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做人需要成熟,但是,太成熟了,也未必是件好事情。譬如瓜果,熟过了头,味道也就变了。做人太成熟,就会心机太重,城府太深,老于世故,老谋深算,外隐内敛,深藏不露,叫人捉摸不透,难以相处,不像那些心直口快的人,坦诚率真,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宛如一泓清泉,纯净得叫人一眼看到底。太成熟的人,烦恼就多了,欢乐就少了,活得就累了,不像那些大大咧咧的"马大哈",心计未几,想得未  相似文献   

2.
正做人做事做官有很多不可想不能想、不可为不能为、不可有不能有的"名利事",倘若想之为之有之则事与愿违,而不想不为不有则愿遂事成。以下这"十忌",是从一个个教训和一次次失败中汲取总结出来的,它像一块块警示牌,提醒着人生路上该怎么左转右拐,以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和经受考验。一、霸气、傲气、神气是折戟沉沙的"滑铁卢"人应该大气但不可以霸气。大气之人语气不惊不惧,  相似文献   

3.
正"恩欲归己,怨使谁当!"这是北宋宰相王曾的一句名言。他为人方正持重,始终认为,为官从政不能"收恩避怨"。"收恩避怨",就是讨好人的事抢着做,得罪人的事躲着走。这样的人一定能落个好名声吗?未必。反之,那些一心为公事、不怕得罪人,甘于"食落众人口、罪过一人当"的人,也未必真会得罪人。  相似文献   

4.
刘兴亮 《决策》2012,(6):69
前两天,收到一务短信,顺手就把它转发到微博上去。 这务短信的内容是:“曾国藩从政八经:1、做人要象人,做官不可太像官2、把所有人得罪了就谁也不得罪了、3、有油水的地方往往最滑,站稳都难,4、沉默是一种态度,拖也是一种工作方法。5、不怕群众骂你,就怕群众不找你。6、可以得罪忙人但不能得罪闲人。7、小胜靠智,大胜靠德。8、人不能把钱带进坟基,但钱可以把人带进坟基。”  相似文献   

5.
看一座城市的气质,可以看那里的早点铺,看那些卖早点的人,看清晨的第一餐. 前几年,参加一个笔会,去了武汉.武汉人把吃早饭称为"过早".武汉人过早时,喜欢吃"热干面",筋道的面条在开水里煮上几滚儿,捞出来拌好,放在一次性饭盒里,然后用沸水冲一个鸡蛋汤,就吃上了.辣椒油搁在桌上,放多少随意.老板也多是少言寡语,整个做和吃的过程都很快,像极了武汉人的性格,爽快干脆,不拖泥带水,吃过了各忙各的,就此东西南北飞.  相似文献   

6.
正1.谋事不传事。"脑筋要多动,嘴巴要少用",这是当好领导秘书的第一要诀。2.干事不铲事。踏踏实实干好工作,完成好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这是当好领导秘书的基础。不怕艰苦的同时,还要做到不怕批评、不怕仔细,对待批评要保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否则就会觉得委屈,导致心理不平衡。3.抹事不激事。秘书必须信守抹事不激事的原则,影响团结的话要两头瞒,有利于团结的事要两头传,切不可持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阴暗心理。  相似文献   

7.
第一流的人做第一流的事第一流的人可以像凡夫俗子一样浪费时间,他要以并不长的生命,完成许多一流的事。如果一个人过于努力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他就不会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班尼斯说过:“纯管理人也许能把事情做对,但是真正的领导人重视的是做正确的事情。”现代人的一大问题是开始太随意,注意力分散,分不清轻重缓急,也不善于区分大小。如果碰巧能力又强,即使局面也多能扭转,这样就会无谓地耗费很多的时间和感情。“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对无足轻重的事情无动于衷的人。但他们对那些较重要的事务却总是做不到无动于衷。那些太专注于小事的人通常会变得对大事无能。”抓住大事,小事自会照顾好自己。一流  相似文献   

8.
中央电视台"走基层"百姓心声调查访问中,记者问到,你幸福吗?看着电视上的公务员、工人、农民等,纷纷说出了"幸福"两个字,不由会心一笑.这些人,不都是我们身边最熟悉的朋友、同事、亲人吗? 我忽然想,如果大家见了面,互相打个招呼,然后问一句"你幸福吗",就像问"吃了吗"一样自然,那该是多么美好有趣的事.这样想着,我偷偷笑了.  相似文献   

9.
心灵絮语     
做人 做人应认真又不太认真。 假如轮到你发言,大可不必看人的颜色,该怎么说就怎么说,真话就行,这叫认真。别以为你说对了,人家非得听,一言定乾坤,否则就缄默,这又未免太认真。  相似文献   

10.
做人并不难     
在当今中国,一句"做人难"成了最流行的话.女人说"做女人难",男人说"做男人难",一些名人则不无得意地说"做名人难",名女人则更有资格说"做名女人更难".言和行的总和即"做人"对于一个人来说虽然是极其重要的,但并不像一些人说的那么"难".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狠抓作风建设,严厉查处腐败和违反作风禁令行为。截至今年4月底,已有11,979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被曝光,其中不乏"一餐饭受处分、一顿酒挪位子、一次违规丢帽子"的案例。截至今年6月底,因腐败而被查处的省部级以上高官就有23位之多。不少人感到"中央反腐败越来越动真格的了,当官越来越难了。""不能坐好车了,不能喝好酒了,连办公室也要挤一挤了,当官越发没劲了。"一些人甚至觉得"干事就难免犯错,不干事才不会违规。"于是,"礼不收了,饭不吃了,该做的事也不做了",一心只做太平官。"为官不易""为官不为"等说辞一时甚嚣尘上,广为社会热议。  相似文献   

12.
侯磊 《领导之友》2013,(4):26-27
能力是领导干部有所作为的基本要素,是自己最大的靠山。成功的人都是凭能力创造价值的人。有了出色的能力,就不怕没有出色的工作,就不怕没有出色的自己。(1)回顾诸多政坛人物的成长变化深深感到,要在从政路上走好、走远,主要靠两条:一是凭品德做人,一是凭能力做事。能力是领导干部有所作为的基本要素,是立足与发展之本,是自己最大的靠山。有了出色的能力,就不怕没有出色的工作,就不怕没有出色的自己。  相似文献   

13.
社交规则     
<正>※把别人想得太复杂,是因为你也不简单。※始终要记住:别把你的头抬得比帽子还高。※最大的美德是好心肠。你不可能去爱每一个人,但可以对每一个人表现出善意。※"敬酒"当然要喝,"罚酒"既推不掉也就带着微笑喝了吧。※说谎,只是卖弄"小聪明";圆谎,可要搬出"大智慧"。  相似文献   

14.
正"未向组织报告擅自出国,以身体有病为由长达一年多不归,在省纪委宣布对其立案调查后,拒不配合组织调查……"据报道,这段文字描述的是广东省国资委原主任刘富才。刘之所以如此强硬,"理论"是:"我当这么大的官,你们要调查的那些事都不叫事;要查,每个人都有事,比我事大的也有,纪委该先查他们  相似文献   

15.
正做人做事做官要做好"加减乘除"。正的方面要多做加法、乘法,负的方面要多做减法、除法,这样的人生才盈亏有数,才有胜算。"忌",就是不要想、不要做,它们好比人生路上的一个个陷阱,掉下去就爬不上来。之前写过一篇"十忌",这里再续"十忌",慎之戒之。一、盲目、盲从、盲干是事倍功半的"墓志铭"盲目者没有方向、看不清目标,盲目的人往往心中无  相似文献   

16.
正"为官之义在于明法",只有守纪律、讲规矩,才能不出事。陶铸对自己"约法三章":不准迎送、不准请客、不准送礼,周敦颐一生践行"事冗不知精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他们都是领导干部做人处世的楷模。党员领导干部应追求"不褪色、不染色、有特色、很出色"的境界,任何时候都应保有自己的"初心",不能因为职务高了、  相似文献   

17.
正五一回家,一进门,老爸就跟我叨叨:"镇上那丫头片子就是故意为难人,不就是忘了带身份证嘛,这么热的天,让我来回折腾。"老爸穿着一件褪色的衬衣,裤管一只卷着,一只耷拉着,还有星星点点的泥巴,一副典型的农民打扮。我太懂那些办事的人了,以貌取人,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我说:"爸,把资料给我,我去给你办!"刚好姐夫这次是开着  相似文献   

18.
正人活着,总有看人不顺眼的时候,但我们很少这样思考:那些被我们看不顺眼的人,恰恰是反映我们自己的一面镜子,照出我们最不成熟的一面。越是不成熟的人,越是以自我为中心,越是把自己价值观里所认为的一切当作唯一。一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或事就美化,讨厌的就丑化,自认为站在公平、正义、道德的制高点,实则不过是自我认知的狭隘。当这种狭隘变成偏见,映射在他  相似文献   

19.
六脉神剑汤     
我承认,酒喝多了会醉,但是醉酒也很爽。五六杯落肚,印堂发红,胸口发热,后脑勺发麻,渐渐吃什么都香,喝什么都甜,瞧谁都像亲哥亲妹。  相似文献   

20.
<正>所谓"鞭打快牛",就是在现实工作中,越是勤快能干的人,其承担工作任务特别是急难险重工作任务的机会就越多,工作量与奉献度远远超过其他同事。这类人我们称之为"快牛",既勤勤恳恳、踏实肯干,又任劳任怨、敢于担当。但是,这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快牛"承担的任务多、责任重,出错的概率也很大,受到批评的可能性也很大。他们工作积极卖力,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爱护、提拔重用,但如果一味过度使用甚至因工作出错而批评问责,不断地把鞭子打在他们身上,则有些不公平,容易挫伤其工作积极性。而且,一味地"鞭打快牛",让那些能力平庸、态度一般的人只做无关紧要的事,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