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基于网络外部性的规模收益与产品差异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构造一个纵向产品差异化的两阶段模型(先决定产品质量再决定产量) ,研究了当产 品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时,其规模收益特征对企业的产品质量差异度、利润、产品价格和需求 等因素的影响. 然后对产品的规模收益递增和递减两种情况作了比较分析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研究表明,当不考虑网络外部性时递减规模收益假设下产品的质量(不论是高质量还是低质 量) 都要低于递增规模收益情形;而考虑网络外部性时递减规模收益假设下的高质量要远大于 递增规模收益假设下的质量;递减规模收益假设下的市场需求都要低于递增规模收益假设下 的市场需求,这与产品是否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无关.  相似文献   

2.
网络外部性与企业纵向兼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垂直产品差异化模型,研究了产品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时,企业是否有实行纵向兼并的动机。研究表明,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业市场中,企业更有动机去实施纵向兼并一体化战略,并指出在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产品市场中,无论对厂商和消费者,纵向兼并后的市场结构的均衡效率都要优于非一体化的寡头市场结构的均衡效率。  相似文献   

3.
易余胤  杨海深 《管理科学》2019,22(12):15-30
在网络外部性市场环境下,为研究制造商质量决策和零售商经营目标策略选择之间的影响机理,构建了制造商质量决策和单零售商群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和可变质量成本系数对零售商经营目标选择、制造商质量决策、以及节点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制造商只拥有部分市场决策权力时,其质量决策将受到零售商的经营目标策略调整的影响,而零售商经营目标的策略调整则取决于网络外部性大小.当网络外部性较小时,零售商的经营目标将演化稳定为利润最大化,此时制造商将制定较低的产品质量水平;当网络外部性处在中等水平时,零售商的经营目标将演化稳定为利润最大化和收入最大化的混合目标策略,此时制造商将制定中等产品质量水平;当网络外部性较大时,零售商的经营目标将演化稳定为收入最大化,此时制造商将制定高产品质量水平.2)当网络外部性处在中等水平时,其与可变质量成本对零售商经营目标的选择呈现出交叉影响效应,随着可变质量成本的减小,零售商经营目标策略将从利润最大化策略向混合策略,或者混合策略向收入最大化策略演变.3)网络外部性对制造商产品质量的影响效果与可变质量成本和零售商经营目标选择有关,网络外部性效应的增加并不总是使得产品的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基于扩展Hotelling模型的企业竞争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纵向差异引入到二次函数运输成本下的Hotelling模型中,研究具有不同质量、网络外部性、兼容性和转移成本的2个垄断厂商的竞争策略.首先,进行选址;然后,进行价格竞争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得到产品具有横向差异和纵向差异的2个垄断厂商市场竞争的均衡策略,推广了Hotelling模型的结论;最后,在选择横向差异最大化的情况下,分析了一般市场竞争策略,在无纵向差异条件下分别讨论了不同网络效用系数、兼容性和转移成本对市场竞争策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吉宏伟  孙武军 《管理学报》2007,4(6):729-736
着重研究了提供具有纵向差异产品的新进入企业的兼容性战略决策问题,同时相应地研究了在位企业的兼容性动机.在分析中,重点考虑了转移成本因素,并通过产品兼容度将消费者的转移成本内生化,得到了新进入企业和在位企业的兼容性决策倾向.在竞争均衡中,网络外部性、转移成本和质量差异度是决定竞争双方市场势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外部性对产品销售的作用愈发重要.基于这一背景,探究网络外部性对质量差异化产品定价策略的影响.将网络外部性分为自身网络外部性和交互网络外部性两种类型,分别考虑两者对差异化产品价格、需求和利润的影响.结论如下:第一,仅存在自身网络外部性时,网络外部性不影响差异化产品的定价,但影响产品的需求和利润;第二,当自身网络外部性和交互网络外部性同时存在时,网络外部性将同时影响产品的价格、需求和利润.  相似文献   

7.
网络外部性下的企业R&D竞争与合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网络外部性函数引入D'Aspremont C和Jacquemin A(1988)的模型中,研究双寡头企业的R&D活动.每个企业首先确定自己的R&D投入,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进行竞争.在R&D阶段有合作和竞争两种情况,在每种情况下讨论了网络外部性对企业R&D投入、最优溢出、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外部性增强会导致企业R&D投入和企业R&D合作利润的增加,且企业的R&D行为有助于改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网络外部性同顾客选择与产品差异化理论结合,通过构建扩展的豪泰林模型研究了网络外部性对市场绩效与企业竞争策略的影响。研究主要表明:当某种网络产品成为主流化产品时,将比非主流化产表现出更强的网络外部性,并且价格和厂商利润均高于非主流化产品。最后,本文对网络企业如何实施主流化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网络外部性条件下新产品扩散的赠样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具有网络外部性新产品的赠样营销中,所选取的最优赠样目标受到消费者购买行为和消费者网络的共同影响.在无标度消费者网络下,运用基于智能体的仿真研究方法,研究新产品推广企业利用有限的产品销售量和赠样成本信息自我学习寻找最优的赠样目标.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正网络外部性及消费者同质情形下,在一定的临界采纳比例区域内最优赠样方案的产品扩散效果优于随机赠样方案,该区域内网络平均度越大产品扩散的速度越快,网络的异构程度则与产品成功扩散的难易和扩散速度无关;消费者异质情形下,新产品推广企业可以寻找到使产品成功扩散的最优赠样方案;同时具有正负网络外部性时,最优赠样方案与随机赠样方案实施效果无显著差异;最优赠样目标平均度大于网络的平均度,平均聚集系数处于网络平均聚集系数附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考察制度环境对企业实际税率的影响,揭示了制度环境和税收竞争在地区竞争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地区市场化水平、政府治理水平和法治化水平越高,公司实际税率越高,并且此效应只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存在;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制度环境与非国有控股公司实际税率之间的关系仅在地方财政创收压力低的情形下存在。这一结果说明,良好的制度环境提高了地区竞争力,可以降低地方政府给予企业税收优惠的压力;由于国有控股公司避税动机较低,同时国有控股公司受到政府较强的控制,脱离本地会使国有控股公司失去政府的保护,政府通过降低税收征管力度给予国有控股公司税收优惠的动力不足。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理解制度环境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地方政府行为、制定税收政策以及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等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由多个制造/再制造工厂和多个需求市场构成的闭环供应链网络,考虑两种碳税政策:单一比例碳税政策和超额累进碳税政策,分别量化两种碳税政策下工厂需支付的碳税,分析两种碳税政策下闭环供应链网络各成员企业的均衡条件,建立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提出修正投影算法求解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对比分析两种碳税政策对闭环供应链网络成员企业新产品产量、网络间正向/逆向产品交易量、需求、价格、减排投资、碳排放量、碳税及成员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存在网络外部性下的两阶段圆周模型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分析了存在网络外部性下的两阶段圆周模型。网络外部性的存在使厂商有动机降低产品价格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模型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表明消费者剩余和社会净福利水平得到改进,同时行业内产品的差异程度偏少。特别地,在强网络外部性下,垄断结构能使社会净福利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从供应链角度研究产能约束往往忽视了企业间的横向竞合关系,本文构建了Stackelberg博弈模型,通过对下游企业采取的两种不同策略的比较,分析了具有产能约束的网络型寡头垄断产业链中企业的决策问题,并分析了网络外部性及价格歧视对企业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外部性对产业链内所有企业的产量决策产生多种影响,但其最终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无论下游企业采取竞争策略还是合谋策略,下游企业的均衡产量均相等且采取竞争策略时获得较大产量,而上游企业在中间产品市场采取价格歧视策略将获得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4.
在高新科技领域,制造商往往需要面对技术优势与需求优势的选择问题,技术策略(开放/封闭)逐渐成为选择的关键。在产品需求理论的框架内,研究了制造商的技术策略问题,通过构建制造商技术策略模型,分析产品的网络外部性、规模经济效应以及新制造商对于制造商不同技术策略下最优利润的影响,进而得出制造商的技术策略、新制造商的市场进入策略及相应的市场结果。最后,文章进行了拓展,分别研究了存在多个新制造商和市场进入成本两种情况下各方策略及市场结果的变化。研究发现:(1)制造商数量对于潜在市场总需求的影响系数越大,制造商越倾向于选择技术开放策略;(2)适中的网络外部性强度和规模经济效应强度有利于制造商选择技术开放策略;(3)当新制造商数量增加时,制造商技术策略的变化方向由其初始技术策略所决定;(4)市场进入成本不会影响制造商的技术策略,却会改变技术开放策略下新制造商的市场进入策略,进而使得市场结果发生分化;(5)专利授权费会激励制造商选择技术开放策略。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网络外部性对双渠道供应链信息分享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存在网络外部性和不存在网络外部性下的双渠道供应链模型,通过比较零售商信息分享和不分享下其与制造商的期望利润。研究发现:当未考虑产品的网络外部性时,零售商不与制造商分享其市场需求信息,与已有研究一致。当考虑了产品网络外部性且网络外部性较小时,零售商仍不与制造商分享市场需求信息;然而,当网络外部性较大时,零售商与制造商分享其市场需求信息。此外,零售商与制造商共享其市场需求信息有助于增加制造商和供应链利润。  相似文献   

16.
网络外部性、产品差异化与企业技术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具有网络外部性特征的市场中,拥有专有技术的在位厂商对其技术的授权动机.研究结果表明,在消费者对产品未来市场规模的预期为随机变量的假设下,如果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弱或者产品差异化较强,专有技术厂商将开放技术,引入竞争性厂商,从而获得比独享技术更高的利润;反之,如果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强或者产品差异化较弱,专有技术厂商将独享技术,从而成为行业垄断者。  相似文献   

17.
Torsten Slk 《LABOUR》2001,15(3):445-456
This paper analyses wage formation in a unionized economy where consumers as an externality in their utility function have the level of local pollution. If modelled in a microeconomically consistent way this externality should also be present in the preferences of the trade union. The key result is that when this trade‐off between pollution and employment is included in the trade unions’ preferences then they are willing to lower wages to generate substitution towards higher employment and lower pollution. As a consequence, an increase in the pollution tax will lead to lower wages. At a more general lev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models analyzing pollution issues, such as the double dividend literatur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policy conclusions how trade unions are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18.
We study the problems of pricing an indivisible product to consumers who are embedded in a given social network. The goal is to maximize the revenue of the seller by the so-called iterative pricing that offers consumers a sequence of prices over time. The consumers are assumed to be impatient in that they buy the product as soon as the seller posts a price not greater than their valuations of the product. The product’s value for a consumer is determined by two factors: a fixed consumer-specified intrinsic value and a variable externality that is exerted from the consumer’s neighbors in a linear way. We focus on the scenario of negative externalities, which captures many interesting situations, but is much less understood in comparison with its positive externality counterpart. Assuming complete information about the network, consumers’ intrinsic values, and the negative externalities, we prove that it is NP-hard to find an optimal iterative pricing, even for unweighted tree networks with uniform intrinsic values. Complementary to the hardness result, we design a 2-approximation algorithm for general weighted networks with (possibly) nonuniform intrinsic values. We show that, as an approximation to optimal iterative pricing, single pricing works fairly well for many interesting cases, such as forests, Erd?s–Rényi networks and Barabási–Albert networks, although its worst-case performance can be arbitrarily bad in general network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