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忠义先生从崇祯本《金瓶梅》“评语”的角度论述潘金莲形象,提出“潘金莲对西门庆是有情的”这一观点.然而,我们考察分析崇祯本《金瓶梅》评语对潘金莲形象的点评,却看不出潘金莲有所谓“情”.相反,崇祯本评语中的潘金莲实是一个极其无情的恶人.淫乱、妒忌、狠毒,是她罪恶性格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中国文学中潘金莲形象演变轨迹的系统梳理,概括归纳出这一人物系列的三种基本类型,并以《水浒传》为轴心,对这一艺术形象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重新的审视和探讨。文章认为,潘金莲的毁灭,既源于封建婚姻制度和陈旧贞节观念的戕害,也缘于她的由受害至害人的自我堕落。但在其从善良走向邪恶的过程中,“潘金莲”并不具有规律性,她只是特出的“个案”,而绝非“必然”,从而否定了所谓潘金莲是这一类妇女之“典型形象”的传统观点。  相似文献   

3.
一  潘金莲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荡妇的形象,数百年来受着人们的唾骂与指责,更有甚者,希望踏上一万只脚使之永世不得翻身。兰陵笑笑生则将《水浒传》中的这段故事演绎出一本《金瓶梅》,虽然作者本有以此训诫世人之意,但这本书毕竟成为所谓“第一淫书”而遭多次查禁,直到目前尚未在大陆公开出版发行。这更让人们对潘金莲产生了一些厌弃与不屑,使得这个形象更加难以翻身。然而潘金莲真的就这样不堪,无论时移世易,她必得遗臭万年了吗 ?当然有人为她鸣不平。  很久以前就有人曾为潘金莲鸣冤叫屈,声言为她翻案。他们声言在外国…  相似文献   

4.
出于日常语言直观,霍尔顿向“意志软弱是行动违背最佳判断”这种传统的评价主义观点提出了挑战,并提出以“意志软弱是过于容易地更改决心”这种执行主义观点取代传统观点。作为回应,米尔指出存在评价型和执行型两种意志软弱,但前一种仍具有核心地位。霍尔顿与米尔对意志软弱的构想都面临若干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关于意志软弱的“双核”观点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当行动者的最佳判断或已有意图是活跃意图的候选项,但却被不恰当地压倒时,行动者展现了意志软弱。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一尊不朽的丰碑,昭示了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深化。本文以潘金莲语言个性化的独特审美视角,就潘金莲这个典型人物的个性、形象、命运的描摹及其典型形象对社会的烛照进行了详细的剖析、评价,这为人们研究、鉴赏《金瓶梅》洞开了一扇窗户。  相似文献   

6.
唐代刘知几在总结唐前和唐初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史才三长”论,把对史才问题的认识提高到理论的高度。清代章学诚又提出“史德”论,发展了“史才三长”论。近代,梁启超根据资产阶级的观点对“史才四长”提出了新的观点,注入了新的内容,是这一理论的又一次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潘金莲     
从纵的历史的眼光看 ,潘金莲是传统男性的附属品与玩物 ;从横的时代的眼光看 ,她又是商品经济发达之后的副产品与牺牲品。评价潘金莲选择的不应是道德法庭 ,而是历史的审判台。潘金莲追求幸福的方式虽然不能为正统道德所接受 ,但她的行为至少在客观上包孕了追求“人”的解放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金瓶梅》的作者、版本、思想和艺术成就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可以说对《金瓶梅》的研究正趋于深化。但是,对《金瓶梅》中的女主人公潘金莲的评析却未见深入。论者一提及潘金莲,几乎无不大加挞伐,斥其为“坏女人淫妇”、“妇女中的魔鬼”,认为她“是一个最淫荡,最自私,最阴险毒辣,最刻薄无情的人”。只有个别学者或表示出较为客观的态度,触及了这一形象产生的社会基础,但并没有更深入的论析。  相似文献   

9.
检讨了国务院所颁布的政策性售房房价计算公式中参数值的错误,提出了用“加权平均法”确定物价指数和工资增长速度两个参数值的观点;运用“四个指标”对城镇居民购房的经济承受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某些地方政府在房价计算中,职工年均收入这一指标统计口径过宽,失去科学性,导致房价过高的问题;强调应该用立法手段保证城镇居民购房资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一般法律原则”的含义及其法律性质这一重要的国际法学理论问题作了比较系统和深入的探讨。作者在评析了目前国际法学界所提出的“一般法律原则”“应理解为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这一观点之后,提出并论证了“一般法律原则”是指国际法上的一般法律原则,或者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是国际法渊源所表现的内容,而非国际法渊源本身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围绕形式逻辑课教学方法改革这一主题作了研究。文中提出的“精讲多练”、“注重举例的思想性”、“注重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等观点,具有较强的学科针对性,也对其它学科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理论界这几年普遍流行的“股票发行是最佳的筹资方式,股票流通能实现资源配置优化重组,股票价格能评价和监督公司经营”的观点提出质疑。论证了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在我国,股票市场都仅仅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构架,而不是融筹资金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
陶翊之同志在1964年第8期《学术月刊》上发表了《忠王李秀成的评价问题》一文,反驳戚本禹的投降说和罗尔纲的伪降说,提出了自己独创的“收降”说。这一“收降”说的性质在“宿命观点”和“保民、保部众观点”的错误论证下,认为与叛徒的出卖革命利益、卖身投靠是有“根本的本质上的不同”,最后得出“李秀成被俘后没有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的观点,考察了美学范畴“人”的形成,由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从人生人“群”、人文诸方面论述了这一核心范畴的基本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瓶儿为《金瓶梅》中著名淫妇之一,关于她的性格特点和形象意义,近年来,学术界颇有争议。这是一个一生偃蹇的薄命女子,她畏“天”、求“天”,幻想寻找一个好归宿——结果是:作恶不如潘金莲,却比潘金莲付出的多,除了自己的命,还搭上儿子的一条命。她也匐伏在神龛底下,作善不比吴月娘少,却早夭,死于血水淋漓。如何认识作者用心血浇铸而成的这一人物,也是探索这部巨著美学思想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教育目的是由人类意志主观外在地决定的。杜威则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其实质是“内在目的论”或“自生目的论”。杜威的这一观点可以从哈耶克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自生秩序”的理论中获得哲学理论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清代批评家张竹坡对《金瓶梅》下了这样一个判语,认为“此书独罪财色”.张竹坡的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较大.叶朗的《中国小说美学》中有一节,就直接以张竹坡的这一判语来标题.不过张竹坡并不认为,在《金瓶梅》所描写的这“一片淫欲世界”中,天命民懿已丧尽灭绝,他写道:“《金瓶呐有一李安,是个孝子.却还有一个王杏庵,是个义士.安童是一个义仆,黄通判是个益友,曾御史是忠臣,武二郎是个豪杰梯弟.”(第48页)显而易见,张竹坡所列举的这些“好人”,完全是以封建伦理道德标准来衡量的.与西门庆、潘金莲、应伯爵这些呼之欲出的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相比,这些“好人”并不具有什么美学意义和文学史意义上的生命力.因此,张竹坡的这一观点,即使在张竹坡所处的时代也不太为人所接受,例如,清代另一个批评家文龙就曾这样感叹道:“作者甚有憾于世事乎?何书中无一中上人物也.”  相似文献   

18.
记得小时候看国产老片,虽然很多地方懵懵懂懂不太明白,但有一个词儿很早就在心中根深蒂固了,那就是“狐狸精”——但凡一个女人举止轻浮、作风放荡,这三个字就会从四面八方毫不留情地朝她脸上扔过来,让她颜面扫地尊严尽失。可以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狐狸精”是对一个坏女人最形象化的描述,“亡党亡国”的妲己褒姒、秽乱后宫的赵飞燕和杨玉环、红杏出墙的潘金莲……都已经当之无愧地步入了史上最著名的“狐狸精”行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哲学的源与流,可以说皆由先秦诸子所奠定,《天下》篇作者以“以天为宗,以德为本”的精神.纵论天下诸子之学术;而且作者筚路蓝缕。《天下》篇也属中国学术史开山之作。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如此重要的作品,在作者和内容评价上历来却存在着重大分歧,自“五四”进入“疑古”时代以后,分歧更加明显。文章分为两部分。一是对有关《天下》篇著作权的两派观点与论据进行梳理,并且从提供新资料入手,将《天下》篇著作权重归于庄周;二是以惠施为例证。对以胡适为代表用“科学主义”评价名家而至今仍一统天下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这种所谓“科学主义”的评价,不仅是对诸子思想的误解,而且是扭曲了中国哲学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围绕“领导文化应当是廉政文化的重要内涵”这一命题,在对多种廉政文化定义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领导干部是廉政文化建设主要承载者”的观点;对领导文化的独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领导文化的概念,区分了相近概念,阐述了领导文化的具体内容;进一步揭示领导文化的作用,其中的“制度的文化化”更加凸显了领导文化作用的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