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与焦点透视相比较而言,中国绘画的散点透视法,更强调的是表现生命,更注重表现画家胸中的自然。作为中国绘画所独有的散点透视之法,其发生根源就在于中国人对于自然物象的独特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国山水画中的“点”是表现作品风格的窗口。从五代至清代的作品中,点的作用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是从写实的特点转向写意性表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透视现象进行分析、重点论述了中国传统绘画透视的特点,并初步总结了它在绘画中的应用要领。  相似文献   

4.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构图差异探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艺术形态中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偏重类似"笔记式"的构图,讲究"写心论"和"畅神说";西方风景画的焦点透视侧重类似"照相式"的构图,讲究可视性的描绘.于是就产生了中国山水画特有的长卷式构图和西方风景画的几何式构图.  相似文献   

5.
6.
"中国梦"昭示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意义重大,需要对其进行多维透视:从内涵之纬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第一要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阶段性目标是"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从历史之纬看,中华民族追寻"中国梦"经历了五个阶段。从道路之纬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可靠保证。从功能之纬看,"中国梦"具有警世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昭示着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意义重大,需要对其进行多维透视:从内涵之纬看,“中国梦”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第一要义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阶段性目标是“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从历史之纬看,中华民族追寻“中国梦”经历了五个阶段。从道路之纬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实现“中国梦”的可靠保证。从功能之纬看,“中国梦”具有警世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散点透视造成的怪诞艺术主要存在于原始艺术和儿童艺术中,它产生的思维基础是原始人的完整性思维.完整性思维是在原始人的一个重要思维原则--互渗律的影响下产生的,互渗律又是在原始人对万物的基本看法--万物有灵观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而互渗律制约下的追求完整性表达的怪诞艺术,又服务于特定的生命巫术目的.这种生命巫术的主要目的,就是企图通过艺术品来尽可能完整地再现人或动物的生命,使人的生命不断臻于永恒不朽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9.
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采用全新的单人表演形式,在上海的舞台剧场,以幽默调侃的语言和夸张的形体辅助,演绎和评判社会热点、重要话题、时事和社会新闻,受到上海市民的热烈追捧。随着网络的迅猛传播和在电视媒体上的偶露峥嵘,一时风靡全国,成为时下中国娱乐界的一个重要现象。媒体谓之"周立波现象"。从传播学的角度透视周立波火爆的原因,除了他定位(城市市民)准确、营销到位外,还契合了时代对快乐的需要和主流声音强调文化要贴近群众、生活和实际的方向。此外,对时事的幽默解说和反讽整合,也得力时代的进步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宽松。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基于南北方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潜意识而形成的致力于中华民族汇蓄、凝聚的发展过程,曾产生了许多异彩纷呈的独特的历史现象。契丹辽朝政权与五代、北宋政权的对峙,就构成了这样的一个独特的现象,即在中华民族及其文化融合汇蓄的发展过程中,它们结束了一个旧的发展时代,并开创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就是将自古以来南、北方民族长期对抗、纷争不已的形态,转换到了圆融共活的新时期,并最终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基础。  相似文献   

11.
韩少功在《马桥词典》中运用了散点透视的叙述方式 ,选用了具有独特的概括和指向意义的语词。在词语的拼贴和游移之间还原了生活的本原逻辑 ,同时也赋予了文本以极大的开放性和随机性。这种非公共化、非主流的叙述方式在具有很大的文本实验意义的同时 ,也给读者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2.
"透视"是西方现代派绘画中三维空间深度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具体表现:一是利用传统透视法,二是在传统透视法的基础上进行特殊利用,从而使得现代绘画的三维空间深度表现形式更加丰富,也更好地表述了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13.
“中国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它们都源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但二者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特别是考察问题的视角和分析问题的框架各有特色。两种范式研究如能加强对话和交流,将有助于深化对“中国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中国模式”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麦地 《源流》2010,(16)
在财富时代,流动中国四个字足以令人晕眩。现在,每年大约16%(2.11亿)的人口在中国各个地区间流动,至少三分之一的中国家庭被卷入了流动的漩涡。据最新出版的《中国流动人口发  相似文献   

15.
对语文教材文学类文本的审美解读与体验、审美分析与把握,是与认知性解读、单一性筛选信息的解读不同的一种“审美透视”.这种通过对文本审美世界的感悟来完成的精神体验活动,生成了审美主体对往返流淌于文本和自我之间的情感生命运动的内心领会.审美透视的过程又是解读主体参与文本审美创造的过程,通过双方的对话,达到了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与彼此接纳.而陶冶性是审美透视的最佳境界,随着对于美的感受、观赏、体味、创造和享受,实现了对审美主体心灵的感染与熏陶.  相似文献   

16.
汉语中量词"点",最初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单位,属于时间量词。后来日语开始广泛借鉴汉语的量词",点"也就随之传到了日本。当时中日的"点"都写作繁体字"點",意思是:时刻,人为设定的度量衡单位。随着历史的发展",点"作为量词的意思也日益丰富起来,并且古今也有一些不同。  相似文献   

17.
用“三点法”绘制正交直线,可绘制任意段直线组成的两端点已定或未定的正交直线,绘制全过程只需鼠标点击完成。绘制过程操作简单、直观、方便,与AutoCAD中直线绘制操作相同。  相似文献   

18.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地位堪比孔子,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其思想体系包含广大,涉及众多范围,"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其代表思想之一。"存天理灭人欲"也是中国思想史上历来颇受争议的话题之一,众多的学者都是以负面的态度来给予"存天理灭人欲"评价,但仔细的琢磨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我们还是能发现也有其合理的成分。  相似文献   

19.
和西方传统油画艺术注重严谨的科学性不同 ,中国传统山水画是为精神世界服务的艺术 ,它的审美魅力直指人类灵魂的深处 ,在精神上满足人类的审美欲求。而“似”与“真”的审美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在创作领域内最重要的美学命题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根本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视觉产生的生理与心理机制出发,对传统的“透而视之”的透视概念提出质疑,并从”简约眼”成像规律入手,分析绘画透视学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