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可乐》2006,(12)
背景新闻:布什在白宫面向全国发表"9·11"五周年电视演讲被美国《新闻周刊》网站恶搞,称布什宣称将使用 Google 来寻找拉登。这篇恶搞文章称,布什承认,白宫上月利用 eBay 网站拍卖著名黑人歌手惠特尼·休斯顿的签名照来诱骗拉登,因为之前有消息称拉登是她的"粉丝"。  相似文献   

2.
《新天地》2012,(3):41
近日,《乡村爱情》系列剧被年轻网友恶搞,"恶搞"为何大行其道,许多老年人百思不解。心理专家认为,"恶搞"由网络催生,相对于传统文化来说,属于亚文化,带有强烈的草根色彩。它往往具备三个特点:第一,突出个性和创意。第二,风趣、幽默。"恶搞"往往像相声一样,有"抖包袱"的环节。第三,讽刺。"恶搞"  相似文献   

3.
《无极》是上映一段时间之后,才被恶搞的,而《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还未面世便遭此“厄运”。前不久,网上惊现《真相大揭秘》的《夜宴》恶搞视频,下面是部分恶搞台词。  相似文献   

4.
圈热点     
《国际公关》2015,(2):42-43
事件一:duang火爆网络热度:★★★★★回顾:2月24日前后,一部由成龙代言的曾被工商部门打假的广告再次被网友们挖出来进行了新一轮恶搞。而这次恶搞的主要内容,则是将成龙和庞麦郎的《我的滑板鞋》神一般地同步成《我的洗发水》。一句"Duang"成了网络上最新最热门的词语。而在"Duang"红了以后,更有大量的网友跑到成龙最新一条微博下留言刷屏"Duang Duang"。2015年2月27日,成龙在转发微博时用"duang"自嘲引  相似文献   

5.
《可乐》2006,(6)
"恶搞"终于玩上正席了!第12届"CCTV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开赛,两部将电影《铁道游击队》和《闪闪的红星》"篡改"之后的恶搞版"青歌赛",被作为宣传短片惹眼地出现在大赛的记者联谊会上。《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由一名叫"胡倒戈"的网友制作,原来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片头变成了"八七电影制片厂",潘冬子的父亲变成了"地产大鳄"潘石屹,潘冬子的母亲一心想参加"非常6 1",梦中情人是主持人李咏。其中,还有一个名字叫做"老贼"的大坏蛋评委,而央视的人都知道,这个"老贼"就是青年歌手大赛总策划秦新民。显然,歌手版"潘冬子"将引发新一轮的全民欢笑、网友追捧、专家批评甚至版权官司。可以肯定的是,恶搞版的"潘冬子参赛记"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从小胖的斜眼替  相似文献   

6.
“恶搞”是今年网络上新兴的高点击率词汇之一,其涵义大致为以幽默搞笑的方式,将一些经典流行的影视作品进行加工,或采取幽默搞笑的形式,制作音像作品,针砭时弊,并通过网络进行传播。去年年底,我国内地一个名叫胡戈的年轻人,用他制作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一夜成名。虽然当时《无极》导演对胡戈拿《无极》恶搞极度不满,但多数社会言论对这一恶搞表示了宽容。自此之后,网络上恶搞之风盛行,已成为社会上一种流行现象,人们见多了,也就不觉得新奇了。  相似文献   

7.
对电影作品的网络"恶搞"是我国网络产业发展的新产物,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其显著特点。网络"恶搞"能够迅速流行有深刻的文化和技术背景。从性质上说,网络"恶搞"属于新型文艺评论,也具备构成改编作品的条件。网络"恶搞"在网络的传播可能对电影作品的著作权、相关主体的名誉权和肖像权构成侵犯,尽管如此,我们应当在保护公民言论自由的基础上寻求对其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恶搞"作为一种特殊的亚文化盛行于网络。网络恶搞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折射出青年学生价值观、法治观和文化观的迷失及缺位。对于不同的网络恶搞资源,我们如能加以正确引导、规范及利用,将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构起到积极作用,比单纯地视为洪水猛兽而加以批评更有价值和意义。对于肆意恶搞,我们应坚决予以反对,而对于幽默恶搞,可鉴别加以利用,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潜能,把"恶搞"转化为"善搞"。  相似文献   

9.
王洛 《社区》2012,(11):49
电视剧《甄嬛传》热播,剧中那明显脱胎于《红楼梦》的古典语言风格也被人们拿来模仿调笑,一时间"甄嬛体"比孙俪还火。有人把"甄嬛体"当作装文艺的恶搞模本,有人却求"甄嬛体"安慰,网友"拉着箱子满天飞"就因为工作压力太大,于是开帖"想辞职,大  相似文献   

10.
陈年旧账     
《可乐》2006,(6)
恶搞作品:《分家在十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闹分家之际,人们勾心斗角的故事,剧情充满了调侃。该片的母本取自两部经典革命影片《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1918年》,剧中人物却几乎全能和央视评论部的人对上号。主角的名字被换成了崔永元斯基、水均益斯基、白岩松斯基、陈耀文斯基、柏杨斯基等……片子没有署名,据说作者是恶搞的鼻祖。有人根据手笔和对内幕的了解程度分析,高人就在央视。  相似文献   

11.
恶搞是当前十分流行的网络文化。通过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和伯明翰学派的青年亚文化理论,从内、外两个维度分析了恶搞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从内在维度看,恶搞运用戏仿的技巧,体现了浓厚的狂欢色彩;从外在维度看,恶搞运用了拼贴的手法,表现的是青年亚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抵抗。但是,无论狂欢还是抵抗,都仅仅是一种仪式而已,网络恶搞的实质是在解放的旗帜下宣泄生命的冲动。  相似文献   

12.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恶搞”作品经互联网传播,吸引了大量受众的眼球,也引起舆论的广泛讨论,“恶搞”现象广受关注。网络传播是大众传播的方式之一,而提供娱乐,是大众传媒的功能之一。在这场以“恶搞”为代表的全民狂欢中,网络传播的娱乐功能得到彰显。但同时,娱乐应有限度,“恶搞”需要引导。  相似文献   

13.
"恶搞"文化的流行,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大众媒介的发展为"恶搞"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市场需求,但同时媒介市场化也为"恶搞"文化的未来抹上了一层阴影.文章主要从媒介文化的角度研究"恶搞"文化繁荣的媒介环境.  相似文献   

14.
2006年,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领,一批网视短片用“解构—重构”的形式和手法,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作品及其所负载的价值观(其行为被人们称为“恶搞”),从而在传媒界、文化界乃至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触发了至今尚未停息的激烈争论。“恶搞”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媒介的新的传播媒介,其滥觞与生成、其性质与作用、其是非与功过、其做法与启示,引起了我国编辑出版界的高度关注。王振铎教授主持的《网视短片编辑创新专题笔谈》所要探讨的正是上述背景下“编辑的时代使命与自主创新问题”,认为:恶搞是草根文化对经典文化的一种调侃和戏谑,是其制作者个性的张扬,对其主流不能简单地说“不”,而应冷静地思考,认真地研究;恶搞的产生得益于媒介技术的进步,它在与网络媒介的交合中发展并达到极致;恶搞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在其荒诞不经的表象下,凝聚着普通民众对坦白人生等朴素价值的希望和执着;恶搞表明了权威话语权的分流和民间主体在话语权上的觉醒,其社会寓意不容低估;恶搞在解构了传统思想教育体系表达方式的同时,对新的思想教育思维方式正起到积极的重构作用。《笔谈》严重关切网络媒介编辑队伍参差不齐、素质普遍低下的现状,认识到:党和政府需要代表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质量的编辑对网络传播进行把关、调控和创新;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优秀的编辑为他们审选、整流和提供价值更高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5.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看"恶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领,一批网视短片用“解构—重构”的形式和手法,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作品及其所负载的价值观(其行为被人们称为“恶搞”),从而在传媒界、文化界乃至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触发了至今尚未停息的激烈争论。“恶搞”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媒介的新的传播媒介,其滥觞与生成、其性质与作用、其是非与功过、其做法与启示,引起了我国编辑出版界的高度关注。王振铎教授主持的《网视短片编辑创新专题笔谈》所要探讨的正是上述背景下“编辑的时代使命与自主创新问题”,认为:恶搞是草根文化对经典文化的一种调侃和戏谑,是其制作者个性的张扬,对其主流不能简单地说“不”,而应冷静地思考,认真地研究;恶搞的产生得益于媒介技术的进步,它在与网络媒介的交合中发展并达到极致;恶搞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在其荒诞不经的表象下,凝聚着普通民众对坦白人生等朴素价值的希望和执着;恶搞表明了权威话语权的分流和民间主体在话语权上的觉醒,其社会寓意不容低估;恶搞在解构了传统思想教育体系表达方式的同时,对新的思想教育思维方式正起到积极的重构作用。《笔谈》严重关切网络媒介编辑队伍参差不齐、素质普遍低下的现状,认识到:党和政府需要代表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质量的编辑对网络传播进行把关、调控和创新;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优秀的编辑为他们审选、整流和提供价值更高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6.
2006年,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领,一批网视短片用“解构—重构”的形式和手法,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作品及其所负载的价值观(其行为被人们称为“恶搞”),从而在传媒界、文化界乃至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触发了至今尚未停息的激烈争论。“恶搞”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媒介的新的传播媒介,其滥觞与生成、其性质与作用、其是非与功过、其做法与启示,引起了我国编辑出版界的高度关注。王振铎教授主持的《网视短片编辑创新专题笔谈》所要探讨的正是上述背景下“编辑的时代使命与自主创新问题”,认为:恶搞是草根文化对经典文化的一种调侃和戏谑,是其制作者个性的张扬,对其主流不能简单地说“不”,而应冷静地思考,认真地研究;恶搞的产生得益于媒介技术的进步,它在与网络媒介的交合中发展并达到极致;恶搞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在其荒诞不经的表象下,凝聚着普通民众对坦白人生等朴素价值的希望和执着;恶搞表明了权威话语权的分流和民间主体在话语权上的觉醒,其社会寓意不容低估;恶搞在解构了传统思想教育体系表达方式的同时,对新的思想教育思维方式正起到积极的重构作用。《笔谈》严重关切网络媒介编辑队伍参差不齐、素质普遍低下的现状,认识到:党和政府需要代表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质量的编辑对网络传播进行把关、调控和创新;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优秀的编辑为他们审选、整流和提供价值更高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7.
2006年,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领,一批网视短片用“解构—重构”的形式和手法,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作品及其所负载的价值观(其行为被人们称为“恶搞”),从而在传媒界、文化界乃至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触发了至今尚未停息的激烈争论。“恶搞”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媒介的新的传播媒介,其滥觞与生成、其性质与作用、其是非与功过、其做法与启示,引起了我国编辑出版界的高度关注。王振铎教授主持的《网视短片编辑创新专题笔谈》所要探讨的正是上述背景下“编辑的时代使命与自主创新问题”,认为:恶搞是草根文化对经典文化的一种调侃和戏谑,是其制作者个性的张扬,对其主流不能简单地说“不”,而应冷静地思考,认真地研究;恶搞的产生得益于媒介技术的进步,它在与网络媒介的交合中发展并达到极致;恶搞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在其荒诞不经的表象下,凝聚着普通民众对坦白人生等朴素价值的希望和执着;恶搞表明了权威话语权的分流和民间主体在话语权上的觉醒,其社会寓意不容低估;恶搞在解构了传统思想教育体系表达方式的同时,对新的思想教育思维方式正起到积极的重构作用。《笔谈》严重关切网络媒介编辑队伍参差不齐、素质普遍低下的现状,认识到:党和政府需要代表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质量的编辑对网络传播进行把关、调控和创新;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优秀的编辑为他们审选、整流和提供价值更高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8.
2006年,由《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领,一批网视短片用“解构—重构”的形式和手法,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经典作品及其所负载的价值观(其行为被人们称为“恶搞”),从而在传媒界、文化界乃至思想政治工作领域触发了至今尚未停息的激烈争论。“恶搞”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媒介的新的传播媒介,其滥觞与生成、其性质与作用、其是非与功过、其做法与启示,引起了我国编辑出版界的高度关注。王振铎教授主持的《网视短片编辑创新专题笔谈》所要探讨的正是上述背景下“编辑的时代使命与自主创新问题”,认为:恶搞是草根文化对经典文化的一种调侃和戏谑,是其制作者个性的张扬,对其主流不能简单地说“不”,而应冷静地思考,认真地研究;恶搞的产生得益于媒介技术的进步,它在与网络媒介的交合中发展并达到极致;恶搞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在其荒诞不经的表象下,凝聚着普通民众对坦白人生等朴素价值的希望和执着;恶搞表明了权威话语权的分流和民间主体在话语权上的觉醒,其社会寓意不容低估;恶搞在解构了传统思想教育体系表达方式的同时,对新的思想教育思维方式正起到积极的重构作用。《笔谈》严重关切网络媒介编辑队伍参差不齐、素质普遍低下的现状,认识到:党和政府需要代表民族和国家利益的高质量的编辑对网络传播进行把关、调控和创新;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优秀的编辑为他们审选、整流和提供价值更高的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9.
网络"恶搞"是一种典型的青年亚文化,"恶搞"的生产者和受众大多是青年大学生.当前,我国网络"恶搞"现象愈演愈烈,甚至突破了道德底线.它对大学生的政治、道德、文化价值观产生了不良影响,我们要综合运用政治、法律、道德、技术等手段对网络"恶搞"进行规制,以创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20.
近来,日本文化界恶搞他国名著已造成越来越大的风波和反响。"原版格林童话"中的血腥、凶杀、欺骗和性描写让很多读者反感,对中国名著的恶搞更激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和愤怒:日本为什么总是恶搞他国名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