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息化战争呼唤军事信息人才,军事信息人才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主体力量。信息化战争的对抗从根本上说是军事信息人才的对抗。培养军事信息人才,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我军新的历史使命,必须着力培养军事信息人才的"五力"。"信念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克敌制胜的内在灵魂,"意志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创造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履行使命的根本支柱,"进取力"是军事信息人才建军强军的重要保证,"合成力"是军事信息人才提升战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小康大业,人才为本.为推进新世纪我国人才工作,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系统的适应国内外形势需要的人才新观念和新理念,其中包括"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人才价值观、"以培养能力为重点和深化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素质发展目标观、"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和‘四不唯'"的人才评价观以及"‘按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以人为本'"的人才教育培养观等.这些新观念和新理念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认真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出现了"人才争夺战"现象,但各地人才政策大多停留在"吸引人才"层面,"留住人才"的思想意识和政策关照明显不足。"重户口、轻就业"的人才吸引策略不仅无法保证人才长期居留,而且扰乱了人才流动的正常秩序,影响地方政府自主培养人才的积极性。此外,"东强西弱"的形势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针对这些问题,我国急需完善人才政策。一是构建全国一盘棋的人才工作战略体系,提高人才政策与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精准对接;强化区域比较优势理念,杜绝同质化竞争;加强地区间高效协同、开放共享、互利共赢的人才合作关系。二是完善并落实人才配套福利政策,确保人才能吸引来更能留得下。三是树立既立足国内又放眼全球的招才引智理念,积极吸引海外人才来华工作。  相似文献   

4.
人才结构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的指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适应当地经济结构的人才结构是推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人才结构偏离度系数"和"等级位差"两个指标,可以分析产业结构、行业结构与当地人才结构的协调性情况.进一步通过建立"行业人才结构偏离度"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人才结构协调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光谷"的竞争态势及其人才战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阐述"中国光谷"面临的国内外竞争环境的基础上,指出了人才战略对赢得竞争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有效实施"中国光谷"人才战略的具体措施.本文的主要观点为21世纪的光电子产业将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其发展对经济、政治、国防均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这决定了其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将是非常激烈的.在所有的竞争要素中,人才竞争最为关键.制约"光谷"发展的因素除技术人才的短缺外,更缺乏的是管理人才,尤其是企业家人才.在"中国光谷"的建设过程中,应首先制定科学有效的人才发展战略,而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合理有效流动的机制,逐步培养和形成"光谷"的企业家队伍则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要走"创新型国家"道路的战略决策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关键。所谓创新型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在就业市场上,创新型人才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核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本,主要通过积极引进和内部培养等方式获得。创新型人才的"铸造"不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资本是第一战略资本,是成都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力量.当前,成都市人才工作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现实或潜在的人才安全问题,我们必须从成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审视维护人才安全的重要性,强化人才安全危机意识,努力构建成都市人才安全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热点,因为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特别是高新技术和开拓型人才,就必须全面提高人才的整体素质,就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上来;素质教育是难点,传统的教育观念以及当前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使得素质教育难以深度实施。  相似文献   

9.
海外高层次人才是中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他们与中国本土人才的协调发展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海外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协调发展有其明确的内涵和评价标准,最终应使得海外引进人才有效融入本土环境,本土人才能够达到国际化标准。当前两类人才协调发展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海外引进人才融入本土环境的周期太长、两类人才之间的人际关系需要协调、对两类人才的资源分配欠缺公平等三个方面。为此,需要构建两类人才协调发展的机制,这就是两类人才协调发展的"人才蓄水池"模型。  相似文献   

10.
龚自珍、魏源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人才问题的先驱。龚魏在强调人才重要性的同时,就近代经世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而又深刻的建议。但龚自珍以"仿古"、"救今"为其人才思想的出发点,企求"天降人才"而无切实具体的实施方案;魏源则以"变古"、"便民"为其人才思想的核心,把师夷人才的培养作为强国御侮的关健,倡导逆境亦能成才,以知人善用的具体主张,提出了合理使用人才的可行措施,使中国古代的人才理论走向近代化,他的人才思想在近代中国具有启端发韧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按劳分配"就是指按社会所承认的有效劳动进行的收入分配,因此以"按效分配"替代"按劳分配"是没有意义的,同时"按效分配"还可能引发某些误导.只要我们赋予"按劳分配"一些新的含义,那么它是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分配原则的.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是研究人类大脑认知与语言紧密相关的科学,主张通过语言分析研究人的思维过程、认知策略。"有界"与"无界"这对概念也是在一定的认知领域内进行的,按照沈家煊先生《"有界"与"无界"》一文观点,可以尝试对结构语法、配价语法没有解答或分析不透彻的问题进行认知分析。在对沈先生文章阅读过程中,我们从名词、动词、形容词三个角度,通过比较的方法,将结构语法、语义特征、变换分析、配价语法提出过的争议问题及未解答问题,运用认知域中的"有界"与"无界"进行重新分析,探析认知语言学路线优于语言学研究的其他两条路线(结构语言学路线和功能语言学路线)的地方-汉语语法结构除了受语境、语义、功能分布、语用等影响,词的"有界"与"无界"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 ,在我国媒体及影视文学作品中 ,频繁出现“……有没有V ?”、“……有V”等句式。这些句式都是汉语传统语法中不存在的。本文以大量详实的例句及资料探讨了这几种句式产生的原因及发展的过程。指出这几种句式的出现是英语语法中完成体助动词“have”与闽粤方言语法中“有”的独特语法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 ,同时也体现了各种语言语法的共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传统训诂大多认为“鲤”和“鳣”是同一种鱼。其实不然。“鲤”是今鲤鱼,“鳣”是今中华鲟。这种错误的根源在于误读《尔雅·释鱼》“鲤鳣鳢鲩鰋鲇”条。  相似文献   

16.
<风姿花传>全书七篇,以"花"为喻,围绕"能"这一戏剧形式的最佳舞台效果这一主题展开论述.赋予"花"以相应的美学意义,视客观对象存在的外在事物"花"为驯化审美对象存在,并通过表演者自身努力而实现心技一体的艺术表现力.以"花"来阐明作为观赏对象的艺术美和作为表现主体的演技功夫二者之间的存在关系.同时,"花"也被定义为聚焦于时代不断深化的美学观念而存在,具有多义性与复杂性.用"花"可以解释世阿弥毕生追求的至高艺术理想.  相似文献   

17.
中庸之“中”字的涵义是全面的,也是自成系统的,与其相关的“执中”、“中和”、“时中”等概念均由“中”字衍生而来。在“中”与道德的关系上,中国儒家所言“中庸”是“至德”,而古希腊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中庸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人事界之“中”,是最高的善。中庸以适度为原则,但它不容易达到。人的行为必须以理性为指导,才能达到中庸。  相似文献   

18.
~~“爿”、“且”语源考释@冯宽平$青海民族学院中文系!青海西宁810007~~~~~~  相似文献   

19.
“别人”与“别个”在汉语词汇史上是两个很重要的词。通过实例证实表“另外之人”意义的“别人”在隋时已经出现,在中唐后成为习语,经宋元明清沿用至今,现在发展为专门的人称代词;“别个”一开始是以“另外之人”意义在宋代开始使用,元明代“别个”发展到不仅有表其他的人之义,还有表指其它事物、其它方面之义。“别人”只用作旁指人的指示代词,而“别个”除此外,还可用于旁指事物的指示代词,它们在语法功能上没有表现差异,都能作主语、宾语、定语、同位语等。  相似文献   

20.
自张炎在《词源》中提出“清空”与“质实”之说,“清空”与“质实”分别被看成是姜夔与吴文英词的主导风格。从意象、结构方式和炼字造句的不同等方面,可以发现“清空”与“质实”风格有不同的表现,而人品与个性、创作主张、师法渊源等方面的不同,是这两种不同词风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