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1997年7月,北约马德里首脑会议决定接纳波兰、捷克、匈牙利为冷战后北约首批东扩对象国。此后,波、捷、匈3国即开始与北约进行入约的正式谈判。1997年12月,3国与北约签署了加入议定书,并已经3国议会批准。按照北约的法定程序,3国入约需经北约16个成员国议会批准。1998年12月,北约成员国已全部批准东扩议定书,波、捷、匈3国加入北约的大局已定。今年4月北约成立50周年时,也有可能在此之前,这3国将成为北约的正式成员国,北约将扩大到19个成员国。与此同时,北约将最终出台新战略概念,这标志着冷战后的北约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力理清三支国际关系理论对北约扩大这一重要事件的解说。新现实主义从实力均衡与威胁平衡的观点去解释北约扩大 ;新自由主义从相互依赖以获得绝对收益的观点出发解释北约扩大 ;建构主义则从共同体价值观的内化或社会化的视角去分析北约扩大。前两者在解释东欧国家加入北约的缘由方面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而在解释北约吸收新成员国的缘由方面则较乏力。建构主义理论较全面的解释了东欧国家加入北约以及北约吸纳新成员两方面的内容。将各种理论综合在一起考察北约扩大可以使我们得出一个更为合理和科学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美国与北约东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约是美国主导的西方最主要的政治军事组织.冷战结束后,北约非但没有消失,而且不断对其战略、结构和任务进行调整.不仅如此,为了实现其长远的战略目标,北约先后两次进行东扩.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北约东扩不但使自身的势力范围得以扩大,同时也使美国的势力获得极大拓展,这为美国实现其全球战略提供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围绕科索沃问题对南斯拉夫联盟实施的空袭,是美国从巩固自己在 21世纪全球霸权地位的角度出发,利用冷战时期确立的军事同盟关系,致力于新一轮高水平竞争和对抗。在西方,主要是利用北约军事同盟体制,把西方国家纠集在一起,通过北约东扩来挤压俄罗斯,同时出台北约新战略,为北约在其成员国疆界以外使用武力制造理论根据,树立起惟有北约才是当前欧洲安全和稳定的可靠维护者和保证人的形象,以进一步扩大北约在欧洲的影响和地位。这既有利于北约的进一步东扩,更为北约在建立未来欧洲安全格局中增加新的筹码,从而最终形成以美国为“领导”,西欧为主导的国际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5.
北约的内向型和外向型发展贯穿于其历史进程的始终,北约军事-政治机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构成了北约内向型发展的主要内容;北约组织规模的扩大及其在冷战格局中的国际干预行为,则成为北约外向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冷战时期,冷战化的意识形态是促成北约对内不断深化其组织机构、对外逐次扩张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以及冷战思维,则成为新历史条件下,支撑北约对外战略、联盟体制改革以及不断东扩的重要思想基础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6.
对于欧盟东扩,新老成员在不同的动机和利益驱使下,都希望有所收获.从欧盟东扩五年来的数据看,就整体经济状况而言,虽然欧盟的人均GDP并没有明显的下滑,但花费在新成员国上的财政支出确实占相对大部分:而对于扩大相互间的贸易来讲,新成员国对市场的需求远远大于老的成员国,实际上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也大于原有成员国:同时,东扩也为新加入的12国增加了吸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力.总之,东扩对于欧盟来讲意义重大,尤其是对于新入盟国家来讲,收益更多.  相似文献   

7.
北约东扩势必要打破持续多年的冷战平衡,势必要对俄罗斯———苏联的继承者构成多方面的威胁,这也就预示着北约东扩势必要与美俄之争同在。美俄双方为维护各自的战略利益,争夺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围绕北约东扩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但双方都尽量避免激化矛盾,都在不损害战略目标和利益的前提下做出局部的、一定的妥协,这就预示了冷战后一种维持欧洲安全的新的国际格局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8.
冷战结束后,北约由于华约解散和苏联解体而失去了敌手,面临或解散或改革的命运.而一些原华沙条约组织的成员国为彻底摆脱俄罗斯的影响,出于维护自主和独立、争取西方国家援助等多种考虑,纷纷要求加入北约.这对于正在考虑“制造”理由使北约继续“合理”存在下去的美国来说,无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美国牵头和积极推动下,北约开始了以东扩为标志的战略调整与改革.纵观北约东扩,尽管俄罗斯极力抵制和反对,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东扩的决心和行动一直非常坚定.随着波兰、匈牙利和捷克正式加入北约,标志北约战略调整与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极力推动北约东扩,至少有以下几点战略考虑:  相似文献   

9.
北约在冷战后制定了转型方针,以芝加哥峰会为代表,确定了北约东扩、构建全球伙伴关系、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危机处置等目标。在乌克兰危机的推动下,威尔士峰会调整北约转型方向,提出暂缓东扩、构建伙伴关系、应对传统安全威胁、资源共享与合作等新目标,威尔士峰会的决策将对未来北约转型产生持久影响。  相似文献   

10.
4月23日—25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成立五十周年庆典在华盛顿举行。虽然由于北约正在对南联盟实施空中打击,其庆典办得并不十分张扬,但人们并不因此而低估这次会议在北约发展史上的意义。3月16日北约刚刚接纳波兰、匈牙利、捷克三国入盟,使北约的成员国数目增加到19国,再加上23个伙伴关系国,使这次会议成为美国首都华盛顿有史以来外国首脑出席最多的峰会。人们对这次会议的关往,并不权权是因为其出席者队伍的壮观,更因为它为冷战后的北约确定了新的战略。真实这个所谓的新战略并不是什么新友明、新创造,自在冷战刚刚结…  相似文献   

11.
北约在冷战后的延续及其作用考验着新现实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这两大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解释力和预测力 ,本文旨在考察围绕北约的继续存在及其未来角色而展开的论争。在解释北约的延续问题上 ,新自由制度主义看重制度本身的力量 ;在对北约未来定位的认识上 ,新自由制度主义乐观地认为北约将在欧洲安全格局中扮演积极角色。文章指出了制度主义在这两个问题上存在的缺失 ,并且从现实主义立场出发关注了决定欧洲安全结构的国际权力分布和大国关系 ,同时指出北约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集体行动困境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以来,北约一直在试图转换角色,并进行了一系列适应性调整.这种变化使北约的军事色彩有所减少,政治色彩有所增加.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北约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改革.布拉格峰会旨在打造一个"新北约",即确立新使命、吸纳新成员、发展新能力.北约的发展对国际安全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对北约的认识和对策也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国际格局转型带来了美国主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系列变化。它集中地反映在两极瓦解之后的欧洲局势,尤其反映在美国的欧洲盟国对北约的态度波动及美国如何维持北约运行上。而国际格局的变化,国际行为体尤其是大国的国际战略演进,都是随着国际环境变化,通过应对重大国际问题运行来体现的。冷战后的欧洲重大安全问题集中地表现在关乎科索沃问题上不同国际行为体的意愿差异与竞争;科索沃战争之后,美国领导的北约没有停止东向发展的步伐,在国际政治经济发生激烈变化中与俄罗斯等相关国际行为体的交锋集中体现在乌克兰危机的酝酿、发展上。科索沃问题与乌克兰危机看似无关,实际上是由美国的跨大西洋同盟战略变化这个轴线来串接的,也反映了冷战后新旧国际格局转换的基本轨迹,表明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格局处于两种趋势三支力量角逐的态势中,不能简单判定多极化趋势明显,也不能认定当代国际格局就是多极格局、就是单极格局。  相似文献   

14.
恐怖主义对国际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9·11”事件就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且,这一冲击还远未结束。对北约而言,其冲击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恐怖主义挑战北约新战略;第二,恐怖战挑战北约的军事理论和军备结构;第三,美国反恐中的“单边主义”行为和扩大化倾向令盟国极为不满.这对北约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 北约更是横行霸道。但是,无论从北约内部的深刻矛盾和新干涉主义面临的困境来考察, 还是从欧元启动后的国际形势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气候, 以及俄罗斯表现出来的坚强的战争意志特别是核战意志来分析, 北约都已面临着严重的发展危机。  相似文献   

16.
赵国军 《国际论坛》2012,(3):7-12,79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仅赢得了冷战,而且在冷战后发动的一系列针对非西方民主国家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催生了国际关系中的"民主胜利论"。该理论认为在政权类型与战争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由于民主制度的优势,民主国家在与非民主国家的战争中更容易取得胜利。文章在对"民主胜利论"的主要观点进行阐述后,认为其赖以支撑的统计数据存在瑕疵,"选择效应"和"战场决胜"解释缺乏说服力,民主和战争胜利之间的因果变量关系难以成立。文章认为,作为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脉,"民主胜利论"的理论和逻辑错误深嵌于其浓厚的西方"民主"迷思和意识形态情结之中。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界对冷战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其对抗性一面,对为什么是冷战而不是热战则缺少较深入的探讨。原子武器及两极阵营结构抑制热战说轻率地忽略了冷战现象自身的时代内涵,并没有解释热战没有产生的真正原因。实际上,美苏国际冷战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双方所具有的一些时代共性因素决定的,冷战最深刻的时代内涵不是对国际和平的违背,而是对热战的超越。  相似文献   

18.
国际制度的建立既是国家对国际问题处理的思考,也是国家对制度内部价值观念的维护和追求的结果,这使得国际制度的建立过程伴随着内外两个逻辑。分析北约建立和扩大的历史,能够揭示制度化两重逻辑的影响发挥。冷战期间北约建立和扩大的外部逻辑在于抵抗苏联的威胁,内部逻辑在于保护跨大西洋地区的民主规范,并将西方国家的认同镶嵌于实体性的制度体系之中。冷战之后,北约的外部安全逻辑重要性有所削减,但稳定冷战后时期的中东欧国家,将其纳入到欧美制度化的网络之中,并把自由民主规范传播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内部逻辑则成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