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经济繁荣有其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但最根本的有三:一是广大港人的艰苦奋斗;二是祖国内地的政策和援助,尤其是内地的改革开放,为香港经济的繁荣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三是香港自身所处的优越的时空环境,使香港左右逢源,并使各种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香港是中国对外开放最重要的窗口和桥梁,内地是香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基地和后盾。两者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对促进两地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它洗刷了中国人民蒙受一百多年的奇耻大辱,是我们朝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的一大步。促进香港平稳过渡,维护香港的稳定与繁荣,不仅有利于香港的自身发展和内地的现代化建设,而且将对台湾问题的解决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香港的平稳过渡和稳定繁荣还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3.
上海“孤岛经济繁荣”始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八·一三战后至太平洋战争前,上海曾短暂地出现了一段所谓“孤岛经济繁荣”。这一独特的、畸形的社会历史现象,已引起了中国近代经济史和上海史学者的关注。对它的研究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孤岛政治、文化诸方面的理解并促进上海历史本身的研究,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全面地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形态。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1日零时,全球目光焦点凝聚香港。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一国两制”宏伟构想由此具体付诸实践。回归后的香港,先后成功举办了三个国际财经盛会,其中在第52届世界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期间,全球181个国家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纷纷应邀来港,体现了国际社会和香港各方对“一国两制”、“港人治港”的认同和信心,也对未来香港继续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投下了信任一票。香港经济自1996年下半年起走出低谷,结束调整,全年本地生产总值(GDP)实质增长5%。进入1997年,整体经济承接上一年逐季上升的势头,持续…  相似文献   

5.
"力的艺术"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的"力之美",是鲁迅推崇的文化审美品性,同时也是鲁迅杂文诸种审美品性的重要一种。其杂文蕴含的力有雄浑之力、"突击之力"、深沉凝重之力,显示出杂文雄浑壮阔的气势、坚韧锋利的击杀力量和外静内功举重若轻的凝重感,从而使鲁迅杂文表现为壮美、伟美或崇高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杂感”到“杂文”——鲁迅杂文的文体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鲁迅杂文的创作动机和现实环境影响出发,从体制、内容、表现、风格等方面分析鲁迅杂文的文体属性及特征,提出了鲁迅杂文作为新型的文学体裁的文体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1997年7月1日这个历史日子的来临,人们普遍关切的问题是,香港将面临什么样的前途和命运?对此,我抱乐观态度。我认为“九七”主权回归,香港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繁荣有以下几方面的有利条件,香港已经奠定了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回首往顾,令人惊叹。由一个不到10万人口的小城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仅有600万人的香港,长期保持着每年7%的增长率,199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21000美元,超过加拿大、意大利、英国和澳大利亚,在亚洲仅次于日本。这是  相似文献   

8.
香港在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市场经济是香港发展的动力,香港有完善而规范的市场体系。中国大陆是香港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大陆的经济关系进入了深层次多方位的合作。根据邓小平倡导的“一国两制”思想制订的“基本法”,在法律上高度体现了回归后中央对香港的基本政策,是香港继续发展与繁荣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9.
杂文的“杂”,首先是内容驳杂,写法不合常规;其次是题材琐屑,点石成金;再次是结构形式不拘一格,不受文学制作的体裁限制;最后是表现手法,自由自在,显得不伦不类。由于以上特点,杂文才具有匕首、投枪的作用,才具有很强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
香港特区基本法是香港未来政治、社会、法律和生活方式繁荣稳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1.
很多时候人的思维往往局限在小圈子里跳不出来,找不到处理事情的正确方法,而换个角度,跳出原有惯性思维的框框时,我们就走上了一条新路。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常常碰到这样情况,常常不能及时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框、惯性框框,往往是越习惯越熟悉的,越难改变。比如说听完一节准备很充分的公开课,感觉非常完美、流畅,  相似文献   

12.
《锦州师院学报》(哲社版)一九八一年第四期,有宋学知同志大作《“鲁迅杂文”各称考》,多处涉及到我的短文《谈谈鲁迅的“杂文”概念》(载《华中师院学报》1980年第二期)。为了使讨论进一步展开,我愿意再谈几点想法与宋同志商榷。我写这篇短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鲁迅杂文的教学问题。什么是“杂文”,什么是“鲁迅杂文”,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呢?言人人殊,实在不好把握。自己从事教学工作,接触到更多的资料和实际之后,觉得问题更为突出。不解决这个问题,鲁迅杂文的教学,尤其是关于其艺术形式的教学是很难深入的。因此,便在一九七七年上半年写成了《谈谈鲁迅的“杂文”概念》一文。  相似文献   

13.
鲁迅曾这样说过:“自己呢,又做惯了晦涩的文章,一时改不过来,初做时立志要显豁,而后来往往仍以晦涩结尾”。鲁迅评价自己的一些杂文时,还用过“弯弯曲曲”、“吞吞吐吐”、“隐晦”、“曲笔”等词。一些研究鲁迅杂文的文章,偶尔也会谈到鲁迅杂文隐晦与曲笔的妙用,但似乎并没有探根溯源:揭示它在鲁迅杂文中的不容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979年以来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考察,可以揭示出"一个中国"的原则与两岸经济的繁荣之间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当"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坚持的时候,台海两岸就呈现和平友好的局面,两岸经济交往就顺利、兴旺,两岸内耗就减少甚至避免,可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就增多。当"一个中国"的原则受到挑衅的时候,台湾海峡就呈现武装对峙、刀光剑影的形势,两岸经济交往的发展就举步维艰,两岸内耗就增加,集中用于经济建设的资金就减少。而台湾海峡的和平局面、两岸积极的经济交往以及减少甚至避免内耗、最大限度地将资金用于经济建设是两岸经济繁荣的三个基本条件。因此,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两岸经济繁荣的决定因素。30年间台湾经济的沉浮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5.
半个多世纪来,人们对鲁迅杂文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作了许多研究,这当然是很有必要的。然而,怎样才能全面正确地继承鲁迅杂文这笔文学遗产,并使杂文这一文学形  相似文献   

16.
杂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同鲁迅杂文艺术形式的形成和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在鲁迅生前,特别是一九三三年以前,鲁迅本人以及研究者们并未把这种艺术形式称之为杂文;一九三三年以后,特别是鲁迅逝世后,才逐渐将其命名为杂文。长期以来,研究者们对“杂文”命名并未提出质疑;近来有的研究者认为,用“杂  相似文献   

17.
香港1841年就宣布为自由港,但此后100年的发展并未给香港带来繁荣。1950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只有31.5亿港元,以经济发展水平衡量。当时香港不但落后于东京、大阪,而且落后上海、广州。 香港经济比较快的发展是本世纪中叶以后开始的,而真正可以称得上繁荣,则是最近20年左右的事情。 五十年代初,在上海、宁波为主的江浙企业家带来几十亿元资本、机器设备以及生产管理技术,开始  相似文献   

18.
香港回归后,香港经济转型与内地经济合作关系更具有可能性,香港在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九七后“大香港”经济圈的建设将使香港与内地唇与齿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在促进内地经济发展中香港将进一步发挥“金桥”作用。同时,香港将以广东为大后方,与华南珠江三角洲地区更紧密地结合,向全新的转口港概念——技术及管理知识的转口港转变  相似文献   

19.
“九七”后珠江三角洲与香港经济合作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珠港合作处于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本文试图从国内经济改革与香港自身经济发展出发,探讨珠港今后合作的模式,进而指出合作中的主导产业,以及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後,内地市场实施对外开放,全球市场也将向中国产品开放。据中国有关机构预测,加入世贸组织後,中国国际贸易额将从2000年的4000亿美圆增加到2005年的6000亿美圆,2010年将突破1万亿美圆。与此同时,香港与中国内地全方位、多层次的经贸合作,必将为港商展现前所未有的业务新天地,并启动香港第三次经济飞跃。目前,香港正在经历第三次经济飞跃,这次对香港和内地企业来说,影响将比1978年更为深远,发展的空间更大。香港贸发局主席吴光正曾说:"这次飞跃是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逐步开放产品与服务市场所启动的,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