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是举世闻名的战略家.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新中国国家利益的争取和维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国初期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毛泽东在此期间为争取和维护新中国的国家利益所作出的许多战略决策,不仅为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站稳脚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新中国未来的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由此有必要对毛泽东建国初期的国家利益思想与实践作出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是举世闻名的战略家。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巩固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也为新中国国家利益的争取和维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建国初期是新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毛泽东在此期间为争取和维护新中国的国家利益所作出的许多战略决策,不仅为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站稳脚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新中国未来的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由此有必要对毛泽东建国初期的国家利益思想与实践作出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十分关注青年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革命与建设新形势,毛泽东对青年工作进行了新的思考。发表“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的指示,引导青年团的工作;重视青年的学习,要求青年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马克思主义;关心青年的健康,鼓励青年人加强体育锻炼;鼓励青年人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体现了新时期毛泽东青年工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关于城市民生问题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2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高度重视中国城市民生问题.他从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高度强调了城市民生问题的重要性;从社会制度与社会转型层面分析了城市民生问题产生的主要因为;提出了解决城市民生问题的思路和具体举措.尽管由于主现认识、客观条件等方面的制约,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城市民生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但其成功之处仍为我们当前解决日益突出的城市民生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辛岩 《中华魂》2010,(1):45-45,37
毛泽东认为,在经济建设中贯彻“统筹兼顾”的方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正确处理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的关系。新中国成立前夕.帝国主义预言家宣称,中国众多的人口是“不堪负担的压力”,人民政府将由于解决不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不得不向它们乞讨过日子。针对艾奇逊之流的这种谬论,毛泽东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  相似文献   

6.
斯诺在1960年、1965年和1970年先后三次与毛泽东交谈,主题涵盖了新中国政权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和意识形态等,并通过报道形成广泛的影响力。斯诺对毛泽东的成功采访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革命历史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斯诺对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经历了从质疑真伪到重建信任的过程,并进一步形塑了他厚重的人民观、革命的历史观和独立的价值观;斯诺在观察新中国和采访毛泽东之后作出“粮食困难不是革命的终结”“现代文明的基础正在奠定”“中美关系将在合作与竞争中共存”以及“中国这个伟大民族在时间空间上达到顶点”等历史预判,表现出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深刻洞察力。  相似文献   

7.
8.
勤俭节约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的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将勤俭节约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建设新中国紧密联系起来,勤俭节约在新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的勤俭节约思想内容丰富,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时时提醒干部们不能做脱离群众的事,时时告诫他们脱离群众就会被打倒。他执着地与党和政府中脱离群众的不正之风进行斗争,积极查找、分析干群、党群关系滑坡的原因,并努力进行制度建设。他主张整风、整党要定期化;建立了信访制度、干部参加劳动制度等;抓法律、法规建设,起草了《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主持制定了《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革命史教学实践中,不止一次地碰到这样的问题: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对此,同学们乃至学术界的看法是不尽一致的。下面谈谈我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 马克思指出:“不列颠人给印度斯坦带来的灾难,与印度斯坦过去的一切灾难比较起来,毫无疑问在本质上属于另一种,在程度上不知要深重多少倍。”与印度一样,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使得中国陷入苦难深重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中,展现在中华民族面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政策策略思想,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正确贯彻实施这条总路线的基本抓手和必要保证。从1947年冬开始,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围绕夺取全国胜利的战略目标,从解放战争新的历史条件出发,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左”的和右的偏差,投入极大的精力于探索制定正确的政策与策略和开展对全党全军的政策策略教育,为创建新中国做了重要的思想和干部准备。整理研究这个时期毛泽东相关著作的版本,对于深入认识他丰富和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思想轨迹,对于梳理和掌握他的建国方略,进而对于深化和丰富关于新中国发展道路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纲领性文件制定过程和对三种文件集内容的介绍,略窥其一斑。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从中国历史与现实出发,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民问题的解决,提出并实践了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思想,要求以现代化的生产力来改造传统农业。毛泽东关于中国农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延缓了这一战略规划有效实现的进程。但是瑕不掩瑜,毛泽东农业发展思想不失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我国今天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在探索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失误,也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顾育豹 《中华魂》2010,(12):16-19
1还在1949年2月,傅作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作,在他到西柏坡谒见毛泽东时,就已经定下来了。2月23日下午,毛泽东在接见傅作义时,傅作义看似有些不安,说话都很不自然。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将博大精深的军事战略思想运用于外交斗争之中 ,奠定了新中国的外交战略 ,成功地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利益。进入八十年代后 ,邓小平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 ,完成了革命外交向和平外交的转变 ,并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15.
浅谈毛泽东对科教兴国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孱弱的基础上对科教兴国进行了四个阶段的艰辛探索。1949~1957年和1961~1965年,他对科教的热情关注和正确定位促成了科教兴国事业的巨大发展;而1958~1960年和1966~1976年,尤是后者则因他的认识偏差和错误操作导致了科教兴国事业的严重灾难。他在科教兴国探索中的得失为新中国第二、三代领导集体更好地实践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辛岩 《中华魂》2008,(12):31-32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近三十年间.即从1949年到1976年时期,毛泽东始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人。他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着推进这个宏伟的事业,坚持不懈地进行了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6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干了三件大事,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60年发生的历史巨变证明,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探索而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光明大道.新中国成立60年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后"30年"是前"30年"的历史延续、校正方向和创新性发展.新中国60年的伟大成就是毛泽东哲学的伟大丰碑,实事求是思想是新中国60年发展进步坚持正确方向的辩证唯物论基础,矛盾的对立统一思想是新中国60年发展进步制定正确政策的唯物辩证法基础,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思想是新中国60年发展进步明确根本任务的历史唯物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西方大国的战争威胁和核讹诈,毛泽东强烈地认识到拥有先进武器装备对于巩固国家政权、维护国家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国防的目标。立足新中国的基本国情,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常规武器由装配仿制到自主研制的转变,创建了保障尖端武器成功研制的举国体制,建立了支撑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工业科技体系,走出了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道路,为新时代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的背景下,2019年12月召开的以“毛泽东与新中国治理”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全面回溯了毛泽东与新中国国家治理理论和治理实践,深入阐释了毛泽东新中国国家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当代价值和现实启示,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思想资源和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20.
在破除旧意识形态方面,毛泽东以批判封建主义思想为出发点,努力澄清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混乱,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划清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界限。在确立新意识形态方面,毛泽东通过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打开新局面,学习社会发展史,制定社会主义宪法,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在意识形态领域“种牛痘”,以及明确意识形态领域内香花的标准等举措,确立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