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地理上看,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国家,而在历史进程中,中国与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历史上,中国一度成为日本国人顶礼膜拜的的大国,但是在19世纪随着西方殖民列强的侵入与殖民扩张,中国与日本都面临着深刻的民族危机。中国成了半封建半殖民主义国家,而日本经过明治维新,立志要同西方国家共进退,成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本文将从日本19世纪60年代进行的明治维新着手,探析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之处,由此分析出中国发展应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日本企业在中国的市场上出现了衰败的趋势,一些日本产品由于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受到冷遇,正在退出中国市场,而日本企业在国际上的信誉指数、竞争力排名也在逐步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昔日在华投资的一个大国沦落至此?这些现象暴露了日本经营管理的缺陷,本文针对这些现象,从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战略、本土化进程、社会责任及文化差异等方面分析了日本企业失意中国市场的原因,并指出了日本企业在华投资的竞争力缺失。  相似文献   

3.
对当前中日关系若干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日两国互有需求中国与日本,是亚洲的两个大国,在全球也是有分量的国家。两国地理上隔海相望,血缘上十分相近,文化上渊源深厚,经济上互补性很强。其一,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日本的资金、技术和高端产品;日本以贸易和技术立国,需要中国这样潜力巨大而又相距甚近的投资和贸易市场,还需要中国制造的低成本日用品。中国如果失去日本的资金和技术,其损失的一部分可以从欧美寻求替代,而一旦日本失去中国大市场,在世界其他市场接近饱和或尚未发育的情况下,其损失难以弥补。其二,日本经济十多年来持续低迷,而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引擎,这种鲜明对比决定了日本必须搭乘中国快车以寻求经济重振的外力和契机。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发展最快的是同中国的贸易,赚钱最多的是投资中国的企业;2002年,中日贸易首次出现中国大陆逆差的现象;在日本的经济增长中,中国拉动的部分接近一半,超过了美国;2003年,日本对中华经济圈  相似文献   

4.
胡洁 《经营管理者》2013,(24):60-61
日本在人本主义管理,和人本主义哲学的架构上,一直有其独到之处,由于中国和日本的社会形态有相似性,所以日本的管理哲学思想是值得中国企业借鉴的。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引进的所有外商投资中,来自日本的直接投资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日本制造业大规模地向中国转移,由此引发的国内产业萎缩,雇用减少,失业卒上升等现实问题,不可避免地引起日本对其国内经济状况的担忧,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出现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正确理解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和目前日本经济状况的关系,找到导致日本经济状况恶化的真正原因,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曾正 《领导文萃》2005,(1):37-41
编造中国军事攻击包藏祸心去年 11月 8日,日本《东京新闻》的一篇文章煽起了日本右翼人士的情绪。文章题为《防卫厅设想中国对日发动攻击的三 种可能》。文章称,日本防卫厅人士透露,他们将于 11月底制定“新防卫大纲”。为此,防卫厅的一个委员会对日本安全形势进行了评估。9月,它提交了一份正式报告,认为中国“越来越成为日本安全的一大威胁”,中国武装进攻日本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报告宣称,在三种情况下,中国可能对日发动攻击。 第一,台湾海峡两岸发生严重军事冲突,驻日美军利用在日本的军事基地,援助台湾同大陆作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  相似文献   

7.
一个显而易见的国际现象是,日本在其经济强国的背景下在亚太站稳脚根之后,进而努力实现其世界政治大国地位的目标。当然,要达到这一目标,对于日本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外交上的积极主动最终将受制于日本国内的情况变化。第一,日本工商界与一般民众逐渐意识到:日本经济不再能轻而易举地获得过去二十多年中获得的巨大经济增长;第二,在日本国内,选民对于战后政治体制越来越不满,政客们正利用人们日益提高的期望值;第三,新一代日本人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更加了解,他们似乎更不愿意去接受这样一个困境:即国家有钱,而个人贫困。这些问题都将对日本政治经济政策产生明显的影响。 我们关注日本,是因为中国与日本在亚太乃到全球战略上存在着相互制衡相互均衡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的客观需求,尤其是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步伐的加快,关于亚太主导权的争夺将趋于激烈。21世纪中日关系的问题是:中国如何接受一个政治上强大的日本?日本如何接受一个新崛起的中国?  相似文献   

8.
中日贸易对双方影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智蕊  杨翠红 《管理评论》2009,21(5):97-102,120
本文利用中国2002年反映加工出口特点的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计算了2002年中国对日本出口1000美元对中国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直接和完全拉动效应,并根据日本2000年投入产出表及进口矩阵等数据编制了日本2000年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表,在此基础上计算了2000年日本对中国出口1000美元对日本国内增加值和就业的直接和完全拉动效应;然后对中国和日本的投入产出部门进行统一分类,依此计算了中日各部门的出口效应;最后通过对比中日贸易对双方影响的差别,分析了其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等收入国家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如何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问题.日本在20世纪成功地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成功步入发达国家行列.本文就着重于对日本经济这段时期的研究,重点分析日本是如何解决好这段时期经济发展问题,总结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找出合理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赵瑞雪 《科学咨询》2010,(16):97-98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枯山水的不同造园要素,总结出日本枯山水的造园手法在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上的继承与创新。从而道出日本枯山水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1.
杨潇  黄广明 《领导文萃》2011,(12):113-117
中国教育弊端何在?先经济后文化为什么错误?中国现代化进程为什么落后于日本?日本历史学家依田熹家的观点令人深思早稻田大学掩映在山手线内一片民宅之中,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的GDP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报道,早就见诸媒体,有些网友甚至在网上进行排名,认为2009年底中国就已排在日本前面了。  相似文献   

13.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距今已经整整七十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这场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和损失是空前的。据不完全统计,在日本侵略军的屠刀下,中国死伤人数3500万,仅南京大屠杀就死亡30万人以上。按1937年的比值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美元。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历史上最野蛮、  相似文献   

14.
误区一:中国今年将超越日本。中国的统计数据不够准确,也经常调整。实际上,早在2004年,中国进行的一次全国普查就发现经济体的规模比原来的统计要高出17%。根据比较严谨的论证,中国的经济体其实早已超过日本。  相似文献   

15.
到2020年,在东亚的日本和中国之间,将会出现一场争夺势力的竞争本文摘自《2020年的世界》一书中国与日本,争夺亚洲领导权的竞争在下个争夺  相似文献   

16.
史德信 《管理评论》2003,15(8):50-54
从1993年起.日本已连续10年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商品的比较优势在日本市场上经历了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劳动密集型商品是十多年来中国对日出口中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但近年来.中国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相对比较优势呈稳步上升趋势。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和国际产业转移导致的要素禀赋结构变动,是中国商品在日本市场上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主要原因。中国资源禀赋的特点,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劳动密集型商品仍将在日本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相对比较优势。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本、技术禀赋的相对增长,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将成为中国对日出口的新增长点。另一方面,与许多国家相比,中国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在日本市场上的相对比较优势仍有一定差距,今后仍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日本最近对中国的挑衅行为,已经由咄咄逼人演变为横冲直撞。自小泉政府执政以来,中日关系不仅出现了严重倒退,而且不断衍生出新的麻烦。在历史问题上,日本政要公然否定并为侵略加害历史歌功颂德;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小泉比以往任何一届首相都要肆无忌惮,我行我素;在台湾问题上,日本狐假虎威,挟美日安保协议而公然将台海纳入安保范围,扬言将之作为日本参与干预的战略目标,暴露出侵犯中国核心利益的野心;在涉及中国主权的领土问题上,日本再也不愿“搁置争议”,而是迫不及待,先后默许怂恿右翼议员登上岛礁,登记“户籍”,一次次挑起事端。而8…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还没有超过日本之前,不妨看看现在是世界第二的日本公民过得有多滋润。2008年日本的人均GDP是42480美元,中国为3260美元,是中国人的13倍多。要缩短这个距离,真不知道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灵地的缅想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用各种方式缅怀悲壮的英灵,寄托深沉的哀思,追忆那些被诗情遗弃理性蒙羞的日日夜夜。可是,我们很少看到日本人做了什么,很少听到日本人说了什么,我们当然更不知道日本人在想什么,莫非这一段历史与他们毫不相干?但是,有一个人知道日本人在想什么。1946年,也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大公报》记者王芸生到日本游历。他发现“日本人是不会忘情于中国的。我们所见到的日本人,差不多都曾到达过中国。这些人,当他们吃不到糖时就想念台湾,缺盐时想念长芦,缺煤烧时,就会想念我们的东北。”还有一…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11,(9):22-22
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既是福也是祸,这回它又给中国惹麻烦了。这次,矛盾的另一方是日本。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对中国购买日本政府债券的速度之快提出了质疑,认为推动了日元升值。中国今年购买了270亿美元的日本国债。随着中日紧张气氛因在华日企劳工问题及领土争端再度加剧,野田佳彦对中国挥出的“重拳”正好符合东京的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