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释“醉”与“臀”(从酒的功用看酒效文化) 《说文·酉部》所体现的还有古人的饮酒文化和用酒文化,我们不妨将其统称为“酒效文化”。在古人看来,饮酒的最直接效果就是会导致醉酒,用酒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可以医病,故这里选择“醉”和“医”(臀)两个字作为代表来讨论。  相似文献   

2.
释“殿”     
“殿”字的形体构造 ,《说文》中“从殳 ,声”的形声字分析不当。“殿”字应是“从 ,从殳”的会意字 ,字形义为“击臀” ,“殿堂”和“殿后”义应是“殿”的引申义  相似文献   

3.
一些讲现代汉语语音的讲义和小册子都讲到普通话声调,讲到“上声”,但“上声”的“上”宇在普通话里究竟如何读,却几乎都没有顺便提到,似乎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 其实不然,“上声”的“上”字读法,在众多按普通话注音的字词典里是有分歧的。 在七六年以前出版的几部有影响的字词典里,“上声”的“上”字读音即已标为两种。一种以为它正读shàng,但又可以读shǎng。如《新华字典(1971年修订重排本)》: 上shàng(又shǎng)上声,汉语四声之一。…… 上shǎng‘上声’的‘上’的又音。见本页‘上(shàng)’。  相似文献   

4.
论《马氏文通》之“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百年前诞生的中国第一部有系统的语法专著(马氏文通)中有一个独特的语法单位“读”,现在一般人都认为它是一种主谓结构的词组。这种观点见于多种语法论著,并已写进几部“汉语语法学史”书中。但我们细读(马氏文通)之后,则觉得它并非就是一种“词组”.而且也不一定是“主谓结构”。下面从三个方面加以考察。一.“读”所在之位置《马氏文通》中,“读”所在之位置大致有三种情况,这就是:读在句的外面而与句子行;读在句的内部作句的一个成分;读在一个复杂的读中作一个成分。下面我们分别把它们称为“句外读”、“句中读”和“读…  相似文献   

5.
蚩尤姓阚     
蚩尤之后“阚”(音kan)这个姓怎么读,不清楚三国人物的可能会读不出来。浙江中坚律师事务所律师阚建钢笑着对记者说:“有人读‘门’,有人读‘敢’,有人读‘阙’,就是很少有人读阚。”阚律师的女儿叫阚歆,这两个字就更偏门了,从小学到大学,阚歆记得教过她的老师们没一个读对过。有一人,还颇具想象力,把“阚歆”读成“开心”。  相似文献   

6.
说“殷”     
商代盘庚迁都洹水之后,改国都为殷,后人由此习惯称商为殷,或二者兼言之,称为殷商。解开此字的形义之谜,对研究殷商一个方面的社会心态是极有帮助的。殷,在甲骨文中写作(?),金文中作(?)诸形。《说文》:“殷,作乐之盛称殷,从(?)从殳。易曰:殷荐之上帝。”段注:“乐者乐其自成,故从殷;殳者  相似文献   

7.
(一)辞书不宜言“本字”说 在《辞海》(未定稿)及以后的修订稿中,有“甲,‘乙’的本字”这样的说法。如语词分册第三分册修订稿最后一次校样中,有如下几条: (1) “生”的本字。《集韵:十二庚》:“生,古作‘ ’。” (2)冒“帽”的本字。《汉书· 不疑传》:“ 黄冒。” (3) “暴”的本字. (4)绔“ ”的本字。 (5)欧 “呕”的本字。 (6) “ ”的本字。参见“ ”。 (7) “ ”的本字。 (8) “ ”本字。《玉篇·口部》:“ ,犬吐。亦作 。” (9) “ ”的本字。 (10) “截”的本字。 (11) “ ”…  相似文献   

8.
读书分两种目的,或为修身(做人)而读书,或为治学(立业)而读书,相应有两种读法:为修身而读书当重在一个“悟”字,为治学而读书则当重在一个“懂”字。《论语》在记载、誊写、编纂各个环节造成了语境缺失,使读“懂”《论语》变得很困难,要读懂《论语》就要尽可能恢复《论语》的语境。其基本做法,就是根据《论语》章中所透露的信息(诸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等)来追寻某言某事得以发生的场景,以追溯其言语背景。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开会的会(hui)字有时会读成会计的(kUdi)字.有人往往以一字多音来解释,这实际上没有解释清楚。以前中学课本《形声字》里说:’‘认识的形声字多了,可以总结出声旁表音的一些规律,帮助我们认字。比如,我们知道了该字读gai,而核字读he,可以推断包含声旁亥的字至少有两种读法。”为什么?课本没有说,后来修订时将这段话又删去了。“会”的一字多音、核和该的谐声关系受什么规律支配呢?这个规律就是喉牙声转,就是影[o]晓[x]匣[y]和见[k]溪[k]群[g]疑之间的互转,拿现代汉语来说.就是gk-h之间的互转。喉牙声转是喉…  相似文献   

10.
《背景》作为传统篇目 ,一直收在初中语文教材第一册 ;新教材依然如故。这篇美文值得讲解的地方很多。季羡林先生说读《背影》眼光应深远到“齐家、治国、平天下” ;叶圣陶先生说《背影》用字洗炼到“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 ,也必须用才用” ;其他如语言的“有几分悲凉寥落 ,有几分温暖惆怅”的美学气蕴、构思的“精巧”、表现角度的“独到”等等 ,不一而足。面对这篇美文 ,很多教师精心准备 ,潜心钻研 ,力求为学生讲深、讲透。对此 ,笔者有一己之见 :教十一、二岁的初一学生读《背影》 ,不宜讲得太深。首先是不宜深讲《背影》思想…  相似文献   

11.
“几”在古代是同音而不同形的两个字,即“几”和“■”。“几”在作为本字、象形字时,读jī(机)音。当它用作“■”的简化字(替代字)时,属会意字,此时它也读jī(机)音。但若它在句中含有询问的意思和语气时,那么它的读音就不能再读jī(机),而应是jǐ(己)了。  相似文献   

12.
《说文解字》“读若”作用类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传统认为“读若(读如)”的作用是注音偶或说明通假不够全面。本文经过对《说文解字》750个读若字中一些字的分析,发现“读若”有5种作用:说明同源字、说明异体字、说明古今字、说明通假字、为被释字注音  相似文献   

13.
“殳”考     
“殳”是一种古代兵器,风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以降,“殳”渐近淹没,后人不再见其形制,仅从典籍中略知一二。由此,“则未见有人特为研究”。近年来,由于考古工作的新发现,“殳”方重见天日。今天,笔者提出殳考,企冀恢复“殳”的历史面目,有助于进一步对古代军事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命题作文 1.单字题 (1)命题方式探微:所谓“单字题”,就是指文题是一个字,比如,名词单字题“书”、“路”、“桥”,动词单字题“读”、“问”、“看”,形容词单字题“忙”“杂”“新”,等等。  相似文献   

15.
主语谓语之间有一个“之”字,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现象,用例甚多,且出于不同之句型。自马建忠以来近一个世纪,学者们都相继论述过。《马氏文通》卷七“介字(之字之用)”曰: 凡读于起词坐动之间,间以“之”字,一若缓其辞气者然。又凡读为起词,为止词,皆可间以“之”字。读无起词而欲间以“之”字者,必有字以先其坐动,所以为“之”字可间之地也。读有“所”字先乎坐动者,如间“之”字,则不先坐动而先“所”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关于“训读”在方言中,有一种“用方言口语常用词的字音去读另一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的现象。“汉语语言学称这种张冠李戴的现象为训读。”如潮汕话读“夜”为“暝”,读“昔”为“早”,读“亦”为“也”,读“打”为“拍”等等。本文把被读错的字,如“夜”、“昔”、“亦”和“打”等叫做训  相似文献   

17.
“诚”是王夫之哲学著作中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范畴。正如王夫之自己所说:“此‘诚’字从《中庸》中来”(《读四书大全说》),“盖言诚则已属德”(同上书)。王夫之的这个源于思孟的“诚”,基本上仍是一个表述某种最崇高、最完善的道德原则的概念。有  相似文献   

18.
古诗创作历来有强调“炼字”之功 ,看重一字之妙的一派。如宋代范温《潜溪诗眼》“炼字”条云 :“好句要须好字 ,如李白诗 :‘吴姬压酒唤客尝’ ,见酒初熟、江南风物之美 ,工在‘压’字。老杜《画马》诗 :‘戏拈秃笔扫骅骝’ ,初无意于画 ,偶然天成 ,工在‘拈”字。柳涛 :‘汲井漱寒齿’ ,工在‘汲’字。工部又有所喜之字 ,如‘修竹不受暑’、‘野航恰受二三人’、‘吹面受和风’、‘轻燕受风斜’ ,‘受’字皆入妙。老坡尤爱‘轻燕受风斜’ ,以谓燕迎风低飞 ,乍前乍却 ,非‘受”字不能形容也。”再如清代贺贻孙《诗笺》中指出 :“前辈有教人…  相似文献   

19.
一、《伐檀》“取”字当读“聚”《诗经·魏风·伐擅》指斥剥削阶级不劳而获,云其“不稼不搞”,“胡取一百厚兮”、“胡取未三情兮”、“胡取禾三百目兮”。取,古今说者皆读如字,末畅诗旨。如云剥削阶级掠夺农奴劳动果实为“取未”,则迹近轻描淡写,与通篇讥刺口吻不谐。今案“取”当读聚敛之“聚”。上古取读清母侯部,聚读从母侯部,清从旁纽,侯部叠韵,二字音近相通。如《周易·苹卦》家传“聚以正也”,释文曰“苟作、取以正’”;《汉书·五行志广内取兹谓禽”,师古往日“取,如《礼记》‘聚席’之聚”。聚字有聚敛之义,如《论…  相似文献   

20.
顷读《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释词语若干条,其义多未见辞书,或释义与辞书有异者,特炒录数例,以飨读者。【极】言疲也.卷一0《赵瞿》:“能负重,更不疲极,年百七十.”(出《神仙传》,71页)“疲极”连言,二字平列同义.卷三五《韦丹》:“韦公党党其前而立,久因因极,不觉兼公职亦倒卧在床前地上睡.”(出《会昌解颐录》,225页)卷三五九《张骋》:“晋大安中,江夏功曹张骋,乘车周旋,牛曰:‘天下方乱,吾甚极焉,乘我何之?’骋及从者数从皆惊俱.”(出《搜神记》,2845页)【勉、努力】唐世叮咛语,言保重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