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曼学者访开罗阿曼著名伊斯兰思想家拉西迪·福卡尔博士应埃及新闻部部长阿卜杜·阿齐兹·鲁瓦司的邀请,在从巴黎回国的途中.到开罗作短暂访问。访问期间,拉西迪博士作了若干次关于阿拉伯伊斯兰前景的讲座,并就埃及在阿拉伯现代思想中的作用,与文化界坦诚地交换了意见。  相似文献   

2.
费萨尔国王国际奖,据目前所知,包括文学奖和伊斯兰研究奖,是沙特阿拉伯王国于1979年起开始设立的一种奖金,用以奖励文学和伊斯兰教研究方面的杰出人士。它在阿拉伯各国和伊斯兰教世界中,影响正在逐渐增大。1980年度的费萨尔国王文学奖为埃及的阿卜德·卡迪尔·库特博士与巴勒斯坦人伊赫桑·阿巴斯博士分别获得。消息传出,阿拉伯文坛反响热烈。库特博士所在的埃及艾因舍姆斯大学文学  相似文献   

3.
简讯一     
阿拉伯文学研究会于1988年3月26日在北京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会议室召开了第一季度学术讨论会.在京的会员及阿拉伯文学爱好者29人参加,15人做了发言.会议的议题为“我所了解的阿拉伯当代文学”. 社科院李琛同志作了题为《阿拉伯女作家与妇女问题》的发言,并介绍了第三代和第四代阿拉伯女作家,分析了她们的作品,如埃及努瓦尔·莎尔达维《一钱不值的女人》(1974)、伊格芭尔·芭莱卡的《丽拉与未知数》和《春回大地》(1965)、叙利亚乌勒法特·伊德丽碧《大马士革,啊悲楚的微笑》(1982).库雷特·扈莉的《日月穿梭》(1980)、黎巴嫩伊米丽·纳苏尔拉的《人质》、丽拉·  相似文献   

4.
上海外国语学院阿拉伯语系最近通过国家教委从叙利亚聘请了一位阿拉伯语专家、文学博士玛哈·伊塔尔女士。她于1931年5月9日,生于叙利亚大马士革一位有名望的医生之家,父亲是大马士革医学院外科学教授,开设有私人诊所。  相似文献   

5.
叙利亚专家玛哈·阿塔尔博士于5月12日在上海外国语学院作了题为“当代文化潮流中的阿拉伯语”的学术报告,受到了师生们的好评和欢迎。在报告中,玛哈博士从语言的性质、功能一直谈到阿拉伯语的概况、现状乃至如何使阿拉伯语言成为一种能跟随时代和文明前进的口头和书写语言等方面的独到见解。现将报告内容翻译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友好往来     
1987年12月12日伊拉克驻华使馆参赞阿卜杜·克利姆·穆罕默德·艾斯沃德先生向我阿拉伯文学研究会赠送阿拉伯文图书.研究会会长刘麟瑞先生主持了赠书仪  相似文献   

7.
目前,阿拉伯国家中,全国性的阿拉伯语言学会有四个,简述如下: 一、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的大马士革阿拉伯语言学会,成立于1918年10月28日.它的前身是“阿拉伯语翻译编辑部”,后来易名为“阿拉伯科学学会”,最后才定名为“阿拉伯语言学会”.第一任主任是穆罕默德·库尔法·阿里,现任主任是胡斯尼·苏卜哈胡博士. 二、阿拉伯埃及共和国的开罗阿拉伯语言学会,1932年12月13日成立,当时称作“王室  相似文献   

8.
科威特科学进步委员会成立于1976年,创始人即今埃米尔任理事会主席.理事会由七人组成,阿里·阿卜杜拉·谢姆莱博士任主任委员. 科威特科学进步委员会是科威特政府为鼓励科威特人和非科威特的阿拉伯人发展科学,促进科威特、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文化繁荣而成立的,它除了以奖金等形式奖励为发展科威特和其他阿拉伯国  相似文献   

9.
埃及图书总署出版的杂志,质量一流,印刷精美,价格低廉,适合所有的读者阅读。其中,有月刊,也有季刊,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创作》月刊(每月1日出版)是一本具有文学性、思想性的杂志,它经常登青年文学家、艺术家和老一辈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探讨各类思想、文学问题。该杂志对造型艺术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在每期刊出一些诗作。 主编:艾哈迈德·阿卜杜·穆阿特·希贾兹 2.《开罗》月刊。是现代思想、艺术杂志,每月15日出版。杂志涉及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文化人士的种种思潮,经常探讨一些当代最新思想,以把握时代的脉搏。 主编:加利·舒克里博士 3.《戏剧》是唯一的戏剧文化月刊,其内容广泛,从剧本创作到表演形式,应有尽有。内容注重各种戏剧形式的研究,并经常连载优秀剧本。该杂志印刷精美,彩页篇幅大。 主编:穆罕默德·阿纳尼博士 4.《四季》是埃及和整个阿拉伯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文学文化性杂志。其内容包括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图书总署对该杂志特别重视,其装帧精美,每期都在300页以上,由埃及和阿拉伯国家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负责该杂志的编辑工作。 主编:贾比尔·阿斯福尔博士 5.《图书世界》。该杂志向读者提供有关图书的最新研究成果、资料、文章和数据。该杂志还重视目录学的最新成果,致力于发展阿  相似文献   

10.
此文系根据埃及伊斯兰研究会前秘书长阿卜杜·贾利勒·沙勒比博士所著《伊斯兰教教法》一书(1989年版)译编。该书内容丰富浅显易懂,自1981年问世以来曾多次再版,是阿拉伯国家的畅销书,也是一部介绍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宗教、习俗、礼仪等情况的通俗读物。本刊从今年第2期起予以连载。  相似文献   

11.
1997年12月18日至21日,阿拉伯文学家、作家联盟第20届大会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举行,大会选举叙利亚作协主席、著名剧作家、评论家阿里·欧格莱·阿尔桑博士为阿拉伯文学家、作家联盟秘书长。  相似文献   

12.
文苑简讯     
阿拉伯作协第19次会议于今年2月在摩洛哥达尔贝达召开,会议选举了黎巴嫩作协秘书长鲁希·巴勒贝基为阿拉伯作协的秘书长助理和副秘书长。  相似文献   

13.
阿拉伯历史学家协会主度、埃及开罗大学文学历史首席中世纪史教授赛义德·阿卜杜·法泰哈·阿述尔博士,是研究十字军运动和伊斯兰埃及史的著名专家,在史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赛义德·阿述尔1922年7月30日出生于开罗,1944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文学院,1949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硕士学位,1954年以一流水平的论文及答辩荣获博士学位,同年担任开罗大学讲师,1960年晋升为副教授,1965年升任教授,自1967年起担任开罗大学文学院首席中世纪史教授。  相似文献   

14.
近代阿拉伯风格研究是古代阿拉伯风格研究的延续和发展.由于阿拉伯修辞学发展到阿卜杜·卡哈尔·朱尔吉尼时代之后趋于停滞,一直承袭着辞达学、辞华学和辞巧学的衣钵,因此,近代阿拉伯风格研究很大程度上是阿拉伯学者在近代阿拉伯民族振兴过程中受到西方现代语言学理论影响的结果.在阿拉伯近代史上,涌现了大批语言学家投身于风格研究,其中代表人物有侯赛因·玛尔萨非、穆斯塔法·萨迪格·  相似文献   

15.
1985年10月16日,阿拉伯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阿卜杜拉·马吉德·肖曼先生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盛大招待会,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1996年9月22日阿盟驻华代表处主任穆罕默德·阿卜杜·瓦哈卜·萨克特博士在北京召开的耶路撒冷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代表阿盟秘书长阿卜杜·马吉德博士所作的讲话。受阿盟代表处委托,本刊予以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教育对于每个人就像吃饭、喝水和呼吸空气一样重要。文化教育应该属于全体人民,就像空气和水一样,人人有权享用……”开罗国家大剧院里传出阵阵话音及掌声,话音铿锵有力、宏亮圆润,掌声犹如雷鸣。那是埃及人民熟悉的声音,那里在放送埃及前教育部长、“阿拉伯文学之柱”塔哈·侯赛因博士生前的讲话录音。 大剧院里正在举行盛大集会,埃及文艺界隆重纪念塔哈·侯赛因博士逝世二十周年庆祝塔哈·侯赛因纪念馆开馆。 塔哈·侯赛因纪念馆馆址在博士故居,位于开罗吉萨区的金字塔大街,名为“拉麦塔”,是阿拉伯语“拉麦”一词的双数词,其原意为“积水塘”或沙漠之中供人歇脚的地方。塔哈·侯赛因博士之所以用双数词为私宅命名,因为那是一座两层小楼,一层供博士夫妇用,另一层住着博士的儿子穆阿尼斯及其妻子。“拉麦塔”落成之初,塔哈·侯赛因博士低声细语地说:“一座房子,一个花园。在开罗,终于有了我们的私有财产。真主啊,一切赞美和感谢都归于你,你是天地之光……”仿佛他早就希望在这个世界上拥有自己的一份东西。1889年11月的一天,塔哈生于上埃及一个偏僻乡村的贫苦农家。幼儿时的塔哈,也曾领略过光明之美。但是,贫困、落后使他染上了眼病。在兄弟姐妹12人中,塔哈排行老七,因家境贫寒,父亲收入低  相似文献   

18.
1995年11月22日晚,埃及著名艺术家莱依娜·穆拉德走完了77个春秋的人生历程,悄然逝世,她的离去可谓是阿拉伯歌坛的一大损失。 莱依娜·穆拉德歌声委婉、悠扬,演艺精湛,阿拉伯观众对她塑造的银幕形象至今记忆犹新,赞叹不已。 1918年2月17日莱依娜·穆拉德出生于亚历山大的一个犹太家庭。母亲贾米拉是波兰犹太人,父亲扎克依·穆尔代哈是摩洛哥犹太人,在一犹太教堂当牧师。  相似文献   

19.
愿春华满《世界》—为《阿拉伯世界》 改版而作·“...··········……陈嘉厚1·2热烈祝贺《阿拉伯世界》公开发行 五周年·····················……纳忠2·2美国学者看美国中东政策···……万光3·2文化.教,关于贝杜因人··················……元鼎1·3阿拉伯也门师范教育综述……赵培森1·7保存在古堡中的历史······……张德芳1·12阿受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张国伟2·3利比亚加尔尤尼斯大学简介…王文举2·5巴黎阿拉伯世界学院巡礼……张以群2·8源远流长—谈伊斯兰教前阿拉伯…  相似文献   

20.
1998年3月25日,沙特驻华大使尤素夫·本·穆罕默德·迈达尼先生专程赶到上海,代表沙特阿拉伯王国王储、副首相阿卜杜拉·本·阿卜杜·阿齐兹亲王殿下向上海外国语大学赠送一批(1000本)阿拉伯文原版图书;受到校方领导及上外东方语学院阿语系全体师生的热烈欢迎.赠书仪式于当日上午11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隆重举行;出席仪式的有上外校长戴炜栋教授、上外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兼《阿拉伯世界》主编朱威烈教授、上外外办主任陆楼法教授、上外图书馆馆长施永林教授、上外东方语学院院长陆培勇教授,以及其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