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代四个时期的诗人虽均效仿魏晋名士的饮酒风度,但他们的饮酒内涵有所不同。初唐诗人之饮是士不遇与高雅情趣的反映;盛唐诗人饮酒体现的则是乐观、豪放的盛唐气象;中唐诗人的饮酒,是出于独善其身的无奈选择;至晚唐,特别是唐末诗人,他们饮酒的避祸处境,痛苦和悲愤心态与魏晋名士达到了唐代其它时期从未有过的相似。唐代诗人与魏晋名士饮酒风度有如此关系,有着特定的条件和原因。  相似文献   

2.
魏晋时期玄风盛行 ,士人们清谈 ,饮酒 ,服药 ,显得通脱潇洒 ,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但是在魏晋风度之下 ,士人们却处于一种极度的精神痛苦之中 ,这种痛苦到了极点才呈现为一种表面上的快乐。本文试从这种精神矛盾中揭示士人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3.
魏晋风度何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晋风度是一种死亡返出来的的风度,是文人的反常风度,主要是反儒家纲常伦理、礼仪名教行为规范之“常”。其表现为:一是自我麻醉式的欢乐和狂欢;二是个人行为和交往行为的怪诞。这种反常风度,其意义不仅是“越名教而任自然”,更重要的是揭示文明或“正常”对人的自然本性的限制、压抑和改造。魏晋风度也是一种艺术地表达人生的风度。  相似文献   

4.
魏晋风度是魏晋时期知识群体士族意识形态方面的一种人格表现,在当时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审美理想.这些名士崇尚自由,超然世俗,率真随意而风流自赏,既有儒家的修齐治平、胸怀天下的大我情怀,也有弃世独享、自我陶醉的道家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是二者的适度互补,这为中国文人品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点上来说,无论是三国诸书作者还是三国人物都带有魏晋风度的痕迹,其间,孔融是极具代表性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魏晋风度与道家思想的传承关系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道家思想重新崛起的原因、儒道本义、魏晋风度的特征及其对道家思想的继承与阐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魏晋风度是对魏晋文士的独特行为风姿的综合概括。它的产生和形成,乃是魏晋文士在丧失精神家园的恐惧、痛苦、悲哀和焦虑中,苦苦追寻人生出路,并按新的玄学人生观和生命范式去塑型自己的人生之在的必然结果。在不同时期,玄学的理论模式也不一样,但其核心要旨是“任自然”。这虽然是一种很难企达的人生境界,但它却有力地促进我国审美文化的发展,并奠定了我国知识分子追求自由的精神品格,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7.
魏晋风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艺术人生的追求,是文化转型时期文人士大夫群体人格追求的一种写照,他们特立独行,不拘礼法,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现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与对抗,而这种对抗的外表下大多隐藏着内心深深的矛盾与困惑。魏晋风度是当时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相当深远。  相似文献   

8.
今年年初,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校古籍整理研究所青年讲师刘康德的专著《魏晋风度与东方人格》。全书20余万字,作者从魏晋风度与自然生态、社会世态及学界状况的关系着手用翔实的史料,系统地向读者展示了魏晋风度的两个主要方面:即魏晋名士的简隽言语、奇通行为、贵无思想,和清淡玄理、喝酒服药、书法琴艺的世间态度,值得一读。作者还凭藉其扎实的功力和敏锐的思辨,对东方华夏人格的形成历史、基本特征等,作了深入的探究和细致的剖析,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索。刘康德近年来一直从事着以魏晋风度为主要角度的专门研究。已经发表的多篇有关论文,  相似文献   

9.
二十四友是西晋一个特殊的文人群体 ,它的形成和贾谧的权势有很大的关系 ,也因此影响了其中一些人的命运。由于社会风气的变化 ,二十四友没有全然保持魏晋风度 ,而随着社会风气的易移 ,权势与金钱软化了这些人的性情 ,致使在岁月流逝中 ,他们因难以建功立业而充满了痛苦 ,既有对社会的怨愤 ,又有自我的宽解 ,自然地影响了他们的诗歌风格。  相似文献   

10.
《世说新语》作为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充满高度艺术性的描绘和妙趣横生的语言,具有高度的美学价值。文章对《世说新语》的世风世貌从魏晋士人任性放诞的行为方式、推崇品鉴的名士风度到纵酒任达的两晋新风、风行朝野的玄谈盛况做了简要分析与归类,再现《世说新语》中的魏晋风度。  相似文献   

11.
魏晋风度指汉末建安至晋末宋初时期女人名士的言行风貌,其主要表现为清谈、饮酒、吃药、栖隐、漫游、放诞.《世说新语》及《三国志》、《晋书》都对此作了大量记载与描写.李白是以醉、傲、仙、隐、游著称的,他在《暮春江夏送张祖监丞之东都序》中说:“至于清谈浩歌,雄笔丽藻、笑饮醁酒,醉挥素琴,余实不愧于古人也.”这里说的古人,明显是指魏晋名士.确实,魏晋名士风度对李白的性格和行为都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魏晋名士以追求自我身心愉悦为人生宗旨,啸歌、裸裎、服药、饮酒等种种身体行为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以此构成了魏晋风度的外在表达形式。如此种种与个体感性价值相关的行为,是自我生命本质的外在流露,是对"宁做我"观念的现实阐释,从而成为了他们的人格标识。  相似文献   

13.
魏晋风度凝定为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固定含义的专有名词,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人的觉醒是魏晋风度的最深层的本质。魏晋时期人的觉醒,体现在对自我的充分肯定和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否定上。  相似文献   

14.
魏晋风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个性最张扬的一代之文学 ,它的出现离不开当时独特的精神土壤。魏晋风度的创作主体即魏晋文人的生命意识在混乱的时政中突显 ,放达玄学在与虚伪名教的较量中勃兴 ,狂狷之美对庸呶世俗进行抗争 ,正是当时时政的孕育 ,玄风的飙起 ,审美的嬗演 ,成就了魏晋风度 ,这也就是文学史上的独特风景———魏晋风度产生的精神本源  相似文献   

15.
也正是在现代生活困境的映衬下,"魏晋风度"便以它那种"器范自然"、"师友造化",即"模仿大自然豪华与严肃"的独特魅力展示了一种精神性的自然的生活方式的价值与境界!"魏晋风度"不独为一种人的风度、文化的风度,也更是一种源于"天地境界"的大自然的风度,是我们民族与世俗、与物质拉开距离的风度!这种生活方式典型地代表了古代中国人追求幸福的方式.  相似文献   

16.
魏晋风度是魏晋士人审美人格的感性显现,也是魏晋玄学精神的感性显现。魏晋风度的基本特征可用一个“清”字去概括,“清”是具有高品位的美学特征。这种特征从魏晋士人的仪态风神和内在性格中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鲁迅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与他对魏晋文化资源的吸取紧密相关,这在客观上促成了他对魏晋史学的研究,对魏晋古籍的辑校和整理.对“魏晋风度”一词的首次提出,对魏晋“文学自觉说”的倡导,对魏晋学术和社会研究的贡献便是他研究魏晋史学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魏晋风度的影响 ,在现实社会和切身生活经历中产生的对“名”的需要、获得和看重 ,形成和强化了吴敬梓具有当代特征和个人特色的名士意识 ,成为其傲世抗俗的一种精神力量 ,是促使他创作《儒林外史》的直接动力。以“真名士”来自我赏鉴与品评士林就是《儒林外史》的创作宗旨  相似文献   

19.
魏晋风度论     
所谓风度,本指风格与态度,这里所论的风度是指时代精神和社会风范,指风靡一代甚至几代的文化思潮的特征。魏晋风度就是指魏晋时期文化上的奔放、洒脱的时代精神与社会风范。确切地说,风度作为魏晋特定文化的术语,既表现为社会风范,也表现为意识形态,两者分属于世俗文化与学术文化的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后者集中反映前者,又推动指导前者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刘禹锡晚年对魏晋名士的生存方式和处世风度,表现出一种效仿的心态,他的晚年生活和居洛诗作形成了一种东都名士风度。这种风度与魏晋风度不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在中唐时代更具有通过疏离政治斗争而曲折反抗并关怀现实的特殊内涵,对文人词的兴起也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