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人时刊》2009,(3):31-31
任教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著名华裔克隆专家杨向中教授,在与癌症抗争多年后于2009年2月5日去世,享年49岁。康涅狄格大学当天发布声明说:“杨向中教授为中美两国科学家在克隆领域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中药神了     
华裔科学家孙士(?)博士潜心研制中药,硬是把患了晚期肺癌的母亲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今年已86岁的孙老太太目前依然健在,且耳聪目明,行动自如。美国人惊呼:中药神了!1967年去了美国喝了30多年洋墨水的华裔科学家孙士(?)在美国原先是主修植物学的,然而几年后.孙先生的父亲中风病故,从此也改变了他的想法:“我当时觉得自己毫无用处,植物学不能帮助我挽救亲人的性命。于是,我决定改学医学。”1971年,孙先生转到纽约一所大学主修医学,毕业后,就职於以癌病研究著称的纽约西奈医院。并很快成为一名出色的癌症专家。  相似文献   

3.
明明 《小康生活》2005,(4):59-59
如果不慎划伤或擦伤,出现小伤口时,又一时找不到药物,可用大蒜瓣的内衣,即蒜皮最内层的薄膜,贴在伤口上,可防止感染而愈。小溃疡经消毒后也可使用,但需每天换一次,直至愈合。  相似文献   

4.
癌症是2006年中国城镇居民的第一死因,而且死亡人数正在以每年20%的比率上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到2020年,中国死于癌症的人将超过400万。现在,癌症病人有了新希望,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华裔生物科学家崔征博士研究出一种新的疗法,向癌症患者体内注射来自健康人的免疫细胞,从而可以杀死癌细胞。这个研究有望在两年内即告成熟。  相似文献   

5.
同情害死人     
有一天,一只小猴子在森林中不小心被树枝戳伤了胸部,于是它捂住伤口摇摇摆摆地回家。一路上遇到其他的猴子就出示伤口,以博取它们的同情,猴子们为了表示关怀,也都拨开它的伤口,仔细地检视,并且七嘴八舌地建议它如何治疗,于是原来的小伤口逐渐变成了大伤口,并且严重感染发炎了。就在小猴子奄奄一息时,其他的猴子为了表示友爱,纷纷跑来看它,再三拨开伤口检视,甚至希望它恢复活力,抱着它活蹦乱跳的,  相似文献   

6.
如何在美国语境中确立华裔男性的身份建构,这是当代美国华裔作家赵健秀的思考重点。在重建美国华裔男性形象的过程中,赵健秀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着重描写美国华裔中的父子关系,以父子关系来表现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纠葛;二是充分刺用中国文化史上的英雄主义传统,通过对英雄主义传统的书写,寻找文化归属,确立华裔男性的身份问题。赵健秀和汤亭亭之间,不但是构成了冲突和对话,还具有互补的作用.他们的文学创作.共同书写了华裔在美国语境中的人生轨迹和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7.
在南京市邮政局,有这样一位身患癌症的“草根专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创造了名扬邮政系统的“何冰”效率。他,就是南京邮政局速递局的一名普通职工——何冰。  相似文献   

8.
《社区》2009,(7):7-7
28我国的肥胖儿童在15年内增加了28倍,而肥胖作为癌症患病和死亡率的重要危险因素,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专家指出,35%的癌症病例和70%因癌症死亡的病例与营养有一定的关系,超重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而43%的癌症病例可以通过儿童时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  相似文献   

9.
一点小善意     
黑川利雄是日本著名的内科专家,在癌症治疗方面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中的科幻作品因兼具科学性、文学性与人文关怀精神而屡获雨果奖和星云奖等国际科幻文学大奖,并成为美国华裔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支新兴力量。该领域的科幻小说以其独特的华裔文化价值观视角,表达出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关注及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忧虑,因而具有鲜明的未来主义倾向。该类型小说的科幻叙事实质上也是华裔作家在科幻文学这一话语场中对自身诉求及其文化价值观的表达。美国华裔作家在该领域构建的话语空间所表达的政治和文化诉求以及后族裔人文关怀,因具有不同文化群体直面现实困境、重新定义自我身份、消解“自我”与“他者”的二元对立、憧憬未来和谐社会而成为美国华裔文学发展的一种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中亚东干文学是世界华裔文学艺苑中的一支奇葩,东干文学的多元文化色彩不但显示了其在世界华裔文坛中的独特性,还启发我们思考伊斯兰文化、中国文化、俄罗斯文化、东干亚文化与世界华裔文学的关系。深入研究中亚东干文学,对世界华裔文学研究具有拓展新领域和填补空白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改变癌症发生的概率,肿瘤专家经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有29种不良生活方式都有可能给人们带来癌症。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5,(5):59-59
战胜癌症的距离越来越近2005年,靶向性更强、毒性更小的癌症治疗药物将会问世。美国加利福尼亚综合癌症中心的罗伯特·莫干博士表示,过去5年,医学家们一直在努力研发不伤害正常细胞的癌症治疗药物,2005年,他们会取得更大的突破。另外,医学家们将开始尝试通过其他途径来治疗癌症。比如一种治疗结肠癌的药物阿瓦司丁(Avastin),就可以关闭给肿瘤细胞提供营养的血管床,使其“饥饿而死”。摘掉眼镜可能成为流行可植入的隐形眼镜将是2005年的热门话题。眼科专家卡里·希尔沃曼透露,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已经鉴定通过了一种可植入人体的隐形…  相似文献   

14.
《华人时刊》2010,(5):35-35
“我用了整整8年时间来投资政治,才终于获得成功。”黄陈小萍在回答加拿大华裔妇女应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地位时这样说道。  相似文献   

15.
《百姓生活》2012,(5):I0001-I0001
世界卫生组织曾向全世界声明,如有哪个人能攻克癌症,就为他塑一尊“半身金像”。这一声明曾在全世界医务界引起轰动。无数个学者、专家都梦想着能为自己塑个半身金像。  相似文献   

16.
赵健秀小说《唐老亚》重建华裔美国人精神和文化形象。在小说中,作者重新刻画了华裔美国人积极的精神风貌,书写了华裔先辈修建铁路但被美国白人社会所隐没的历史,重新解释了被白人社会所扭曲和谬传的儒家思想,揭示了华裔美国人在经济上被囊括与社会政治上被驱逐的尴尬境地,从而对华裔美国人的形象在精神上和文化上进行了建构。  相似文献   

17.
“生民身份”是一种独特的族性意识,一种甘愿游离于中国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之外的强烈排他性意识。华裔美国作家通过界定、书写和明确华裔美国人的身份,以反抗东方主义主流话语强行赋予华裔美国人的文化形象,从而构建华裔的话语权势与华裔文化。汤亭亭在《孙行者》中通过对阿新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华裔社区的构建和华裔主体的构想触及了构建华裔身份的核心问题,同时为华裔反抗主流文化霸权话语提供了一种出路。  相似文献   

18.
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是一部具有女性主义色彩的杰出作品。它通过描绘一个失语沉默的华裔女孩寻求自我身份的痛苦经历,揭示了母亲这一祖先文化代言人在华裔女性主体意识建构过程中所起的矛盾的作用.并指出华裔女性最终摆脱在两种文化中所处的边缘状态,具备女性主体意识正是两种力量互动最终达到和谐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著名医学杂志《癌症研究》6月15日发表文章称,美国癌症专家研究发现:经常晒太阳的男性比不经常晒太阳的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几率低一半,甚至低于65%。  相似文献   

20.
《接骨师之女》是美国著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一位华裔母亲通过回忆重构过去、经由过去选择记忆的故事。从母亲的回忆入手,分析她找寻姓氏、重识认同的过程,进而揭示记忆在个体与集体的沟通中的意义,在当下与过去和将来的传承中的价值。以记忆的视角反思过去将有助于华裔个体在回忆家族历史中定位自身,在延续文化传统中凝聚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