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里的油印机出了毛病,印出来的试卷常模糊不清。为了谨慎起见,老师到每个班里去问:“你们的试卷有问题吗?”一个被试卷搞得昏头昏脑的学生,满脸迷惑地站起来问:“老师,试卷上不全是问题吗?”  相似文献   

2.
茶山瑶是瑶族三个支系中的一个支系。它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只有口头语言,叫“拉珈”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是瑶族三大语言之一。“茶山瑶”为汉称,自称“拉珈”。“拉珈”意为“住在山上的人”。本文为叙述上的方便,采用“茶山瑶”称呼。茶山瑶主要分布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中、北部和金秀河两岸的村落,如金秀镇四村、梦村、美村、刘村、田村、金村、社村、六段、六定、长二、长丹、将军、寨保、杨柳、三片、平道、长垌、滴水和罗梦等村。总人口为9060人。和其他民族一样,茶山瑶的生活习俗也是丰富多彩的。其中的“做功德”(此为汉话,  相似文献   

3.
青春十年     
32年前,也就是1982年,26岁的我做了人生中一个重大的决定——离开工作了十年的上海市物资局机电设备供应公司,到上海市物资学校(现上海市现代流通学校)当老师。这一年的4月25日,我第一天到校。途中一路泥泞,灰也很多;放眼所及,学校周边都是农田,没有其他建筑物;学校里也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只有“台格路”和泥路,“台格路”的石头缝里都长出了杂草;校内建筑只有几幢平房和四层楼高的2号教学楼;2号楼是方圆几里内最高的建筑物……跑上2号楼楼顶的我,面对这一切,暗暗下决心:我要努力改变这所学校的面貌。  相似文献   

4.
自称“拉珈”[lak~8kja~3],汉称“茶山瑶”的瑶族,人口一万余人,聚居于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他们所操的语言,称“拉珈语”。关于拉珈语系属问题,已故的瑶语专家罗季光先生最早提出:“大瑶山金秀的寨山瑶(亦作茶山瑶)的话跟某一种壮话很相似。”1956年,又进一步说:“茶山瑶语  相似文献   

5.
2008年3月3日星期一,初三第二学期开学不久。晚上将近八点钟,我已下班回到家里。此时正在学校上晚自习的夏婷婷(化名)同学拿了物理老师的手机打了一个电话给我,要晚自习请假回家,并还说明天可能也不来上课。“什么事?”回答是:“不好说。”我当时就感觉不对劲,对她说:“这种假,老师不批。要是不行,我打电话给你的家长,  相似文献   

6.
朝鲜诗人丁茶山是实学派代表诗人,李朝实学之“集大成”者。丁茶山诗论中的文学思想体现在其文学观念、创作思想和审美理想等方面,核心是对文学社会功能的强调。为了更好地发挥诗歌的“补政”功能,丁茶山主张诗人作诗首先要以儒家经典提升志向、以实用之学、民族之学增广见闻、加强修养,而后“触物兴感”才能成就佳作。“抑扬顿挫”、“形似传神”与“清新的民族风格”是丁茶山追求的审美理想。他在诗论中体现的文学思想具有很强的实学色彩和美学价值,这不但成就了丁茶山自身创作实践中的鸿篇佳作,而且在朝鲜文坛上大放异彩,对当时和后世诗人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糗事一箩筐     
一次,学校组织春游。我们回来后,每个人都写了一篇作文。其中一个同学把“带上干粮”写成了“带上干娘”。老师说:“你背着干娘去春游累不累?”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     
赵增民 《可乐》2010,(2):41-41
最强作文 甲老师批改英语作文时大发雷霆:“我从没看过这么烂的英语作文。” 乙老师问:“写的是什么啊?” 甲老师:“一个王子和一个公主的爱情。”  相似文献   

9.
茶山恋     
这里——四川省开汪县广福多双河口茶山。这里曾经是鸡不下蛋的秃岭荒野、究山恶水;而今,这里,一级级石梯,一株株茶树,一岭岭茶山,一条条山涧清溪,一栋栋高楼瓦房,连缀在一起,胜过名山胜境,是谁铺垫了这茶山金路呢?他,就是几十年苦苦耕耘在茶山上面被人们誉为“山大王”的丁宜茂。  相似文献   

10.
一、名字升级 六月,艳阳高照,已近12点,送书的快递员到了校门口,急匆匆地对值班老师高声喊道:“叶全国在哪里?快叫他来拿书!”说着,吃力地将一大袋书卸下车来。此时,他已是汗流浃背。值班老师拿出通讯录查了查,一脸不解地答:“叶全国?学校没有这个人啊!……倒有一个叫叶全省的!”  相似文献   

11.
一位59岁的老师和一个7岁男孩学生,是湖北省宣恩县珠山镇天井堡小学的全部。这所武陵山区的学校。藏在一个半山腰里,赵国清是学校唯一的老师,也是校长兼“伙夫”。  相似文献   

12.
在上课前,按传统师生都要互相问好。老师:“上课。”班长:“起立。”老师:“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老师:“请坐。”开始上课……一天有六节课,每节课都如此重复。学生麻木了,声音里流露出懒洋洋的应付;教师也当作一个走过场的形式,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师生都很少能体会到彼此真诚的问候和发自心底的尊敬。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老师很喜欢我。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交给我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区里要举行朗诵比赛,学校为了迎战,准备在校内进行初选,我将代表我的班级去参加这次选拔赛。当时,我激动得小脸通红,对老师拍了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4.
2008年冬,长宁区仙霞社区学校的日籍“外教”老师北泽麻子女士面临—个两难的选择:丈夫奉调回国,按例她必须随同一起回日本,可是她在仙霞社区学校任教的课程尚未结束,她舍不得社区教育中的那份师生情。  相似文献   

15.
走进学生     
《21世纪》2001,(5)
留学做衔接的学校里的学生作为学校教育的终结产品如何,是最能说明问题的。 课间时,校长陪着我们在校园转一转。刚出教学楼,迎面来了几个学生,非常有礼貌地站在一边让开路,并齐声说道:“客人好!校长好!” 校长拍了拍他们的肩膀说:“同学们好”,然后指着一个学生说“这个高个儿学生,来了不到半年,英语进步非常快,能跟外教哇啦哇啦聊天了”。 “您能具体跟我们谈谈学生的情况吗?” “还是你们自己直接去了解吧”。 在校刊上,我们读到一名叫孙同学写了一篇文章──《充实与欢乐》,其中有这么一段: “第一天上澳大利亚老师维维…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接连听了学校几位教学能手的教研公开课,从中学到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但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几乎这几个老师都把讨论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头戏,似乎“讨论式”教学成了包治百病的良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时髦”进来.  相似文献   

17.
晴菲 《社区》2005,(1):48-49
我的心里,50 多年来一直珍藏着一位王老师。 1951 年我上小学了。爱唱歌的我,一到学校就被音乐教师发现了,她姓王,叫王淑荣。王老师总是夸我的歌儿唱得好,她的每一句夸奖都是那么亲切,那么让我充满信心。记得有一次王老师让我在六一儿童节表演独唱,在临近演出一个星期前的那天早晨,我刚到学校,王老师把我叫到“教师预备室”。她从书包里掏出一个鸡蛋来,拿一支准备好的筷子在鸡蛋的顶部用力地戳了一个洞,又将蛋里面那层薄膜戳破,然后递到我的手里,说:“把这个生鸡蛋喝了吧。”老师看着我不解地望着她,笑了。说:“都说喝生鸡蛋对嗓子好,我每天…  相似文献   

18.
上课的时候,老师刚走进教室,就闻到一股香烟的味道。老师问:“是谁在教室里抽烟?”我站起来网答:“我!”老师说:“不知道学生不能抽烟吗?”我说:“抽怎么了,你依照法律判我刑吧。”我是一个很荒唐的学生,逃课,吸烟,还喝酒—  相似文献   

19.
正“老师早!”“同学们早!”“老师好!”“您好!”“老师再见!”“同学们再见!”……走进校园,随着一声声师生互致问候,和谐融洽的氛围随处可见,一位省教研室教研员感叹的说道:“想不到一所三星级普通高中的学生一个个都这么有礼貌,还真是少见。”一句还真是少见,道出了普通高中学校中存在的一种普通现象,那就是文明礼貌在高中学生中慢慢的失落了。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约翰·洛克说  相似文献   

20.
对于河南省巩义市某初级中学的李老师来说,假期临近结束这段日子绝对是令他“头疼”的日子:他每天都有无数个电话要接,内容大多只有一个,就是想让孩子到这个学校上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