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子是一个有自杀情结的人,"死亡"是海子诗歌中一个很重要的主体,海子在诗歌中讲述死亡,就像讲述一切语不惊人的故事;海子甚至在诗歌中表现出他对死亡意识的迷恋,表现出一切带有浪漫主义冲动的诗人的共同特点。海子就是这么一个残酷的诗人,我们总能在他的诗歌中寻找到他生命的轨迹。海子的诗歌与他的生命同体。  相似文献   

2.
祖孙同乐     
李水生 《老友》2012,(11):41-41
俗话说"人老心不老",此话不假。老年人多陪小孩玩,不仅有益健康,而且还能捡回童趣。我有一个小孙子,小名亮亮,去年上了幼儿园。每天他从幼儿园回来,就缠着要我陪他玩,不管你有事没事,陪他玩成了一条"潜规则"。我们的玩项很多,比如骑马、躲猫猫、背唐诗刮鼻子、奥特曼打怪兽等。在玩骑马游戏时,我给他当马,他骑在我身上,一边骑一边唱:"我的马儿真正好,骑上它它就跑。跑到泰  相似文献   

3.
爱情诗是海子诗歌的重要构成部分,海子的每一次爱情都以失败而告终,他情感世界是"美好而破碎"的,但他仍然以生命与血泪在歌唱着爱情.他的爱情诗每一首都是自己感情的真实记录,数量众多,感情真挚,质量较高.忽略了海子的爱情诗,将难以呈现一个完整的海子.  相似文献   

4.
海子是中国当代诗人的一个特例,海子骨子里的精神是古典的、浪漫的,海子的诗歌技巧、语言是现代的,海子的行动是后现代的,海子是20世纪末中国的西西弗。海子是新生代里几乎唯一一个不和谐音,他以近乎顽冥不化的姿态监守着诗歌拯救世界、启迪人生的神圣使命。海子的浪漫主义冲动使他梦想着创作属于我们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和时代的真正的史诗。海子力求在“主体贫乏的时代”构建一部当代精神史,试图以“史诗”的话语方式为当代历史进程勾勒出一种宽阔的秩序,在世纪末重建一种文明和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坚守浪漫主义的海子给我们的时代留下了相当数量的优秀抒情短诗,但他创作的史诗性的长诗则更能代表他的风格和成就,研究海子,不能不研究他的长诗。海子的《太阳·七部书》大部分以诗剧方式写成,这里就有着多种声音,多重化身的因素,体现了前述悲剧矛盾的存在,海子以诗剧写史诗是他这种矛盾的必然产物。这是一部天启宗教般的史诗,虽然贯穿全诗的不是一种“王”者的气魄,而更多的是一种天才的狂悖。  相似文献   

6.
麦子与麦地形象在海子诗歌中不断复现,构成了一个意象系统,寄寓和熔铸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多层面的思考和想象。"麦子/麦地"之于海子,首先,意味着延续肉体生命所必需的物质层面的需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恩情怀。其次,"麦地"被海子想象为所有诗人共同的精神家园,"麦子"和梵高笔下的向日葵交相辉映,二者存在着一场深刻的精神对话。再次,麦子/麦地也是海子生命灵魂的化身,凝聚了诗人孤独的生命体验以及他对灵魂复活的信念和想象。第四,"麦子/麦地"作为诗人海子对自身存在意义进行哲学式"痛苦质问"之场所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梦"与"花":顾城和海子诗歌创作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与"花",分别是顾城和海子诗歌文本中重要的意象.在"梦"的世界里,在"花"的掩映中,深藏着诗人的心灵追求和精神渴望.顾城在他的 "梦境"中表达了对"未来"和"远方"的追寻,而海子诗歌的"花朵"开放在"返乡"的路途,"回望"和"留守"是他的精神姿态.顾城用"梦"建造了一个"童话世界",海子则用"花"营造了一个"神性世界",他们诗歌的书写方式就是他们生命的书写方式."梦"与"花",和他们所生活的现实语境分别构成一种"对抗"和"超越"关系.  相似文献   

8.
爱情诗是海子诗歌的重要构成部分,海子的每一次爱情都以失败而告终,他情感世界是“美好而破碎”的,但他仍然以生命与血泪在歌唱着爱情。他的爱情诗每一首都是自已感情的真实记录,数量众多,感情真挚,质量较高。忽略了海子的爱情诗,将难以呈现一个完整的海子。  相似文献   

9.
从上世纪末至今,海子一直是一位备受争议的诗人。他以其偏执的个性走完了短暂的人生,并因此给诗坛和诗歌评论界带来巨大的震撼。研读海子代表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知大众对海子及其诗歌盲目崇拜的综合原因,并可还原其诗歌真实的内涵。同时学界应正视海子自杀和"海子热"背后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只说一句话     
《可乐》2006,(3)
想起2005年11月26日江西九江的那场地震,海子仍心有余悸。海子是搞建筑的,常年带着施工队走南闯北,江西发生地震的时候,他就在九江。那天,海子和工人们像往常一样在工地上施工。突然,就听见"轰轰隆隆"的声音从楼顶上传来,非常沉闷,仿佛在空中旋转。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北福吉尼亚州,一位老人站在河边等待过河。当时天气很冷又没有桥,老人只好想办法请求与别人共骑一匹马到达对岸。终于他看到一群骑马的人来了,他让第一个通过,然后又让许多人也通过了。最后仅剩下一个骑马的人了。当他过来的  相似文献   

12.
郑州大学文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龚自强认为:海子饱满的一生是其饱满的情感的产生之场。海子天才的资质使得他在江南乡村、爱情生活和玄想之界得以施展他天才式的丰富恣肆的情感。海子的情感丰富、饱满、充盈,读海子的诗感觉就像饱满的雨在身边、眼前、心里下着,同一种姿态,无声无息,不停不止。海子的死可以从他情感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用叔本华的哲学观和美学观来分析海子的诗歌,用叔本华的意志论和悲剧观对海子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分析,剖析海子诗歌创作的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从另一个的角度阐释一个"新"的海子。  相似文献   

14.
伤到自尊时     
《北方人》2008,(2)
从前,村子里有一个地主。村里人见到地主总是必恭必敬,唯独一个穷秀才总是看也不看他一眼。"一个穷秀才凭什么  相似文献   

15.
骆一禾、海子心灵构造和诗歌境界的差异集中反映在他们诗中各自的主体形象中。"圣"代表了骆一禾诗歌的主体形象,它是骆一禾的诗歌抱负、人文关怀、人格理想的象征;"王"代表了海子的主体形象——海子的"王"与权力无关,他一心渴望成为的乃是"诗歌之王"。"圣"与"王"两个主体形象分别代表了两位诗人的心灵原型。  相似文献   

16.
海子并非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超验的、宗教的世界中,远离尘世。海子的诗风深受梵高的画风影响,崇尚纯粹的艺术,用生命的代价换得艺术的纯真,把对生命形而上意义的期盼作为艺术旨趣的诉求。海子是一位用生命为诗歌殉葬的诗人,他的内心世界里有着浓烈的宗教情怀,虽然,他不是一个很虔诚的宗教徒。海子的宗教情怀在他的诗歌中有着尽情的体现。在生死观问题上,海子迷恋上了藏传佛教有关人的生死轮回学说。诗人凭着满腔的宗教精神去企盼着拯救人类精神的祈望,这是一种对人类精神宗教式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读过海子抒情诗的人大都会被他诗歌中一个个充满了原始生命力的意象所打动,他像一切热爱浪漫主义的诗人一样热爱着意象的创造。然而海子对此有着冷静的思考,他对当时的诗坛有着比较清醒的认识。中国传统诗人一接触到山光水色时那种寄情忘我的境界,在海子的土地情思中被抖落得一干二净。海子笔下的田园风光,是生命在静静毁灭中生长和燃烧的元素。在这个普遍丧失敬畏的年代,在神秘而伟大的麦地面前,海子这个"感恩的麦地之子"带着无比的惭愧无比的崇敬朝向麦地膜拜。  相似文献   

18.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村子里,渐渐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儿童。幸好,还有很多的树。树上,有很多的麻雀,每天叽叽喳喳,倒也多了几分热闹。一天,有个外出打工回来的小伙子,忽发奇想,捉了一些麻雀,卖给城里的餐馆。没想到,顾客很喜欢吃,餐馆的老板就给了他很高的价钱。渐渐地,就有更多的人,跑来捉麻雀;渐渐地,村子里就再难寻麻雀的影子,变得越来越沉寂。打工赚了钱,人们都跑到小城或镇上去买房,村子原来就很小,不过几十户人家。渐渐地,人也走空了,除了住在村子西头的老王。老王的儿子,回来过很多次,每次都跟他说:"村里麻雀都跑光了,你也跟我进城吧!"老王不去,他照样春播夏种。冬天下了大雪,他把很多谷粒丢在雪地里。天冷,大  相似文献   

19.
以梦为马--海子抒情诗的诗性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子是一个天才诗人 ,也是一个纯粹的诗人。海子始终不肯放弃他的诗歌理想 ,为此不惜放弃世俗的幸福 ,甚至放弃了自己的生命。海子抒情诗中的孤独、痛苦、死亡意象源于其生命情绪的“悲剧意识”。他生活和成长的那段历史 ,使每个追求思想出路的人 ,都陷于希望与失望、呐喊与彷徨、悲观与乐观之中 ,有着太多的困惑与不适应  相似文献   

20.
    
一个僧人住在山上的一间小庙里,偶尔下山去乡村集市买东西,途中得经过一个小村子,时间长了,村子里的人都认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