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人对汤显祖诗文的评价,主要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官方性,主要体现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明史>的评价.二是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文人学者为汤显祖诗文集所作的序中.三是具体性,主要体现在一些学者对汤显祖具体诗、文的评价.四是广泛性,即对汤显祖诗文等进行评价的参与者众多.  相似文献   

2.
汤显祖是明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之一,一生著述宏富。201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汤显祖集全编》是目前所见收录汤显祖作品最为完备的集子。但载籍浩繁,遗珠难免。兹于清人方志中辑得汤显祖集外诗文二则,涉及其生平世系、交游等多方面的内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3.
明朝中后期的诗人马之骏,在当今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中无人提及,对其文学创作的研究也几乎是空白.其实他在当时颇有诗名,并同竟陵派的钟惺互为诗酒之友.其留有诗文集<妙远堂集>四十卷.后人曾于清代重刻其诗歌选集<妙远堂诗钞>五卷,收马氏诗800余首.  相似文献   

4.
当代国学大师钱仲联的学术和诗文创作成就卓越.学术方面对各种古典诗文集的笺注和校勘;主编<清诗纪事>;诗歌理论重点在阐述清诗;各种诗词选编.创作方面传统诗词和文言骈、散文作品的主要特色,文学研究和创作的重要关系.钱先生治学特点是"以专带博,以博辅专".其诗人气质和宏扬民族文化的独立人格与崇高精神更值得推重.  相似文献   

5.
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都出现在16世纪90年代,相差只有三年.两个剧本在故事情节、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戏剧结构、戏剧冲突与节奏、悲剧风格与结局等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通过对这两个剧本的对比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汤显祖戏曲和莎士比亚戏剧的异同,也有助于探讨东西方古典戏剧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6.
隐士情结是汤显祖心理结构的基本内核,它不仅弥漫于汤显祖诗文的字里行间,更辐射于“临川四梦”之中。对汤显祖隐士情结的来源、表现、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心理分析,并阐述了隐士情结对汤显祖一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汤显祖受到晚明心学以及时代潮流的影响,非常关注男女恋情,抨击传统礼教,具有思想解放和个性解放的积极意义,以往评论家片面夸大汤显祖思想的积极意义,忽视了其缺陷与不足.这里从爱情的自由与还魂的尴尬、情与理的纠结、男女主人公追求的差异性等方面,分析了汤显祖<牡丹亭>爱情观的矛盾状况,认为<牡丹亭>的爱情观存在着现实之情与理想之情的矛盾,以及情与理的调和折衷、功名对爱情的冲击等方面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汤显祖是我国十六世纪伟大的戏剧家,也是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写有戏剧“临川四梦”和诗文一千五百余篇。以前,学术界对他的伦理思想研究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对汤显祖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利于深刻把握汤显祖作品的思想内容。汤显祖伦理思想散见于他的诗文和戏剧作品中,他的伦理思想体现了鲜明的反程朱理学的时代精神。本文试图通过汤显祖的诗文和戏剧作品探讨他的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本文共列举<元稹年谱>误编、漏编以及编年不确的诗文编年计32首,在标示<年谱>编年疏误诗文之后,先全面引述<年谱>编年理由,然后笔者扼要指出<年谱>编年疏误所在,列举笔者的编年补正及其理由.从而比较客观地表述了元稹诗文创作的本来面貌,为准确理解元稹诗文原意提供可信的材料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对德语犹太诗人保尔·策兰的<死亡赋格>一诗进行全面周详的解释和分析.所谓解释多指语文学的外部研究,即简短介绍诗人生平和诗文产生的历史背景,诗文所引起的一些争议,为读者理解文本做好准备工作.分析则属于语文学内部研究的范围,它必须按照自身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术语来进行.本文试图以语文学的微观方法,从诗文的文字音韵,进而到句法-语法,然后到达诗文的综合结构,最终分析出诗文的内在结构.  相似文献   

11.
汤显祖留给后人的文学遗产是丰富的,不仅有绚丽多采的戏曲,脍灸人口的诗文,而且还有带着真知灼见的文学理论。作为文学批评家的汤显祖,对戏曲、诗文、小说和词都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而其中又以戏曲论和诗文论最为重要:在戏曲论和诗文论中,诗文论所涉及的范围又较为广泛。鉴于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很少问津,本文试图对汤显祖的诗文理论作一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杜甫的原集在他去世后不久就已散佚,宋代"二王"本<杜工部集>是杜甫诗文集的第一个定本.宋人在"二王"本的基础上陆续对杜诗进行拾遗补缺,共得佚诗46首.今存之<续古逸丛书>影宋本<杜工部集>与文献记载中的"二王"原刻本在诗歌数量上有抵牾不合之处,即前者较后者多收诗歌5首.宋代不同版本的杜诗集注本所收杜诗的数量不尽相同,本文对宋代各种集注本所收之杜诗进行了准确的数量统计与评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仅以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为例,分中举之前,中举入仕至辞官归家,和弃官家居三个时期来看汤显祖的诗文以及戏剧创作,从而得出结论:汤显祖一生的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科举经历有关,他一生的科举经历在诗文及戏剧创作中都有所表现,从而也可以说屡次科举成就了汤显祖。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仅以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为例,分中举之前、中举入仕至辞官归家和弃官家居三个时期,看汤显祖的诗文以及戏剧创作,得出结论:汤显祖一生的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科举经历有关,他一生的科举经历在诗文及戏剧创作中都有所表现,从而也可以说屡次科举成就了汤显祖。  相似文献   

15.
汤显祖是明代杰出的戏曲家,反复古主义诗文家,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可是,汤显祖也是位有创见的史学家,曾重修《宋史》,也是位有理论、有实践的教育家,这尚未引起海内外研究者的重视。作为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著名思想家,汤显祖不仅在戏曲和诗文方面成就卓著,在史学和教育领域亦颇有建树。不言而喻,探讨汤显祖在史学和教育领域的建树,也应当是汤显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原欲"、"情本"这一独特视角,对晚明至清中叶江南文学进行梳理与研究.李贽的"童心说"在哲学观念上完成了从"自由人性"到"自然人性"的转变,它对人性的本能欲望进行鼓吹和思辨,成为明清文学思潮中原欲思想发展的理论起点;袁宏道的"性灵说"推崇"喜怒哀乐嗜好情欲",是"童心说"在诗文领域的贯彻和实践.从叙事文学来看,凌濛初较多地沉溺于市民欲望的描绘,而冯梦龙却试图找寻更高层次的人性解放,他所表达的"情本"是对"原欲"的超越."情本"思想本身可以划分出三个层次冯梦龙的"三言"处于纠缠于性欲的较低层次;汤显祖的<牡丹亭>对于"情本"的理解超越了性爱甚至于超越了生死,是第二层次;<红楼梦>展示了对于"情"的全方位的升华,以"情"立人,是最高层次.  相似文献   

17.
澳华客籍作家云幻的诗文小说集<那曲线苗条的乡情>是东西方文化碰撞的产物,它说明了海外华人文学艺术探索的艰辛,其价值在于表现了真实的人、真实的情.  相似文献   

18.
国内三种陶诗译本各有特点.方重先生首译陶诗,他的<陶渊明诗文选译>使英语读者知陶;谭时霖先生译本<陶渊明诗文英译>是陶诗忠实而灵活的译本和文化翻译的力作,使英语读者好陶;汪榕培先生的译作是韵译本,他的<英译陶诗>使英语读者乐陶.对陶诗中"道"有不同理解和译法乃是不同的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9.
经过考释论证,汤显祖所写<潮音洞>等7首有关普陀山的律绝,当为诗人亲临所作,各诗叙及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景物、佛事,均与当地人文自然景观一一吻合.  相似文献   

20.
魏正申教授在<辽宁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上以<彭泽归田后的陶令真的没有"事功"思想吗--答梅大圣教授>一文中,释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之"志",是"以诗文传世"之"志",并把立德、立功、立言,以及立善与陶渊明的诗文创作等同起来.这样认识陶渊明的文学活动,是与陶渊明以诗文来显示、阐释他的独特的崇尚自然的文化性格相违背的,陶渊明归田后之"志"决不是"以诗文传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