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台湾与大陆农贸的逆差态势台湾与大陆的农产品贸易,和其它方面的贸易一样是以两岸关系的缓和为契机的.从1987年7月台湾开放二十九项农工原料间接进口以来,迄今发展迅猛:1987年两地农产品贸易额为3.29亿美元,到1992年即达6.41亿美元,增长了94%,年平均增长11.95%.同期台湾从大陆转进口的农产品总值从1.61亿美元增加到3.47亿美元,年平  相似文献   

2.
台湾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7次推动"宪政改革",使得台湾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生态发生深刻改变,并对台湾当局的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台湾"宪法"变迁历程做一整体性回顾,目的是要透过了解台湾由威权体制向民主政体转型过程中宪法秩序的变化,认清所谓"宪政改革"的实质和特点,并试图据此对其未来的可能走向做出预见性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虽然王鼎钧先生早在1970年代就已在台湾成为很受欢迎的作家,由于两岸隔绝等原因,大陆的读者对他一直不太熟悉。大陆早期的一些文学史家虽然对他作了介绍,但却淹没在台湾文学引介的"汪洋"之中。真正把王鼎钧先生"挖掘"出来的是厦门大学的徐学先生和中国社科院的楼肇明先生。但直到新世纪以后,随着王鼎钧先生的作品不断在大陆出版,以及大陆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才逐渐为大陆读者接受和钟爱。  相似文献   

4.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关系密切.在一百多年前即台湾建省以前,福建省包括了台湾.从闽台考古文化研究比较中,国内外学者均认为台湾的史前考古文化渊源于福建:台湾最早的古人类——台南"左镇人"化石,据中外考古学者研究,是在三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后期由大陆经长途跋涉来到台湾的;台东发现一万五千年前的"长滨文化"主人,是由大陆渡海来到台东的,有的台湾考古学家指出:台北芝山岩发现的旧石器,就是这个文化由大陆传到台东中途遗留下来  相似文献   

5.
陈仪是大陆日据下台湾研究的组织者与实践者.他及其随员对日据下台湾的研究代表了当时大陆台湾研究的水准.陈仪取鉴台湾经验,在政治上推行省政改革,经济上发展统制经济,加强闽台交流与合作.陈仪不但是"日本通",也成为"台湾通".应蒋介石之邀,陈仪主持台调会,编译资料.由于对台湾问题长期观察,陈仪辨析日据下台湾的利弊,有独到处,亦有盲点.台调会搜集的资料,多从日本人编写的书中摘译过来,这些资料注重台湾总督府的制度层面与技术层面,忽视台湾民众.陈仪只注重研究台湾的"物",忽视研究台湾的"人",试图维持台湾总督府的行政架构与统制经济,与台胞的迫切需要隔着很深的鸿沟.  相似文献   

6.
台湾政治转型主要是由台湾岛内外因素、主客观因素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台湾岛内因素来看,台湾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了台湾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国民党政权的"法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危机,被迫进行民主改革.从台湾岛外因素来看,大陆"一国两制"政策对台湾政治转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对台湾的专制体制产生了巨大冲击;而来自美国的压力也迫使国民党进行"政治革新".在这些岛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台湾出现了多党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张梅 《东南学术》2008,(4):69-72
文章就大陆媒素教育的学理与实践发展作了简要叙述,并在与台湾比较的视野中区辨差异,习得经验.认为,海峡两岸媒素教育的学理相较,显示出大陆胜于广度而台湾胜于深度.与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台湾媒素教育实践相比,大陆虽晚10余年,依然体现出不少个性鲜明的"在地化"特征.尽管大陆与台湾媒素教育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脉络、体系,但如将已走过理念推广期、正进入政策执行期的台湾媒素教育视为海峡对岸一种可资借鉴的经验,那么,在比较的视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是推行主体多元化;二是教育内容对象化.  相似文献   

8.
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在国民党的宣传下,"孙中山"成为国民党与国家的政治象征.为了战后收复台湾、获得民心,国民党强化孙中山与收复台湾之间的逻辑联系,强调用孙中山的心理建设消除日本殖民统治的影响,而日据时期台湾民众对孙中山的景仰,为光复后国民党在台推广孙中山崇拜奠定了基础.光复后,国民党沿用大陆的宣传方式,全面推广孙中山崇拜,使其成为尽人皆知的国家象征,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台湾与大陆之间的一体化进程.但是,国民党在台对国父遗教的宣传与大陆同出一辙,流于形式,因此,并未能完全获得统治合法性,因民生问题而引发"二二八"事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孙中山崇拜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9.
两岸经贸发展使得两岸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提出和建立两岸共同市场对大陆和台湾经济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增长、贸易、投资和就业角度分析了两岸共同市场对大陆和台湾的经济效应。同时也讨论和分析了闽台共同市场对福建和台湾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记者会上提出三项推动两岸合作交流事项后,在台湾引起积极的反响。温家宝总理提出的三项措施包括:第一,尽快将海峡两岸的客运包机,由节日化转向常态化;第二,要采取措施,解决台湾特别是台湾南部地区农产品到大陆的销售问题;第三,要尽快地恢复和解决大陆的渔民到台湾去实行劳务输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台湾和大陆两地通过警察防治家庭暴力的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在立法模式上,台湾采用的是专门立法模式,大陆则无专门法规.在基本态度上,台湾要求警察主动防治,大陆则属于被动应急.在职责明确程度上,台湾对警察防治家庭暴力的职责有细致而详明的规定,大陆的规定则比较原则和简单.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们面临着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如何适应形式,抓住大好机遇,把云南的经济建设搞上去,不但是云南人民关心的问题,而且已成为海内外关心云南发展的各界人士议论的话题.本文打算从对外开放角度,对云南与台湾的经济合作问题作一点粗浅分析.一、海峡两岸经济的发展及云南所处的地位80年代以来,随着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台湾海峡政治局势的逐步缓和,海峡两岸的经济关系开始发展.1987年,台湾当局正式开放两岸民间交流后,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更为迅速.其表现是:第一,海峡两岸的民间贸易不断扩大.由于台湾当局禁止台商与大陆进行直接贸易,大陆与台湾的民间贸易都是通过香港转口进行的.1979年,中国大陆刚刚开始实行对外开放.这一年,海峡两岸通过香港进行的转口贸易额仅为7000多万美元.1987年,海峡两岸的转口贸易就达15亿美元,1990年又增至40亿美元,据报道,1991年这种转口贸易已达58亿美元.在1990年海峡两岸的转口贸易中,台湾对大陆的出口达32.78亿美元,占台湾当年出口额的4.8%,大陆对台湾出口达7.65亿美元,占台湾进口总额的1.3%,大陆实际上已成为台湾的第5大出口市场.  相似文献   

13.
钟兆云 《东南学术》2005,(4):107-117
抗战后期,中国国民政府在开始着手收复台湾时,台湾在大陆的几大重要抗日团体分头迁设福建,开展工作,宣传并营造复台的氛围.福建在大陆省份中率先唱响了光复台湾的舆论,并屡向最高当局提出复台主张和建议.陈仪担任台调会主任委员和就任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后,多方面借重福建帮助打开局面.福建为光复后的台湾输送了重要干部和各方人员,在"国语教育"中尤其起到了他省无法替代的作用.在迎接台湾回归中,福建其实成了重要的后方基地.新时期福建应为祖国统一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91-2003台商大陆直接投资对台湾经济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隆生 《东南学术》2005,(4):140-147
约从1980年代末期,台湾对外直接投资出现了快速成长.近几年来,由于台湾制造业呈现萎缩迹象,加上失业率上升,一些人开始疑虑是否对外直接投资(特别是台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对台湾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利用普通最小平方法、辅以Hildreth-Lu程序,使用1991-2003每年的总体经济数据,探讨影响台商大陆投资和台湾经济成长率、失业率的决定因素.主要结果如下:第一、台币升值和台湾向大陆出口对台商大陆投资产生正面影响;第二、台商大陆投资有助于台湾经济成长,但对台湾制造业薪资产生抑遏作用;第三、民营企业对内投资对台湾经济成长和就业产生显著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陆与台湾对社会科学成果有着不同的学术评价标准,"评鉴"一词是华文语境中学术量化或学术准入在台湾学术界的另一个表达.台湾学术界对社会科学成果的准入有着严格的同侪评议办法,即所谓匿名审查制度.与此同时,并制定他们自己的引文评鉴标准以资鉴定学术成果的良莠,即所谓的T/SSCI(台湾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与T/HCI(台湾人文学引文索引).通过对台湾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计量标准与准入标准的考察分析,从中得到一些经验与启示,以供我国大陆学界反思与学习.  相似文献   

16.
美国自40年代末以来的对台政策几经嬗变,形成当今的格局.其政策主线是谋求台湾与大陆的分离.期间,曾有一个短暂的时期,认为中共将乘胜大举攻台,故一度作出了放弃台湾的决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其远东战略及台湾地位作了重新估量,决定暂使台湾"中立",并将台湾海峡付诸冻结.艾森豪威尔执政后,为促成朝鲜战争停战的早日实现,一时采取了"放蒋出笼"的权宜之策.其后,台湾海峡曾出现了三次危机,在此期间,美国分离台湾的政策逐渐定型,即一方面要阻止中共夺取台湾,另一方面又不支持台湾"反攻大陆".美国为避免与中共发生直接冲突,并为一劳永逸地分离大陆和台湾,先是不愿协防外岛,继则逼蒋弃守外岛,美台分歧终以妥协告终.尼克松入主白宫后,对华实行"双重军事战略".其继位者则沿着"双轨制"的轨道完成了从"介入"到有条件的"不介入"政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简要评述杨若萍博士<台湾与大陆文学关系简史>一书,指出:杨著以详实的史料勾勒两岸文学发展的互动关系,并将大陆文学看作是台湾文学的母体,以批驳强行将两岸文学分割开来的"本土文学论"者的错误论调,其立论之平实,论证之谨严,足为细辨"巢痕"之力作,也使我们这些置身岛外的人们对台湾文学的发展与走向有了相当清晰的了解.  相似文献   

18.
近60年来海峡两岸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明显不同的历史阶段.前一阶段两岸学者互不联系,各自对辛亥革命史开展研究.在台湾经历了从"正统学派"之一元化走向多元化的发展变化,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与同期大陆辛亥革命史研究发展缓慢乃至停滞,形成了十分鲜明的反差与对照.后一阶段大陆的辛亥革命史研究趋于兴盛,一度成为历史学科众多分支中的一门"显学",台湾相关研究的发展则明显趋缓甚或萎缩.海峡两岸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发展既存在着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差异,后一阶段随着两岸学术交流的开展,相互之间还隐然出现了竞争的局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9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台湾电影<海角七号>正式在大陆各大影院公映.在过去的一年.<海角七号>--这部被引申为象征着台湾人拼搏与奋斗的电影,成为了台湾电影进入21世纪的标志性符号.或许是水土不服,电影中贯穿的日本元素,却在大陆遭遇了观感上的视觉冲突,大陆民众难以理解何以"日本"会让剧中的台湾人迷恋与陶醉?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回归十多年来,在"一国两制"框架内,港澳通过渐进政治发展取得了民主政治的巨大进步.港澳回归后50年里,大陆生活方式会接近港澳,政治体制也会有所改变,但政治制度不会有大变化,即继续保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所以,从三地的相互关系角度看,回归后的50年里,一要继续推行"一国两制",让港澳有不同于大陆的特殊的政治安排;二要保持港澳与大陆政治发展的渐进性和制度的相互兼容性,努力避免制度的严重矛盾和冲突.它对于大中华地区(大陆、香港、澳门、台湾)长远的政治发展、政治稳定和政治整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