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造成的环境危机与经济危机,以及政府干预经济而失灵的现实,西方学术界开始探讨政府、企业与非政府组织三方之间的现代治理.现代治理一方面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划分政府与市场经界限,政府适度界入市场,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政府的核心职能是保护产权;另一方面要求政、社分离,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积极参与治理,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同时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黄芳 《北方论丛》2010,(5):128-130
实现企业社会责任是解决现实社会问题、适应经济全球化、促进经济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实现社会责任内在动力不足、外在约束不够.在实现企业社会责任过程中应注重平衡、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的本土化;考虑顺位、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法律制度;确立政府主导的运作模式;发挥国有企业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彬 《理论界》2007,(12):9-11
本文通过对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背景及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现状的阐述,分析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增进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环境责任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有效应对环境问题搭建了又一理论支撑和实际运行平台。本文希冀通过对企业环境责任若干问题的探讨,进而能够抛砖引玉,对未来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完善与实现起到一定的回馈反射作用。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匡绪辉 《江汉论坛》2006,(12):20-23
利润不是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也不是衡量企业成败的唯一标准。在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同时,要抑制市场化进程中的自私行为,积极倡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使市场和谐繁荣,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及实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留彬 《东岳论丛》2006,27(1):78-80
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与实现,依赖于由法律强制、行政干预、经济调控、社会监督、责任认证、企业内部治理和企业自律自愿等方式相结合所形成的一套多层次的制度安排。按照上述制度安排在调整企业社会责任时层次和主体的不同,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和实现的路径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一、宏观层面即国家或政府的调节和干预;二、中观层面即社会监督与社会责任认证;三、微观层面即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企业的自律与自愿等。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加快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逐渐引起高度重视;强化社会责任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西方,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必须履行的义务.在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企业需要遵守国际准则与国际协定,这是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化无法回避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目前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股东、员工、社会与环境所承担的责任,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情况仍不尽如人意。必须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建立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与实力、建立激励机制、营造社会氛围以及完善监督机制,来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9.
季红 《兰州学刊》2007,(2):102-104
在传统的经济学中,人们都将企业定义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似乎盈利是企业的惟一的、最终的目标.本文基于分析指出,由于现代社会企业所具有的特征,企业已不单单是经济组织,也已成为社会组织;不仅具有经济职能,也具有社会责任;企业的生产不能仅仅成为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工具.社会中频频发生的煤矿事故、有毒食品事件、产品质量缺陷问题,以及企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等,使得企业的生产安全问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责任伦理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实证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企业的社会责任既是历史的产物,又处于与时俱进的演绎中。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具有适度性和阶段性特征,如果不加"消化"地照搬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标准,将误导中国企业,使我国企业陷于被动。探索建立和推广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目前国内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往往局限于理论分析,缺乏实证支持,这也是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存在较大争论的主要原因之一。采用山东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调查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做出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1.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行政执法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有积极的功能与意义,其执法依据有宣示性规定、具体强制性规定、原则性强制规定以及软法规范。企业社会责任行政执法的机构设置上,应当秉持适度整合、部分分散的取向。同时,企业社会责任行政执法应当坚持社会获利衡量原则、市场失灵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设置行政执法措施时,应当从各种措施的功效以及实践情况需要的角度出发,配套不同的制约措施、激励惩戒措施、引导措施,并坚持软法规范措施的非强制性。在行政程序统一立法缺失的当下环境中,应当以硬法规范与软法规范为分界,分别构建企业社会责任行政执法程序规范。在国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现代社会中,应当注意结合国家监督与社会监督,构建相应的信息传递机制,使社会监督在发现违法行为后,可以方便、快捷、高效地转化为强有力的国家监督。  相似文献   

12.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近年来企业理论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如何科学地选择评价体系、客观地选取评价指标、恰当地选取评价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科学评价显得尤为重要。从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理论基础、评价体系的构建、评价方法的选择、实证研究的现状等方面对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综述,并从促进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本土化、进一步发展整合结果指标和管理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影响机制问题的探讨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需要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由于企业经营不善、社会诚信环境缺乏、相关部门监督不力、同行业恶性竞争行为的影响,导致我国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只有建立健全体制、完善法规,提高社会各界及企业自身的认识才能使企业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切实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公众视野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客观评价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和期望,我们于2005年下半年和2006年上半年在浙江省进行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显示出较高的关注度;但是在现阶段,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同和关注较多地基于个人利益,不同群体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也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认为,要在中国推动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需要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重要性的认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确立统一标准,并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险与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兵 《学术研究》2005,(7):83-88
社会保险是中国企业的主要社会责任内容,目前企业社会保险存在着严峻的问题,面临着许多困境。文章认为应该通过调整社会保险费率,重构企业社会保险体系,加强社会保险立法与执法,深化社会保险责任中的公平效率、权利义务观念,使企业自觉、合理地承担起社会保险责任。  相似文献   

16.
论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是社会整体的重要构成单元,由于其利益与社会整体浑然一体,决定其必然分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同时,企业行为客观上影响他人具有涉他性,必须接受公法之管制,遂导致其社会责任的承担。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和内容,通过制定国内法的方式,来消除不履行社会责任的消极现象,强化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主流经济学家反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但在实践领域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竞争要素之一,理论上也成为传统经济学理论发展与创新的现实需要.中国企业实现社会责任有着特殊的路径依赖,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为企业实现社会责任提供了新的实践领域.只有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实现新农村建设和企业社会责任,才能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浅谈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营  卢晓君 《理论界》2008,(5):62-63
“社会责任”这个词最早流行于20世纪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地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要求企业在创造利润、为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起对消费者、员工、社区、环境的责任。笔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新理念对我国各类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责任的提出和其概念着手,阐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并且针对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航 《理论界》2008,(1):53-54
企业实践证明,那些持续发展的公司,除了在产品和技术领域具有自己的优势之外,还能够勇于承担起企业公民对社会的责任,而这种社会责任恰恰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越来越高的正向关联,最终帮助企业赢得商业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