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星期三的上午,同学们上完体育课开心地回到教室。班长蔡小欣(化名)突然找到我,说他的学习笔记本不翼而飞了。而且再过一周就要进行期中考试了,这无疑给全年级第一的蔡小欣同学带来了阴影。我问他是不是搞丢了,他说早上都还在。以前我遇见过班上同学的钱被拿的,却没有遇见过有拿别人笔记本的。我感到有些蹊跷,并开始着手调查此事。  相似文献   

2.
余晖暖桑梓     
甘雪芳 《老友》2014,(5):29-29
正"回到家乡,我就是上山的樵夫,下河的渔夫,拿锄头的农夫。"一位老人自豪地谈起了自己的退休生活。他叫肖秉楠,今年62岁,曾担任江西省监狱局监察室调研员。退休后,他自愿回到家乡泰和县沙村镇正大自然村,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勾画出一幅余晖暖桑梓的动人画卷。  相似文献   

3.
《金陵瞭望》2007,(20):71-71
谢里夫回国4小时就被逐回流亡地 9月10日,被推翻的巴基斯坦前总理谢里夫流亡7年后回到巴基斯坦,但4小时后再度被驱逐,返回流亡地沙特阿拉伯。 8月全国CPI同比上涨6.5% 9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统计,受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影响,今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6.5%,为今年月度最高涨幅.连续4个月创出新高。  相似文献   

4.
忆亲情     
段开松 《山西老年》2008,(12):23-23
收拾老屋时,我无意中发现了这张躺在箱底的黑白照片。这是一张我与父母的合影,我拿起来仔细地看,认真地想。记忆便不由自主地顺着"时空隧道",回到了30年前。这张照片拍摄于1977年12月。那年,我5岁。父亲、母亲和我都穿着手工缝制的棉衣、棉裤、棉鞋。或许现在看起来,显得有些笨拙。可在当时,这已经很不错了。毕竟,父亲是中学教师,还挣俩  相似文献   

5.
1915年,鲁迅登门拜见之后不久,俞明震即辞官南下,移居且终老于杭州。俞明震之所以选择移居杭州,是因为此前他至少六次到访杭州,杭州给他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而且,西湖边上有一位非常理想的结邻对象。俞明震在西湖边构筑了一个富于古典诗意的乌托邦,在此度过生命的最后两年时光。居杭期间,他的生命达到了澹定澄明的境界。俞明震及其友人对杭州的迷恋堪称“恋地情结”,其中蕴含着复杂的政治、文化和生命意识,而鲁迅对杭州的态度则显现出了明显的反差。  相似文献   

6.
宋时吃货     
孙雅彬 《社区》2013,(2):62-62
在宋朝,身为吃货的压力很大。拿南宋首府杭州来说,好吃的东西特别多,吃货需要专心致志.逐个追击,才能尽收胃中,对得起吃货的名号。  相似文献   

7.
花外楼 《新少年》2009,(10):36-37
那是2005年的秋季,一群来自江西的摄影家正在新疆喀纳斯湖风景名胜区采风。9月18日,当大家结束一天的活动,回到宾馆时,却得到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114台来电,“你们的李子青被困深山,已向114台求救。”得知此信,众人如五雷轰项。眼下,天色已黑,而李子青是年过七甸的老人,从早上7点离开宾馆,到现在已经12个小时了。更要命的是,114台说,李子青手机可能没电了。影友们不停地打电话,可收到的回话只是:“您拨打的手机无人接听……”  相似文献   

8.
布市的秋 《社区》2009,(2):47-47
阿根廷这个国家的大节小节实在是多,而且阿根廷人真的很会忙里偷闲。就拿一天24小时来说,许多阿根廷人都是在早上9点或者10点以后才到岗的。在慵懒地开始一天的工作以后,上午的光阴一晃而过。从午休的时间开始,上班一族就有了充分的时间去喝咖啡,或者坐在室外享受阳光,写字楼外的草坪上也会躺着一些睡午觉的人。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退休教师,虽年近古稀,但仍不辍躬耕,人们见了就劝:不要干了,该休息了,领上那么多钱还不够花吗?然而,我种地不光是为了物质收获,还有精神寄托。每天到田间劳动三五个小时,出点力,流点汗,身体才舒服,回到家中既吃得香,又睡得甜。到了收获季节,一担担南瓜、一车车白菜运到家,谷子玉米囤平缸满。住在城里的三个儿子常回家拿些瓜菜米面,全家人共同分享着这些劳动成果,我的心里比蜜甜。退休前,业余时间我还当当木匠,学学画匠,什么活都想试试。家里的箱柜是自己做的,顶棚是自己糊的,炉灶是自己砌的,筐子是自己编的…  相似文献   

10.
刘昌海漫画 《社区》2013,(21):15-15
广州读者刘先生:近期有媒体报道,杭州一名13岁男孩因误食小区内种植的滴水观音汁液,出现舌头发麻、恶心腹痛等中毒现象,抢救了8小时才捡回一条命,南京市一名3岁小孩趁大人不注意,将一片万年青叶子塞进嘴里,  相似文献   

11.
年初在河南村庄调研,我们发现,很多留守乡村的丈夫和妇女,留守原因是曾经的打工经历造成了严重的伤病而无法继续外出."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年底带钱回家,过完年又出去打工",他们时时处在对外出"求而不得"的焦躁中,呈现出一番别样的苦涩与无奈. 一位留守丈夫,曾常年在外地砖厂务工,6年前被机器切断一只手而变成了残疾,此后一直被城市的工厂拒之门外,在连续几个月都找不到工作后只好回到了村庄.另一位留守丈夫,20年前就开始在北京的建筑工地搬水泥,每天早上八点上班,中午十二点开始休歇一个小时后,下午再工作四五个小时,晚饭后还得加班三个小时.长期的劳累,使得他满身伤病,2006年被查出股骨头坏死,不得不回到老家.  相似文献   

12.
贺卡     
小嘴兔子刚放学回到家,就开始翻箱倒柜地找东西。"咦,怎么不见了?我明明记得放在抽屉里。""宝贝,你找什么呢?"妈妈停下手中的活儿,"像丢了魂似的。""没……没什么。"小嘴兔子脸红了,支支吾吾地回答。姐姐大嘴兔子笑嘻嘻地看着弟弟:"是什么好玩儿的东西,告诉我一声,我帮你找。"小嘴兔子向姐姐扮鬼脸:"一定是你拿去了,快还给我。"  相似文献   

13.
一、王子云回国之初王子云从1930年底到1937年初,在法国巴黎的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绘画并自费考察欧洲各国美术遗存。回国之初,王子云没有回到他出国前工作的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而是在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地旅行几近半年。他本来有回来筹集美术作品和文物资料,再往法国举办展览的打算。他也有在法国长期生活的准备。在法...  相似文献   

14.
出行记忆     
今年68岁的吴师傅年轻的时候到杭州学习,每次从温州坐车出去必须要经过梅岙码头,在那里一等要1个多小时,那时到杭州要十几个小时,每次探亲假都用在路上,虞师傅说,现在去杭州上高速只要4个来小时  相似文献   

15.
劳骥 《中华魂》2013,(3):24-25
最近听一位老领导深有感触地说:“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千万别拿自己太当回事,更不要拿别人不当回事。”  相似文献   

16.
罗雪娟是杭州姑娘,小学一年级时被学校体育老师选中接受蛙泳训练,罗雪娟很刻苦,一直坚持参加每年从4月至10月的训练,每天至少练2个小时,一直练到身体发抖。罗雪娟的父母给了她良好的家庭教育,引导她从小立下大志。  相似文献   

17.
易立竞 《今日南国》2010,(15):24-27
邹兆龙,这个名字在国内并不为人熟知,相对来说,大家更为熟悉的是《黑客帝国》里先知的保护者。 有人拿他和甄子丹相比:他们同为武打演员,都有从香港去美国,从美国回到内地发展的轨迹:不同的是,比他年长4岁、几年回内地发展的甄子丹现在红了,而邹兆龙还在大配角的位置上游荡、笔者让邹兆龙聊聊甄子丹,他说,十几年前和甄予丹在台湾合作过,  相似文献   

18.
故乡小河     
我已有五个年头没回故乡了,尽管工作的地方离故乡只有七个小时车程。腊月二十九日,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故乡。见到我们平安到家,父母自然喜出望外。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马年是小刘的本命年,春节吃年夜饭的时候,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他自然受到了亲戚的大力关注——有的亲戚给他张罗相亲事宜,有的亲戚不停地问他工作情况,还打听他拿了多少年终奖……小刘显得疲于应付。回到家里以后,小刘觉得终于可以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于是他把平时来不及打的游戏、看的  相似文献   

20.
轻松一刻     
《社区》2011,(7):56-53
一天,女儿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对妈妈说:“妈,我有一个银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