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青 《山西老年》2010,(7):50-50
释迦木塔位于山西应县城内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我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相似文献   

2.
应县木塔发现辽代遗珍一百六十件,《文物》杂志一九八二年六期已做了报导,曾引起国内学术界和宗教界的极大兴趣,普遍认为系国内外重大发现之一.珍藏于木塔二层和四层释迦牟尼塑像内的两套七宝与佛牙舍利,本文准备详加介绍,并作初步探讨.1966年6月18日,在三层佛座下发现一花式银盒,内藏佛家七宝、佛牙舍利及折叠存放之“南无释迦牟尼佛像”等.此银盒与木塔四层主佛——释迦牟尼佛塑像木构骨架之中柱上端凹槽尺寸相合,又木塔发现之辽代瑰宝多放置此佛塑像内,故估计此花式银盒原放置在此塑像内,十年内乱中,有人偷偷取出,准备带走,因客观原因未能带走,方放置于木塔三层佛座下.此花式银盒及其内藏之佛家七宝与佛牙舍利等珍宝,分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山西应县有座木塔,已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此塔是全木性结构,无一钉一铆,而且,连一个木棒、一点粘合剂也不使用。从外面看为五层,从里面看为九层,这样高大且又全木式的结构巨塔,怎样搭起来的?说来不可思议--简直是神奇式的"积木"。这种建筑被称之为"插柱造"式。下层的许多木柱,简易的立在地上。每根柱子的上端,都有一个凹槽,随之再将上一层柱子,直放进下层柱子上端的凹槽中,依此类推。外五内九的高大木塔,就是这样搭放起来的。这样的木塔,被风一吹就造成塔体的明显晃动,且发出很响的吱吱声,使人感到此塔随时有可能崩塌,简直…  相似文献   

4.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一座融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的艺术宝库,人们在观瞻木塔时,不仅为它的高大雄伟而发出由衷的赞叹,更会被其无以伦比的艺术之美而深深震撼。本文从美术学的角度,对释迦塔的建筑美、雕塑美、壁画美、书法美等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辽王朝在境内设有五京,上京乃辽太祖创业之地,为辽朝政治中心。辽朝的文化中心却不在辽上京,在辽南京。根据有三:一、史书记载辽南京经济文化发达;二、《辽藏》工程浩大,约六千多卷,历时七十余年,雕造於燕京阳台山清水院(今北京西山大觉寺);三、1974年山西应县木塔发现一批辽代印刷品均为辽南京雕印。  相似文献   

6.
应县木塔秘藏中的《大乘杂宝藏经》变文,素材多来源于现实生活,文字生动形象,比喻也十分精当,为听众所喜闻乐见。与后来的说唱戏曲艺术关系密切,是研究辽代讲唱文学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7.
1974年发现的应县木塔辽代秘藏,是继1899年敦煌文书发现之后,同类文物的又一次重大发现。其中有许多辽代僧人辑撰的经讲和俗讲,是研究辽代俗文学的珍贵资料。《大乘杂宝藏经劝善文》变文与敦煌莫高窟所出《维摩诘经变文》在形式和内容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8.
《晋书·佛图澄传》之羯语探源张昌圣一、解题《晋书·佛图澄传》中所记载的“秀支替戾冈,仆谷劬秃当”这一句羯语谶语,是天竺僧佛图澄在公元4世纪20年代末(329年)向后赵国主羯人石勒说的。《晋书》在这句话后面还有解释,说:“此羯语也。‘秀支’,军也;‘替...  相似文献   

9.
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四层佛像内发现的辽代秘藏中有许多佛画,其中包括卷轴画、彩印版画、黑白木刻卷首画和佛经装饰图案。《采药图》的绘画风格有着明显的宋人影响,是辽代绘画中的精品之作;另外6幅彩印版画在中国版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黑白木刻插图卷首画是中国明清连环画的前身,代表着辽代黑白木刻版画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论傣族诗歌》简析李陶《论傣族诗歌》是傣族的一部重要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傣历976年(公元1615年),即明神宗万历年间,距今380年。作者祜巴勐,系佛位名称,非真实姓名。作者的生平事迹不详,唯有书中提到一些点滴情况。8岁出家,当了32年和尚;读过3...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13,(32):29-29
文澜阁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文澜阁是将杭州圣因寺后的玉兰堂改建而成的,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改建的各项工费均由浙江商人捐办。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敦煌唐人诗集残卷》的两位诗人马云奇和佚名氏的身世,被俘和他们被拘系的时间、地点,押解的路线等问题,进行了重新专辨。认为:马云寺系江南西道湖南衡阳人;其被俘是在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夏天凉州失陷之后,被押解着沿祁连山脉向甘州方向进发,永泰二年(公元765年)又被押解入吐蕃,随其他唐俘一同徙往赤岭关押;马云奇最后失踪不是被番军遣回,而很可能是被杀害了。佚名氏故乡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前旗一带,自幼剃度出家,精通佛理,但亦不放弃儒学;后还俗问政,于广德二年(公元764年)冬出使吐谷浑,可能是想游说互解吐谷浑与吐蕃的联盟,未成功;大历元年(公元764年)甘州失陷后,被吐谷浑押往临蕃囚禁。  相似文献   

13.
薛冰 《金陵瞭望》2007,(18):64-64
杨吴权臣徐知诰(即南唐先主李昪)从天祐十一年(公元914年)开始营建金陵城,升元元年(公元937年)称帝建都。到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南唐灭亡,六十余年间,南京再次成为中国南方的重要政治、经济中心。而石头城、清凉山在继续充任军事重镇的同时,又成为佛教中心。  相似文献   

14.
本编 《社区》2013,(20):33-34
文津阁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建成,1954年重建。营造法式仿照明代建筑的浙江“天一阁”。外观为两层,实际是三层,阁中辟一暗层.这样阳光不能直射到藏书库。室内油漆彩画也很考究,深绿色的柱子,蓝色封套卷册,白色的书端。都以冷色为主,给人以宁静的气氛。  相似文献   

15.
《南诏德化碑》在今大理市距下关7公里的苍山佛顶峰下,滇藏公路西侧1公里的太和城宫门外。太和城是南诏前期的都城,距今已有1200余年。碑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碑质为砂岩。碑立于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是现存的云南地方唐代古碑,是...  相似文献   

16.
在应县木塔秘藏中有两件辽代印制戒牒,时间上与敦煌戒牒相衔接,均为菩萨戒牒,弥补了宋朝中期戒牒的空缺。由于辽朝制度多仿照唐宋,而宋代内地戒牒未有流传至今者,这两件戒牒不仅是研究辽代佛教史的实物,对于研究宋代戒牒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仁山智水     
舒婷 《社区》2010,(32):25-25
承蒙山西同行盛情。我们几个写作人暑期应邀参加采风。五台山寒气砭骨,应县悬空寺大雨倾盆,云冈石窟外阳光酷热.众佛居所却是一片沁凉。归途心血来潮又钻进张家界,个个鞋子都开了口,双颊贴着太阳斑回家。  相似文献   

18.
韦应物诗韵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应物诗韵系李无未一韦应物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卒于唐德宗贞元八年(公元792年),距陆法言《切韵》问世(公元601年)近二百年,屑中唐时期的诗人。他的“乡音”就该是京兆长安话。从出生到47岁之前他很少离开过长安。据他的有关诗句知道...  相似文献   

19.
试论吐蕃王朝时期的藏族教育杨明公元七世纪初期,藏族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松赞干布(公元633-650年在位),崛起于雅隆河谷,统一了整个藏族地区,于公元633年(唐贞观七年)建立了强大的奴隶制吐蕃王朝。他采取了一系列建政措施:建都于逻娑(今拉萨);分设...  相似文献   

20.
东晋末年的政治状况朴亨宽一、前言淝水之战(公元383年)的胜利成为东晋王朝克服岌岌之危的契机乃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然而,边境的宁静未过多久,又面临内患之危机。至考武帝即位以后的太元元年(公元376年)亲政初期尚无大的征候,但到了太元10年(公元38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