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财政是国家行使其政治、经济职能的重要工具。在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同样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调动各族人民在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其中核心问题一是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利;一是要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大力发展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尽快改变民族自治地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落后面貌,逐步消除民族间  相似文献   

2.
我们国家的民族关系总的来说是好的,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取得了极大的胜利,各民族间确定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关系。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速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肩负着建设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共同历史使命。因此,做好民族工作,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始终是关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区域自治得到了落实,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得到了加强,实现了各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我区各级党政组织带领各族群众,认真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各项民族政策,为发展各项事业,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4.
发展和谐民族关系与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的民族关系既是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内容,又是其要实现的最终目标;保障各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实现社会公平、社会和谐;树立“三个离不开”观念,实现各民族友爱合作、社会团结和睦;加强各民族互助互利,实现社会对口支援、互动共进;在国际舞台上继续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抵抗外来不良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集中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是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中国共产党一贯致力于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 ,通过各种政策来维护中华民族一体多元格局 ,确保国家的统一。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价值取向 ,体现了对中国国情的正确把握和对我国民族关系的正确认识 ,是马克思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新宪法关于民族方面的条款的最显著特点是,彻底贯穿着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比如: 新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全国人大和人大常委会都应当有适当名额的少数民族代表。国务院有领导和管理民族事务,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的职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我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处理这个问题,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充分调动各族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繁荣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叶剑英同志在庆祝建国三十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五十多个兄弟民族,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形成了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正在为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而努力。”在财政工作中,如何坚决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正确处理财政分配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事实上不平等,不断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当前财政经济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无产阶级的执政党和各族人民,要承认社会主义时期虽已消灭了民族压迫,但还存在着历史遗留下来的比较发达的某个民族与比较落后的其他民族之间某些事实上的不干等;党和国家为了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干等,必须在教育和组织各民族团结互助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着重教育和组织比较发达的民族对各落后民族坚持全面(经济、政治、文化)的、长期的和具体的帮助,以便使各落后民族加速摆脱落后状态的过程,而有实际可能赶上走在前面并继续发展着的发达民族的先进地区,从而实现各民族事实上的平等和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必须予以坚持和完善;改革开放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稳定和发展是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工作的主题;搞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是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党的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正确处理中国宗教问题的重要指针;帮助民族地区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根本措施;大力培养和选拔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加强民族地区的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关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描绘了宏伟的蓝图;坚持科学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是解决我国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稳定和发展新疆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国内民族压迫和剥削制度的结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未有的国家大统一和民族大团结,开辟了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新纪元。特别是经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彻底铲除了产生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的社会根源——私有制,进而使我国的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各兄弟民族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结成了团结友爱、平等互助、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正是随着这种新型民族关系的诞生,作为民族关系中的一部分或一个方面的民族间矛盾关系即民族问题,也改变了私有制度下所具有的性质和状态,表现了礼会主义时期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基点,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构建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要素和动力是全国56个民族,核心和主线是增进共同性。其在“国家-民族”关系上,体现为各民族共同维护统一完整的国家观念、共同铸牢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意识、共同拓展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度;在人与自然关系上,体现为不可分割、紧密互利、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在“治理-发展”关系上,体现为共同保护、共同治理、绿色发展、协调发展。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的概念构建和实践深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推进民族地区发展繁荣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西北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战略分析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之一.本文研究了当前西北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分析了西北地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特殊重要性和西北地区民族关系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和谐民族关系的内涵和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强化各民族的"国族"意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各民族的利益共同体;深入挖掘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资源,实现民族文化的现代转型;正确认识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区的发展差距和发展趋势,努力缩小各民族的发展差距,是新时期构建西北地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公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民族区域闩治制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基本法律的制定,对于完善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利,对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将产生巨大而深远的作用,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一项根本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世界是充满着矛盾的世界。事物在矛盾运动中发展,社会也在矛盾运动中发展。民族发展也不例外。平等与效率、竞争与互助是社会矛盾运动中的一个复杂的过程,也会反映到民族关系方面来。因此,深入研究平等与效率、竞争与互助在民族关系中的矛盾与协调关系,对于我国各民族的发展,对于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藏的和平解放,维护了祖国的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团结。60年来,西藏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光辉成就,"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文史哲》2010,(6)
民族关系是在民族与国家发展中必须处理好的重大社会关系之一。在高等学校中加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需要,是迎接国际形势挑战与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需要。在内涵上,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教育主要包括传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弘扬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传统,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指导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自身发展与国家利益的关系,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探索民族关系教育的新路径,从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坚持"教育细化,管理细致,服务细心"的新模式,为取得教育实际效果提供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7.
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面临的影响其发展稳定的重要社会问题。民族关系主要有封闭排斥型、压迫对抗型、平等包容型、融合型四种形式,这些形式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领域。我国目前总体处于平等包容型民族关系发展阶段,但新形势下出现了一些不适应平等包容型民族关系发展的问题,值得关注与深思。只有协调各民族利益关系、建立平等包容互助的民族关系、制定符合规律和实际的处理民族关系的政策,才能促进民族关系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平等、团结、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流。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社会仍然长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民族问题,所以,在各民族成员中和各民族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纠纷和违法犯罪案件。这些案件依照法定程序进入诉讼过程后,由于诉讼主体、诉讼参与人和诉讼参加人语言、文字不同,就产生了翻译问题,从而也就必须有翻译人员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9.
六朝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的民族政策钱国旗民族政策是一个国家或政权用来协调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准则和策略,是多民族国家的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所必须优先考虑的重大政治决策。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政治分裂动荡、民族迁徙融合、文化多元碰撞的历史...  相似文献   

20.
我国这个多民族国家,在长达四千余年的民族交往过程中,逐渐组成一个民族大家庭。造成中华民族牢固结合的成因中,有风俗习惯,语言文字,文化教育,宗教信仰诸因素,但更为重要的因素是在共同发展历史中所孕育出来的共同感情。有清一代,在封建的中央集权统治下,各族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在进行生产劳动和阶级斗争的实践中进一步沟通和加深。在共同开发祖国边疆的漫长岁月里,他们并肩劳动,共同生息繁衍,感情日趋融洽,形成互助互爱的兄弟民族关系。尤其是近百年来,蒙汶各族人民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及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剥削,民族关系已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为了维护祖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