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宋野岩号兰谿山房主人,秋烟散人。199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文化艺术系中国画专业。2008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课程班首届山水创作研究室。现为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专业画家。宋野岩依着自己的实力和努力,年纪轻轻便进入郑州市的"皇家"画院郑州画院,成为一名令人欣羡的专业画家,如今,在河南画坛已颇有些名气。观其风格,野岩应当归为崇古的文人画家一列。纵观当代画坛,跟风现象日益严重。艺术上无主见者愈来愈多,谁获奖了就摹仿谁,谁的市场好就跟谁走,谁的名气大就追随谁,并不管自己的心性气质是否与其相合。实际上,跟风是一种没有主心骨、缺少自信的表现。不自信,就很难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基本一致的条件下,宋代宫廷画院的整体水平比明代要高,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很复杂。本文通过比较分析宋明两代宫廷画院的职官制度、画家的升迁状况和画家的待遇,认为宫廷画家水平受此因素的影响很大。宋代的职官待遇比明代更系统,对画家更有保障,所以更能吸引高水平画家到宫廷画院任职,从而提高画院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作者简介:罗仕芬,女,1950年出生于四川万源。曾深造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修班,主攻写意花鸟,尤其以画荷花见长。现为北京国博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画院名誉院士、当代藏典书画艺术研究院特约画家、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艺术委员、北京清华沁族画院画师。  相似文献   

4.
南宋初年宋金停战,经济、社会有较大发展,宋高宗恢复了画院。由于建制与北宋不同,高宗对画家奖掖甚力,大批南渡的院画家充分发挥了艺术才能,造就出绘画的中兴。伴随着文人画的退潮,南宋院画较之北宋有不少发展进步,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与高宗个人相关的,主要有四点:一是高宗宣扬"中兴",绘画转向历史题材,促进了画院人物画的发展;二是能充分发挥不同画家的专长和创造性,使院画各类作品艺术水平普遍提高;三是画家不再拘守某种范式,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四是高宗较尊重画家的创作个性,较重视画家的创作权,使画家的主体意识增强。  相似文献   

5.
近日,首届福建省青年美术家提名展在福州画院隆重开展。本次提名展由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和福建省青年联合会共同主办,38位画家提供了126幅作品,涵盖了国画、油画、漆画、版画等画种,较为全面地反映了福建省45岁以下画家的创作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国唐代始有画院,经五代西蜀、南唐、宋初的进一步发展,至宋徽宗时期,画院体制真正完备,有严格的选拔制度、教学方式。徽宗宣和年间,绘画正式列入科举制。学生录取后要进行专业学习和儒家经典的学习,这有利于提高画家的文化素养。徽宗画院体制完善,培养了众多画家,影响深远,对今天的美术教育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05,(20):I0001-I0001
著名军旅画家、田园油画家周浩翔,安徽合肥人。受颇有笔墨功底的家父海山先生影响,自幼酷爱绘画艺犬,一生与田园油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无数幅油画真品中,都充满了画家对自然界的浓浓深情。对现实生活的殷切希望和热情赞美。画家作品多次入选全国大型画展及文化部举办的联展活动;人民日报、教育电视台做过专题采访。画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创作学会成员,东方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特聘画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8.
宋朝在建国之初就设立了翰林图画院,先后集中了社会上的名手及五代时的西蜀、南唐两地的画院画家。宋代皇帝又都不同程度地爱好书画,重视画院建设,因此画院体制逐渐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尤以徽宗时最为突出,成为古代宫廷绘画最为繁盛的时期,南宋画院则沿袭了北宋画院的体制。  相似文献   

9.
北宋翰林图画院至今还有若干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如画院的起止年代,画院应该创始于太祖建国初,至太宗雍熙元年(984)才最终完成建置,其终时应在徽宗宣和七年(1125);画院职掌的内容包括出题"考校天下画生",绘画全国各州、府、军、监、县、镇地图等,这都是前人不曾注意到的;画院的一些职名容易产生混淆,通过考证可知,"学生"也是画院中有一定官品的职名,"直长"可能是画院"待诏"的附职,"画学正"是徽宗朝"画学"中参与教学管理的学官;画院录用院画家还有一种"补入"制度,但这是徽宗朝特有的现象.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北宋的翰林图画院.  相似文献   

10.
何广庆作品     
何广庆,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教师,宜昌市摄影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宜昌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三峡画院特聘画家  相似文献   

11.
戴进是明初浙派创始人,其绘画风格影响深远。戴进终其一生都未能进入画院,实是其平生一大憾事。然而,不入画院,少了许多外在的束缚,使得他可以专心艺事,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从而最终取得了超过院体画家的绘画成就。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正是以画入仕理想的破灭,成就了戴进后来的开一代画风之先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与任何艺术形式一样,一个优秀的画家也应当有能力用他的画同这个世界对话。画家的艺术作品在这种对话中越是能够触及世界性的尖端话题,他的艺术品位就越高。青年版画家杨越称得上是这样的画家。几年来,他的版画以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绘画风格,逐步跨出国门,骄傲地向世界展示了新一代中国版画的无穷魅力和巨大潜能。既艰辛又温存的錾和刻,令杨越爱上了这门“吃力不讨好”的版画艺术今年只有36岁的杨越现为青岛画院副教授。1982年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後,曾在山东省美术馆担任过创作部的副主任。对这位早期以研习油画为…  相似文献   

13.
《百姓生活》2012,(2):48-49
作者简介:方兴中,1967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北安市,白幼喜爱绘画。作品数次获奖。其中,1988年作品《兴安雨雾图》入选赴原苏联阿穆尔州的中苏友好画展。1989年作品《大地母亲》入选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天鹅之声”黑龙江省创作群体优秀作品展。2003年在深圳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出版《中国名家作品精选——方兴中作品集》。现为黑龙江省剪纸研究会会员,中国国际名人画院画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研究中心研究会会员。  相似文献   

14.
李在是明代前中期重要的宫廷画家,他精通山水和人物画。由于古代宫廷画家的身份和史学家对宫廷画家的轻视,包括李在在内的众多宫廷画家的历史资料记载极为稀少。在现代,随着画界和史学界对院体画以及宫廷绘画价值的重新审视,院体画家开始得到一定的重视,众多的宫廷画家也被人们列为重要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文章通过对李在现有的史料进行梳理和分析,从李在的生卒时间以及在宫廷画院的人际关系和艺术特色几个方面勾勒出李在人生的足迹,以期引起同仁和专家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五代十国的绘画虽失去了大唐的繁荣气象,但画风与唐代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许多前朝的杰出画家为避北方战祸而逃至江南和四川,皇室便设立画院,吸纳画家进行专职创作,画家的生活相对有了保障,但创作的自由度也相应受到限制。这种矛盾在宋以后显得犹为突出,于是出现了"院体画"与"文人画"之说。不过五代时期,绘画水平最好、留名于  相似文献   

16.
楚勒特木是蒙古现代著名画家、艺术学副博士。他从事绘画四十余年,多年担任蒙古画家协会的领导工作。 1923年楚勒特木出生在一个普通牧民家庭里。1940年考入造型艺术夜训班。他刻苦好学,进步很快,1945年被保送到莫斯科苏里柯夫画院深造。学习期间,他成绩优  相似文献   

17.
文人画作为中国古典绘画发展至今最主要的艺术形式,在我国绘画领域中有着独特的地位。文人画,在苏轼看来是“士夫画”,指中国古代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是一种不同于民间和宫廷画院的绘画派别。文人画是融诗、书、画、印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有着文人的气质、情趣及文化追求。所以讨论文人绘画到底产生于何时,怎样发展壮大成为社会一种普遍认同的思潮,绝不是讨论某一个画家的水平与风格的简单问题。从以往来看,文人画与文人这一阶层的独特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研究文人画的产生与发展,必须回到文人及文人画家本身,解读剖析文人画背后文人阶层的兴起,与文人阶层政治地位的高下对文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合笔画是中国绘画创作的一种形式,早在五代时期民间就已经出现,文人画兴盛以后出现了题诗画,至明清时期供职于画院的画家常常采用合笔创作的方式完成作品,这种合作方式不仅存在于中国画家之间,也出现在中西画家之间。西方传教士画家与中国画家的合笔画是中西绘画交流和碰撞的结果,由此产生了一些新的绘画形式。导致这种新绘画形式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迎合中国皇帝的审美喜好,其二是中西画家自主探索与交流融合的成果。在民国美术社团中的合笔画更具有社会意义和多元化形式,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的政治性命题的集体创作体现了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制度研究一直是中国古代画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本文从北宋'翰林图画院'的职名设置及其递迁制度、'改官'和'佩鱼'制度以及院画家的'出职'和'当差'制度等三个方面 ,对北宋'翰林图画院'的职官制度进行了初步探讨 ,并在此基础上对画院和院画家在北宋地位的变化情况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北宋皇帝宁徽宗给翰林图画院的画家们出题作画。画师中有的作画极有创意。下如:题为竹锁桥边卖酒家:多画出酒家,而以小桥、流水、竹林为陪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