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社会建构论与咨询和临床心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过去的20年中,社会建构论的崛起对咨询和临床心理学领域的科学主义范式形成了挑战.社会建构论主张实在是社会的建构,这一观点应用到咨询和临床心理学,则被传统的科学主义当做"实在"的"病理心理"丧失了本体论的基础.同时,知识是建构的,那么咨询和治疗理论并不是一种科学发现,而是一种理论建构.这些观点对咨询和临床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心理的公开性是心理学科学化的基本条件和必要前提,也是心理学的不断追求。自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学科以来,从传统实验心理学范式、行为主义范式,到符号主义范式,再到认知神经科学范式和活动主义范式,每一次范式的演变都是对心理公开性的追求的一次突破。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对心理公开性的追求,才导致心理学研究范式的不断突破和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断进步,才使得心理学更具自然科学性。不过,尽管随着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演进,心理愈来愈具有公开性,但迄今为止这种公开性尚嫌不够,未来的发展应该是多种范式的结合。  相似文献   

3.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类心理需求及生存环境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传统的宗教心理学研究,或者探索宗教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第一种研究路径),或者探索心理机制对宗教的形成和宗教行为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第二种研究路径)。除此之外,我们认为还有第三种研究路径,即采用新近兴起的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探索人类复杂的宗教信仰与心理机制之间的交互作用,特别是对引起、促进和构成人类主观信仰和精神功能的文化心理变量进行实证研究。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范式应该可以为当代宗教信仰的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揭示人类复杂的宗教心理和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斯塔姆教授的个人学术经历,围绕理论心理学的定位、性质、作用这一框架,就理论心理学与实验心理学之间的内在关联、社会建构论在理论心理学中的历史地位、马克思哲学对理论心理学的可能效用、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的共存关系,以及心理学知识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当前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 2 0年来 ,西方发达国家的心理学研究又进入了一个新的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心理学研究的主流和范式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特别是当前西方心理学的三大前沿发展取向———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人文心理学领域所取得的一系列新的进展成果 ,已经对世界心理学的发展格局和秩序形成了新的规范及导向 ,同时也对处于非主流地缘国家的心理学研究范式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与冲击  相似文献   

6.
黄囇莉 《浙江学刊》2007,53(1):188-197
本文主要目的在揭露与论述心理学领域中的性别意识与性别面貌。文中在论述心理学知识本身的性别面貌时,系以历史发展为主轴,逐步呈现说明主流心理学向以“实证科学”自居,因而也充分显示其男性中心思维与男性化性格。七十年代之后,女性心理学者反扑,反覆检证过去有关性别差异的各项研究,多所斩获。不但发现后天的社会化历程是性别差异的主要缘由,同时,也提出女性自己的视见与发出自己的声音。近年来,一方面生物决定论(先天论)在主流心理学中老调新唱,以演化心理学现身,且有越演越烈之势;另一方面,女性心理学也进而脱胎为女性主义心理学,主张社会建构论,更企图在方法论层次上翻转心理学中的知识与权力,因而使得心理学的内部张力越来越紧绷。在目前的欧美心理学界,性别意识已经进入主流心理学,教科书的书写与论文的发表开始有明显的性别意识。在台湾,却仍多在边缘发声。不过,处于双重弱势的台湾女性主义心理学者,因与本土文化及草根结盟,而展现出特殊的风貌。  相似文献   

7.
西方进化心理学概述--当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一种新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化心理学是近年在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研究取向 ,目前仍没有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其基本主张是 :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 ;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途径 ;心理机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演化形成的 ;模块性是心理机制整体组织的特性 ;人的行为是心理机制和环境互动作用的结果。进化心理学的研究促进了对人性和心理的进一步思考 ,开辟了心理学新的研究领域并且对其他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它的局限性是具有遗传决定论的倾向 ,方法论存在一定的缺陷以及忽视了文化对进化的意义等等。  相似文献   

8.
周宁  刘将 《学术交流》2008,(5):6-10
心理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发展休戚相关,哲学的每一次新发展都对心理学产生深刻的影响."解释性转向"是继"语言学转向"之后的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又一重大变革.哲学的解释性转向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深刻影响,"理解"与"解释"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的维度.心理学的解释性转向以人的语言或言语作为理解或解释的媒介,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是有待理解和解释的"文本".在解释性转向语境下,心理学研究出现了三个转变趋向:从本质论到建构论的转变;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从价值无涉到价值关涉的转变.解释性转向引起了心理学理论深层次的、多方位的变革.通过解释性转向,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空间与视野.解释性转向对于克服主流心理学面临的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会议背景 人的幸福问题,孤独问题和身心健康问题是现代社会急需面对的重大问题,而这一切都与现代人对心身关系的理解密不可分。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兴起,随着人类文明由现代工业文明向后现代生态文明的转型,以科学实证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以碎化思维为特征、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取向的现代心理学及其心理治疗范式日益暴露出它的局限和困顿。  相似文献   

10.
边缘心理学对主流心理学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始终伴随着批评。马克思主义心理学、女性主义心理学、后现代心理学、后殖民主义心理学等处于边缘地位的心理学分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主流心理学展开了批评。这成为主流心理学自我反省、不断完善的动力和源泉,促进了主流心理学反省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完善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关注心理学理论与生活实践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赵吉惠  赵海 《唐都学刊》2001,17(4):94-95
文化心态是思想观念的具体表现,乃人文建设的根本问题、核心问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逐渐形成一种共识,认为西部地区思想观念的落后,是影响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障碍之一,应该更新观念,调整心态,心理建设的视角,“升华现代陕西人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2.
心理学研究感性认识形式,逻辑学研究理性认识形式。二者密切相关但却长期分离。认知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为心理学和逻辑学的交叉融合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学科框架。在认知科学的框架下,逻辑学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产生了认知逻辑新的研究框架。在这个框架下,心理学与逻辑学交叉融合,产生了心理逻辑这一新兴学科。它认为逻辑推理受心理因素影响,是由人参与的、涉身的经验科学。认知逻辑开启了当代逻辑学发展的新时代,走上了作为多学科共同工具的广阔发展道路。认知科学的发展将带来一个学科综合交叉、问题引领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引领学科建设、人才全面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3.
朱远红 《创新》2010,4(3):115-117
在职业竞争中,女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女性的角色及所承担的责任决定了她们在竞争过程中的复杂心理状态,如对能否与男性在同一平台上竞争心存疑虑、患得患失心理普遍存在、容易感受到挫折等等。因此,女性在职业竞争中应加强心理建设,认识自我,提升自我,学会换位思考,积极、巧妙地规避竞争冲突。  相似文献   

14.
尹训红 《创新》2010,4(4):94-96
文化心理学研究中存在"不可通约",是因为研究者们囿于不同文化下的具体刺激所导致人们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与行为表现,而没有上升到刺激所具有的意义层面。而研究的"可通约性"有两个层次的含义,即:不同文化中具体刺激的、意义的、本质的、可对话交流的层面和表面的、可理解支持的层面。这为文化心理学研究中沟通平台的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哲学视野中的主体心理学与存在心理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心理学哲学的角度加以观察,我们会发现当代心理学正面临一场变革———从主体心理学转向存在心理学。主体心理学建立在近现代西方理性哲学的基础之上,强调主体理性在研究中的至尊地位,最后导致研究中理性与生活的分离、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分离、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的分离。存在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生存实践,主张打破研究中的主客分离,消解主体理性的中心地位,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将研究内容与方法结合起来,使研究更具日常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16.
张新科 《唐都学刊》2002,18(1):80-84
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入世进取主题 ,是人的生命活力的展现。生命活动实际上是人的自身活力的释放。而活力的释放 ,总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与限制。入世进取主题的产生与发展 ,还与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哲学心态以及重人生、重现实的民族心理有关。  相似文献   

17.
Child development theory has come to be regarded as essential underpinning knowledge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 a view reinforced by the current research‐minded agenda. Practitioners are enjoined to acquire a more in‐depth knowledge of child development but in this paper it is argued that this agenda requires more scrutiny if social workers are going to engage more meaningfully with the child development literature and use it in a critical and reflexive way in their practice. To this end some key messages drawn from critical approaches to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 literature to date largely unrecognized by social work, are examined for their relevance to practice.  相似文献   

18.
The topic of subjectivity has been treated peripherally by philosophy. It has appeared in philosophy not as a specific human phenomenon, but attached to other concepts without specifying its ontological definition, such as intersubjectivity, the place of the Other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self, consciousness and so forth. This paper reconstructs some of the overlooked moments and ideas of several classical philosophers, such as Marx, Dewey, Merleau Ponty, Cassirer and Foucault, in order to identify in their works important antecedents to advance a different concept of subjectivity. The concepts and questions which are raised by those philosophers and which are revived in this paper have remained overlooked both by philosophy and psychology because of the lack of any representation of subjectivity capable of making them more visible. The ontological monopoly of language and discourse in explaining all human phenomena, taken together with the critique of theoretical systems and of epistemology, has found in social constructionism its strongest expression in psychology. The value of theoretical systems in generating intelligibility about complex and configurational phenomena is recovered, along with the need to develop new epistemologies capable of generating intelligibility on such systems. Finally, I argue that a new theoret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avenue is opened u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thought.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paper I describe the relevance of philosopher Peter Sloterdijk's (1998/2011) book Bubbles for social psychology. Bubbles offers the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hat I call a round social psychology. This is in contrast to the flatness characteristic of some of the more influential contemporary varieties of social psychology. Flat social psychology stays close to the ground, and is focused on the coordination of action. Round social psychology describes the atmosphere that surrounds and makes interaction possible in the first place. It requires a theory that links intersubjectivity with spatiality. To describe flat social psychology I analyze the assumptions of three contemporary versions of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cognition theory, Goffman's dramaturgy, and Gergen's relational psychology. I then describe in greater detail Sloterdijk's bubble philosophy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und social psychology.  相似文献   

20.
McDonald, Gough, Wearing, and Deville (2017) call for the discipline of social psychology to investigate issues of neoliberalism, consumption and self‐identity more seriously. We make two contributions in relation to their analysis. First, we highlight some current issues associated with neoliberalism as a concept that leave us in doubt regarding the analytical usefulness of the term. Due to its imprecision and over‐extension, predominant association with the left who use it pejoratively, and altered economic circumstances, we are increasingly skeptical of neoliberalism's analytical validity to social psychology. Second, we als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interdisciplinarity, but suggest that empirical insights from mainstream social psychology have much to offer social scientists concerned with how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s impact upon self‐identity and social behaviour. We conclude by pointing out that a greater openness to heterodoxy within and between critical and mainstream strands and the wider social sciences are required if social psychologists are going to make more persuasive impacts to the study and resistance of market log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