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亡是人类永恒的话题,面对死亡,庄子以其独特的视角从不同的方向来解读死亡。庄子在对死亡本质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体认、关于死后世界的认识、以及对待死亡的人生态度等方面,都给予我们一个不同于其他诸子的全新视域,让我们看到了死对于生的价值与意义;同时庄子在死亡问题上是具有对生的超越性的,表现在用死后归于永恒的道来解构有限的生命,将短暂的生命融合进无限的道中,从而获得生命的超越。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生活,坦然地面对死亡。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传统的死亡观 ,是建立在自然宗教的基础上 ,具有神秘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特点 ,整体的文化意义高于生命的个体价值。中国人把生命看做一种自然现象 ,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情 ,不必那样痛苦。到了汉代 ,随着佛教的传入 ,死亡也变得阴森恐怖起来。到隋唐时代 ,死亡观有了相对确定的含义。新中国成立后 ,出现民间的死亡观与马克思主义死亡观并行存在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死亡教育"并非教人如何"去死",而是在观念上的由"死"观"生",是更深切的对人们生存境遇的终极关怀、对人们的"死亡品质"与"生命品质"提高的关注。本文从死亡教育的本源、内涵及实质切入,认为死亡教育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珍惜、热爱有限的生命,让生命焕发耀眼的光辉而不虚度一生。  相似文献   

4.
死亡体验是人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最后感性把握.作者认为一、死亡体验的理性前提是一种包含对生存真谛和宇宙奥秘深刻理解的体验;二、死亡体验作为主体对生命最高最后阶段的亲身感受,具有主体性、情感性、超越性等基本特征;三、死亡体验的现实意义在于它不仅能调动主体从内心情感出发积极主动去体验生命最后阶段的意义与价值,而且能帮助主体以审美态度对待死亡进入生命境界.  相似文献   

5.
死亡意识是指从生命本能出发对死亡的恐惧及由之引发对生的焦虑。本质上,它是一种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促使人们对生命更关注、依恋和尊重。对死亡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作家生活的态度行为及创作倾向。张爱玲的散文,记述了她的两次死亡体验与人生观的形成过程,世俗化人生观中体现出她强烈的死亡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存在死亡观教育缺乏的现象。我们的教育在对人们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死亡观的教育。只有树立了科学的死亡观,人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和看待他们的生命,才能正确认识死亡现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去。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的生命、死亡的认知与体验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生命、死亡的本质特征的认知是正确的.大学生对生命的体验是积极的.大学生对死亡的体验是低度恐惧的、中度悲伤的,是高度理性的.女大学生对生命、死亡的认识比男大学生更准确.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对死亡的恐惧显著低于无宗教信仰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生和死是个体生命存在的两极,对死亡的不同诠释,形成不同的生命取向。在冯至二十到四十年代的诗歌创作中,诗人对死亡的理解经历了由最初的直觉感悟到对死亡的追慕再到哲学思考的发展过程,反映了诗人别具一格的审美选择:即在死亡的审美观照下对生命蕴奥的积极探索以及对理想生命形态的构想与追求。  相似文献   

9.
死亡态度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是一个事件,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因此人们的死亡态度对于人生的意义就尤为重要.分析人的死亡态度,实际上就是分析人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研究人的死亡态度,帮助人们认识与理解死亡,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是提高现代人生活质量、合理把握生与死的辩证关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死亡观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软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目前普遍存在死亡观教育缺乏的现象.我们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同时,应该加强大学生死亡观的教育.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死亡观,大学生才能正确地理解和看待他们的生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社会服务中去.  相似文献   

11.
对曹雪芹《红楼梦》中黛玉葬花与安徒生《小意达的花儿》中意达葬花进行比较,剖析了两者的异同。二者均为新奇的葬花意象,都是纯真心态的外放,却反映了作者不同的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黛玉葬花反映了悲观的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纯洁的生命美好却短暂,终将被恶劣的现实所吞噬,只能在追忆中留下自己的印迹;理想终将破灭,生命终将离别,与其违心地活着,不如完美地死去。意达葬花反映了乐观的生命意识和死亡意识:自我实现的人生如美丽、短暂的梦境,但它不是悲剧,因为死亡是生命的升华,死亡使生命圆满,变成重生与复活。  相似文献   

12.
中日神话关于天地形成、万物创生以及神的死亡的意象,既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通过对这些生命意象的分析可以看到,日本神话在形成过程中,在某些方面确曾受到过中国神话的影响。而一些并不存在事实上的影响的相似之处,则显示了人类在相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所展现出的心理活动与思维方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死"具有丧失生命之生物学意义、有当下之否定社会哲学意义、有生命升华和虚无的三层的语义。"死"亦具有客观性、复杂性、不可逆性和确定与不确定相反相成之属性。从悖论角度指认"贵生"教育的生死之二律背反,明晰其矛盾归属,释放生命智慧,网织死亡境界,完成爱和美的绝对永恒信仰。  相似文献   

14.
生命教育视野下大学生生死观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命教育视野下,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死亡态度量表对北京、苏州四所大学376名大学生的生死观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生命意义感较高,但死亡恐惧感也较高。大二学生的生命意义感低于其他三个年级。独生子女的死亡恐惧感高于非独生子女。生命意义感和死亡态度的部分因素之间存在关联。建议加强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尤其是死亡态度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在其1700余首诗稿中,以死亡为题材或与死亡相关的诗作多达近六百首,超过其诗作总数的三分之一.这些诗歌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折射了诗人对死亡的独特理解.诗人于死亡的意境中,向世人展现了其美学追求与生命的价值建构,阐释了生命的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海泉文本中散发着浓重的“死亡叙述”,这主要体现在:1.对生老病死这一正常性死亡的叙写;2.英雄主义式死亡;3.强迫性死亡;4.某种超现实力量所导致的死亡。那么,作家海泉为什么如此“倾心于死亡”主题呢?在诸多原因之中,有两点值得探究:1.与作家心灵结构深处的情状有关;2.源于作家长期对蒙古民族传统中“生命观”及现代西方哲学中“生命意识”的形而上思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人死亡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有生命之物产生以来 ,就有了死亡的现象 ,但动物只有存与亡的问题 ,而惟有人类才有所谓死亡问题。当死亡的状态、死亡的事件和死亡的性质与我们所期待的状态与性质不符 ,有差距或差距甚大时 ,才构成了死亡的问题。现代人面临着复杂的死亡问题 ,它强烈地影响到人们的生存与发展 ,因此 ,必须探讨现代人的死亡问题 ,并从中引申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具有诗人气质的罗伯特一直憧憬着天边外美好的海上生活。但由于一时的爱情幻觉使他做出了留在农场的抉择,成了生活的失败者。他不善于务农,日子过得越来越糟糕,最后农场破产、女儿天折、身患肺癌。他在生命弥留之际爬到山顶。眺望着他那魂牵梦萦的天边外离开了人世。死亡主题构成了作品的内在本质。奥尼尔以其深刻的思想赋予死亡崭新的意义,激起读者对人生的深沉思考,使读者透过死亡看到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9.
论文以安徒生三则童话故事为基础文本,分析了其中并置的梦与死亡意象及其表现方式、内在关系和深层蕴涵,认为死亡意象在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中不仅仅被表现为生命的断层,更是导向永恒的契机,而死亡前的梦境则促成了这一契机的实现.同时,生存与死亡之间的不平衡性也使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于矛盾中呈现出微妙的张力.  相似文献   

20.
在漫长的解读人生、解读死亡的过程中,伍尔夫认识到人类是面临着无法摆脱的悲剧性结局。她的悲剧意识体现在她对死亡观念、人际隔膜、战争恐惧的感悟与理解之中。她的悲剧意识源于个人悲观意识和对自己处境的困惑与迷惘。虽然伍尔夫在生命中顿悟了死亡的真谛,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将生命交于死神。这种选择并不在于展示人生的不幸,其目的是要展示人的主体精神对悲剧的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