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龙 《社科纵横》2011,26(5):82-85
缠绵爱情历来是文学吟唱的主调。在东干文学创作中,爱情悲剧小说佳篇迭出。本文通过对小说《三娃儿与莎燕》和《莎尼娅》的文本细读,着眼于作家及文本,挖掘在这两篇辛酸悲恸的爱情故事中,男主人公"延宕"的性格、封建礼教以及作家个体的民族情怀合力酝酿了他们爱情、婚姻的悲剧。表层的悲剧故事,折射出东干族的民族心理,以及这个民族的孤独气质。  相似文献   

2.
杜真强 《学术交流》2007,(5):162-164
张生形象在《莺莺传》、《董西厢》和《王西厢》三部作品的动态发展中不断演变,其表现为:一、爱情萌动中的张生形象逐步完美。二、爱情发展中的张生渐趋刚毅和执著。三、爱情结局中的张生越来越忠贞。三部作品中张生形象意义的不断推演,反映了三个时代对爱情、婚姻以及礼教的不同态度。张生形象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作者及其所处时代的代言人。作品中越来越明显的进步思潮,张生越来越主动自觉的爱情追求,是这一系列作品带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思想意识和审美客体,张生也因此成为耀眼而又典型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3.
张沛 《社科纵横》2003,18(6):57-58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宝黛爱情的悲剧美。第一 ,概括悲剧美的性质 ;第二 ,阐述宝黛爱情的发生、发展、成熟以及不可调和而形成的悲剧 ;第三 ,从时代、社会的角度论述产生悲剧的原因及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4.
田斌 《社科纵横》2009,24(1):101-102
在中国的爱情文学中,赞美女性、贬抑男性的性别观是一个十分显著的特征,这一特征在《诗经》的婚恋诗中就已显露出来,并贯穿于中国爱情文学发展的始终。可以说,《诗经》婚恋诗中的性别观对中国爱情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路遥小说爱情描写的悲剧情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廖晓军 《唐都学刊》2004,20(1):13-15
路遥小说的爱情描写充满了浓郁的悲剧色彩。爱情悲剧结局可归纳为三种表现形式。形成路遥悲剧情结的思想、创作与心理因素是复杂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6.
赵琳 《求是学刊》2004,31(4):106-110
唐传奇《莺莺传》是“西厢故事”的源头 ,它所讲述的爱情悲剧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始乱终弃” ,实际上是女性“自献”的悲剧 ,其根源则是传统两性文化中以“男主女从”为要义的男权意识。  相似文献   

7.
绮尔维丝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家和作家爱米尔·左拉的《卢贡·马加尔家族史》第七部——《小酒店》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具有复杂而鲜明个性的劳动妇女形象。其性格有两重性:一方面,她对物质生活的享受和爱情生活的幸福有着强烈的追求;另一方面,她勤劳、善良、美丽,具有劳动人民的美德。她是一位富于理想却又软弱无力的悲剧性格的女性,也是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完美结合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8.
王斯敏 《社科纵横》2005,20(4):155-156
选取贾宝玉和哈姆雷特这两个中西文艺史上著名的悲剧形象,从其家族使命、矛盾性格、被毁爱情、最终结局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寻找异同,从而揭示出悲剧美在文艺美学中的应用与魅力。  相似文献   

9.
谈悲剧与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平 《社科纵横》2005,20(1):135-136
广义的悲剧 ,用来定义某种情调 ,这种情调 ,也常被人们用悲、悲情、悲剧性等词语界定。狭义的悲剧指特殊的戏剧艺术类型。美学范畴的悲剧 ,即关乎情调 ,又囊括了狭义的悲剧。它是悲剧艺术的精髓。本文讨论的 ,正是这样一种悲剧。王国维先生认为 :“艺术是苦难人生的唯一解脱。”因为艺术在阴郁的现实之外 ,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向度。这种精神向度 ,包含了崇高 :它源于苦难 ,又超越于苦难。它和苦难一起 ,支撑着艺术与人生。本文主要抒写了四种悲剧 :为人类的自由、幸福而奋争的过程中产生的悲剧 ,对善良与崇高的坚守招致的悲剧和毁灭 ,开放在血泊和墓地里的爱情悲剧 ,庸常人生中所完成的对悲情的超越。通过这四种悲剧 ,我们可以看到 ,悲剧与崇高 ,如何在美学层面上 ,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0.
司利芳  徐虹 《唐都学刊》2002,18(4):80-82
女作家方方的小说《奔跑的火光》中女主人公英芝的悲剧故事 ,实际上就是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在一个既开放又保守的环境中 ,她们的人生欲望、人生本能开始觉醒又无法满足其本能的需要而不安于环境和命运给自己安排的生活 ,不断抗争最终却被击败的故事。她们的身上往往混和着许多矛盾对立的东西 ,她们所追求和向往的新生活有一定的积极成份 ,但周围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习惯势力又顽强地压制和打击着她们 ,她们自身又有不少的传统观念和世俗恶习……这一切决定了她们的悲剧是必然的。英芝的悲剧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更广大地区妇女的生存状况和她们的精神解放。  相似文献   

11.
乔以钢  张斌 《求是学刊》2016,(6):106-113
刘云若成名作《春风回梦记》中以"倡优/士子"的关系模式塑造了类似传统名妓与名士的角色,但在这些人物身上同时又蕴含着特定历史时期名妓/名士文化内涵演变乃至趋于衰败的信息。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悲剧与"三角恋爱"的现代故事模式并不完全对位。作品结局隐现了一夫多妻制的末路,但不足以弥补"三角关系"中爱情本位的缺失以及女性在婚姻中的客体位置。这部作品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叙事模式的变化体现了新旧杂糅的时代表征。  相似文献   

12.
凑合婚姻是不可忽视的婚姻现象所谓凑合婚姻,是指现实的婚姻关系的维系主要不是以男女双方感情上的互爱为基础,而是基于经济的道德的等其他因素的考虑,甚至完全依赖于其他因素。凑合婚姻最突出的标志是婚姻与爱情分离,这种分离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缔结婚姻时,就是由感情外的因素决定的,以后也一直没有什么感情可言;二是婚姻之初有一定感情基础,以后出现了淡化或恶化,形成了婚姻与爱情的分离;三是由于某种原因,婚姻与爱情的分离表现为单向型爱情,一方是爱的痛苦,一方是不爱的痛苦。  相似文献   

13.
文学领域中的武则天故事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与武则天私生活相关的小说研究;与武则天政治活动相关的小说研究;其他包括抒情文学中的武则天形象,如从民俗学、心理学等角度关注武则天等。武则天故事研究缺乏系统性,还有较大开掘空间。  相似文献   

14.
元人白朴的《梧桐雨》杂剧是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故事的著名历史悲剧。在历史上,李杨故事本身是极其离奇的。“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这在帝妃关系史上,诚为罕见;况且,它又与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纠合在一起,就显得更加复杂了。从而使许多反映这个故事的文学作品也往往呈现了复杂的状态。在白居易《长恨歌》和洪升《长生殿》的主题讨论中,  相似文献   

15.
赵先锋 《社科纵横》2012,(11):88-89,99
本文以爱情婚姻悲剧为视角,体察《穆斯林的葬礼》的悲剧意蕴,思索民族灾难中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通过中国穆斯林在宗教氛围中的困惑与追求,揭示其在文化冲突中特殊的心理结构,从而解读在灾难中奋然前行的民族自信力演进史。  相似文献   

16.
《长恨歌》二重主题说辨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着争议。其中主要一种观点认为:《长恨歌》一方面批判唐玄宗荒淫误国,一方面又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深表同情,两者互为矛盾,此即所谓“二重主题”说。如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在《长恨歌》的“题解”中说:“……其中对唐玄宗和杨贵妃生离死别的悲哀,寓有同情之意。诗以传说作为素材;而作者的目的,则不但‘感其事’,同时也意图通过这一事件,批判统治集团荒淫而招致祸乱,垂作历史教训。这两者之间是有矛盾的,因而使得诗的主题思想复杂化。”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刘大杰先生编著的《中国文学发展史》也均持这一观点。这一争议,迄今尚无定论。笔者以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不存在这一矛盾,不仅《长恨  相似文献   

17.
孙振杰 《社科纵横》2013,(10):105-108
《大唐西域记》中的"烈士池"故事,以及以"烈士池"为母题的中国俗文学作品中的一系列故事不是"穿上了中国道袍的佛教故事",而是佛道斗争延伸到文学领域里的重要表征。"烈士池"系列故事中确实存在着诸多的佛教意象,但我们不可孤立地将其抽取出来作为佛教属性的证明。从对这一系列故事的叙事分析可以看出,"烈士池"系列故事在中国文学中的出现是道教对佛教在文化领域里的持续性反击。  相似文献   

18.
在中唐诗坛上,白居易的《长恨歌》特别引人注目,因其所写的李杨爱情悲剧的特殊性,加上故事本身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所以《长恨歌》的主题至今仍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大体看,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诗的主题持四种不同看法,即讽谕说、爱情说、双重主题说、世界观矛盾说等。我认为,尽管这几种说法都有其合理成分,但也都存在着某些缺陷和不足。我觉得,对于《长恨歌》应该和别的古代作品一样,本着“知人论世”的原则,结合诗的具体内容,及其作品产生时的特定社会环境,并结合白居易本人的生活和当时的文学主张,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认识诗的主题。根据《长恨歌传》及有关史料,此诗作于元和元年冬十二月,白居易时年35岁,调任周至县尉。当时正是安史之乱发生后的中唐,国家百病千疮、百业待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内忧外患,使本来就凄凉的  相似文献   

19.
试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波 《学术交流》2004,(5):150-152
张洁是当代女性文学创作的开路先锋,她用自己独特细腻而又冷峻深刻的笔触揭示那些在事业、生活和爱情上经受考验的女性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展示女性内心创痛与愁苦,从而鲜明地传达出张洁小说中寻找与逃离的女性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7,(8):155-158
天宝初年,玄宗纳入宠妃杨玉环,与其谱写了一段唯美的爱情故事。然而在天宝年间繁华景象的遮蔽下,各种矛盾相互交杂,引发了安史之乱,李杨的爱情亦以马嵬驿之变的悲剧收场。就其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远远不止唐玄宗由于宠爱贵妃消极怠政所致,严重的土地兼并、激烈的社会矛盾、募兵制的实行等原因都成为引发这场爱情悲剧出现的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李杨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