认可的北魏.五代时广化寺高僧云集,宋代时仍为朝野瞩目的著名寺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