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推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取得了三大方面成果:回应时代挑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把握时代主题,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顺应时代呼唤,建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
坚定政治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命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信仰和价值体系中,从以儒家道德为核心的道德信仰到以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核心的政治信仰,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当今中国社会转型中,一部分人出现了信仰危机,如何坚定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仍然面临诸多新的挑战与压力.坚定政治信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核心命题.坚定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必须椎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让理论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3.
当代青年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困惑,主要来自于社会转型期精神文明建设滞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导致的社会问题。当代青年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认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认同中国共产党,还要培养健全的人格,积极投身实践。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6,(3):46-51
作为我党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家的杰出代表,李达、艾思奇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推进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他们二人在文本研究的视角、话语体系转换的方式、理论思维的逻辑起点和道路演进的形态等方面风格各异、特点鲜明。深入对比分析李达、艾思奇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路特征,对于今天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其政治素质尤其是信仰,不仅事关个人的综合全面发展,更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虽然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大学生群体中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也面临着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极大的威胁和考验。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俨然成为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新形势下,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在内容和方法两方面都进行反思和创新。一方面,通过充分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对马克思主义的完整体系和科学内涵的准确把握,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的解释性,不断开展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潮的批判,坚定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另一方面,大学生也应当自觉抵制错误思潮的侵蚀,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和修养,增强辨别能力,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的回顾 ,认为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科学态度 ,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中国社会实际 ,批判地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 ,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经验 ,毛泽东当之无愧地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立者和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信仰和社会政治信仰问题。当前民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迷茫,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进程。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教育,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建设和谐社会,为现代化实践发展提供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对辨证的统一体,二者之间相互融入、相互需要、相互促进。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只有把握好以人为本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双向互动的内在逻辑联系,才能使大众更好更快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凝聚大众的力量,在共同的思想认识基础上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  相似文献   

9.
陈悦 《北方论丛》2024,(2):23-31
施存统以厘清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为前提,以译介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唯物史观为起点,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革命与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为关键,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尝试与努力。施存统的早期探索,彰显了他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捍卫、译介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显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先进性认识,同时暴露了没有把握中国实践真实情况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无法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性局限。施存统的早期探索经历对于当今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把握、对中国实践具体要求的掌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指导实践的运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和发展的百年历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百年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中国场域和动态时空中得到与时俱进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民族的特征、时代的特色和实践的特点。中国共产党人紧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逻辑主线,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不断保持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先进性,使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机契合,在良性互动中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体系)作了系统阐述,更加坚定理论自信、坚持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以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为代表的留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早期中国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贡献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促成中国人形成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中华民族意识;二是揭示了民族的本质和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阐述了在民族矛盾不断上升的近代中国里,强调阶级利益的时候要注意民族利益;三是论述了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两个原则--民族平等和民族自决.他们的探索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提供了历史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确立阶段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先开始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开始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完成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端。从学理上讲,在中国确立的马克思主义就是理论被坚定地信仰的马克思主义,是基本理论得到完整传播的马克思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对理论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达到理论自觉的马克思主义。确立阶段的逻辑图式是通过其奠基者李大钊、中间环节瞿秋白和完成者毛泽东展开的。确立阶段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已经深深扎根于中国实际的土壤,开始了真正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艰难历程,也即由此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征程。  相似文献   

13.
汪信砚 《江海学刊》2012,(2):37-44,238
探索"中国的出路"、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大问题是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目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联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路径,坚持普遍与特殊相结合是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而由这三者构成的李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在今天,要破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面临的迷局,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继续成为中国哲学的主潮,我们就应该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复归于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随时代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一进程中积累了推进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主要包括:坚定理论信仰与破除迷信相结合,是推进理论创新的思想前提;认真反思并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牢牢把握理论创新的历史意识;立足中国现实且深刻把握中国国情,牢固树立理论创新的国情意识;回应人民群众的现实期待,不断夯实理论创新的群众基础;契合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理论创新的鲜明民族特色;塑造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群体,培育理论创新的核心主体。这些基本经验,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5.
对我党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验,具体来说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遵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前提、实事求是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路线、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世界的基本武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标。本文对这四个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旨在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始人之一,被毛泽东盛赞为"理论界的鲁迅"。李达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用毕生的心血研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以来,李达始终关注法律问题,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他的法学思想堪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开展法学研究的成功范例.具体而言,李达对妇女、劳动解放与立法运动以及社会主义宪法的关注和思考贯穿着立足中国现实思考法律问题的理论旨趣;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法律现象,考察了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阐明了法理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他的《法理学大纲》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体系的理论尝试,它以法理学话语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了法理学批判,还阐明了法理学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和核心论题.  相似文献   

18.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师的首要问题。错误的和教条式的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和丧失。科学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 ,深厚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 ,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工人阶级为核心的广大劳动人民对信仰等精神的需求日益凸显,已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法回避的问题之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深层次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其完整内涵的固有之意.因此,从理论上阐述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化的相关问题是新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实践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崇高的信仰。我们信仰马克思主义 ,首先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认真面对“在变化的条件下 ,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深层次的基本理论问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最根本的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动摇 ,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