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源流》2007,(10)
报载:一名16岁的重点高中女生,因为父亲是"窝囊"的摆摊人,家里"寒酸",所以,在父亲希望她帮忙看铺子时勃然大怒,挥着菜刀追砍亲父;把父亲砍伤后,离家出走;而父亲,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家乡苏北一带的方言里,称父亲为"爷"、"爷爷",称祖父为"爹"、"爹爹"。这来自古代汉语的叫法,喊起来有很浓的家乡味。小的时候,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的父亲好,每次叫着"爷"的时候,心里那个甜劲让人永远地回味。其实很羡慕邻居家的小伙伴亲热地叫着"爸爸",心里总想着为什么我叫父亲"爷"。随着年龄的增长,陡然发现自己和父亲说话少  相似文献   

3.
父亲印象指的是人的记忆和想象中的父亲形象。研究随机选取了包括初中、高中在内的4所不同类型学校的423名学生,采用自编问卷探讨中学生的父亲印象。结果表明:中学生对父亲印象是普遍认同和接受的;"父亲个性印象"的满意度最高,"父亲时代印象"的满意度相对较低;现代父亲基本上已经建立起对孩子的赏识教育观念,但却很难成为孩子眼中跟得上潮流的父亲。"与孩子一起成长,与时代一同进步"是现代父亲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07,(7)
2007年清明,我们又赶回老家,为母亲扫墓。父亲提出,他要跟我们一起参加祭祀活动,他想跟母亲说说话。父亲一边流泪一边"啊啊"地"说"。母亲已经不在了,父亲的话,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全部听懂,但这一次,父亲"说"的,我们全都听懂了,而且听得泪光闪闪——  相似文献   

5.
《可乐》2006,(8)
1、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你对事情的看法,往往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2、晚饭后,母亲和女儿一块儿洗碗,父亲和儿子在客厅看电视。突然,厨房里传来打破盘子的响声,然后一片沉寂。儿子望着父亲说:"一定是妈妈打破的。""你怎么知道?""她没有骂人。"——我们习惯以不同的标准来看人看己,以至于往往是严以待人,宽以待己。3、两个台湾观光团到日本  相似文献   

6.
赶年集     
记忆里,过年最热闹的地方是老家的年集。儿时最幸福的事莫过于"骑"父赶年集。幼小的我"骑"在父亲那宽大的肩膀上赶年集,瞬间成为"最高的人"。我借着"身高优势",小手南一下、北一下地指着冰糖葫芦、玩具枪等好吃好玩的,向父亲撒娇讨要。父亲不紧不慢地在各个摊位间穿梭,在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将我稳稳当当驮在肩上。我的小背包慢慢地被自己喜欢的物件塞得满满当当,父亲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我多次要下来,父亲却不肯,他说:"孩长爹高,跨新年,登高望远,好风景。"年幼不懂事,但"骑"父赶年集的画面深深地印在脑海里,每每回忆都是幸福的。而今,早已明白,父亲心甘情愿地把肩膀给我,愿我年年都有好风景。  相似文献   

7.
魏悌香 《可乐》2008,(1):25-25
女孩向父亲发牢骚,说班上有个男孩对她不太友善,连续抱怨许多天。父亲突然反问:"这男孩是你心上人吗?"女孩气急败坏否认:"他哪配?他根本不够资格。"父亲温和地回答:"既然如此,你为什么常把他放在口中、摆在心中,好像是你心上人一样?"我们也可能在无意间,把一些讨厌的人摆放在心里,让这些人占据心灵空间,真正的心上人反而没有位置可摆。  相似文献   

8.
父亲一生为人忠厚、谦和、坦诚,结交朋友甚多,朋友多故事就多. 那一年,有一位朋友从东北来京办事,由于我家离火车站较近,因此一下火车,就先奔我家,一来顺便探望父亲,二来为了行路办事方便,把行李暂寄我家.那时我们兄弟姊妹六人,父母工资较低,生活十分艰难.父亲是要脸面的人,他总是想方设法热情地接待朋友,略备便餐再加薄酒一杯算是为朋友接风.父亲的朋友也时常带些东北土特产来,正好是我和弟弟妹妹打牙祭的好机会.父亲的朋友来访是我们儿时的一件乐事.那天父亲的朋友办完事已是下午五点多钟,父亲留他吃完饭,他说还要赶火车去南京,父亲说:"既然如此,我也不强留,你把包裹检查一下."只见父亲的朋友乐呵呵地说:"哎呀!大哥,我还信不着你么?"父亲坚持说:"亲是亲财是财,人财两清,免生误会."他不情愿地打开了包裹检查了一下,忽然咂了一下舌,父亲忙问:"少东西了吗?"朋友说:"没少什么……"说完匆匆把包裹重新整理好.父亲送走客人后把我和弟弟妹妹叫到屋内问我们动没动过客人的包裹,我们异口同声地说:"没动过."父亲神情严肃地说:"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咱人穷志可不穷,千万不可做出对不起朋友的事!"  相似文献   

9.
汪国真 《新天地》2015,(2):28-30
像参天大树,为我遮风挡雨——这就是父亲,这就是母亲,这就是家。不幸的人,父母已远走,满怀的爱无处投递;幸运的人,父母健在,羊羔跪乳,乌鸦反哺。本刊在"情感"版组推出"我的父亲母亲"名人专栏,邀请各领域名家、名人,以他们饱蘸激情的笔触,书写感人至深的父母情。如果你也有与父亲母亲难以忘怀的情感故事,欢迎来信来电,与大家分享至爱天伦。(来信来电信息见本刊目录页。)  相似文献   

10.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构建的符号心理分析理论,在将关注的焦点放置在认同律法的"象征的父亲"(symbolic father)出现之前的母婴的二元关系时,还提出"想象的父亲"(imaginary father)的概念。作为"第三方","想象的父亲"具有雌雄同体的品质。克里斯蒂娃所关注的母亲、婴儿与"想象的父亲"同在的阶段,对于主体的生成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将聚焦的重心放置在黄蜀芹的电影《人.鬼.情》中的女伶秋云的情感受挫与主体性建构的过程之中,透析秋云与钟馗之间的复杂情感。结合克里斯蒂娃的符号心理分析理论来关注电影中爱的形式和表象,探讨"想象的父亲"在主体建构中的角色问题。  相似文献   

11.
广笑府     
《可乐》2009,(1)
不打官司有个徽州人连年打官司,很是苦恼。除夕,父子三人商议:"明天就是新年,咱各说一句吉利话,保佑来年行好运,不再打官司。"大儿说:"那就请父亲先说。"父亲说:"今年好。"大儿子接着说:"晦气少。"小儿子接着  相似文献   

12.
同胞家书     
正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数封大伯的信件。每封家书,大伯都以"亲爱的锦祥胞弟"开头。父亲是极为细心的人,重要信件常会先打草稿,有些草稿会随回信一起存留,这就使得父亲自己的文字也保留下一些,"敬爱的尔文胞哥",是父亲对大伯一以贯之的尊称。父亲生长在上海浦东一个热闹的大家庭,奶奶生育过六男六女,大伯和父亲是仅存的两个男孩,自然备受呵护。大伯年长父亲五岁,让长子成材是那个年代整  相似文献   

13.
正刚进腊月门,父亲便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划起鸡年"乡村春晚"的彩排工作来。请人搭舞台,打电话联系"演员",去市里印海报……父亲每天都忙得"脚打后脑勺",累并快乐着。发挥余热筹办"村晚"父亲办"乡村春晚"是从五年前的冬天开始的。那时,父亲刚从镇中学语文教师的岗位上退下来,一时间对无所事事的退休生活感到不适应,但他又不知道具体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14.
吴清源是举世公认的现、当代围棋泰斗,日本棋迷称其为"昭和棋圣"。与棋盘上的辉煌相比,他的生活却是坎坷曲折——"我将来就靠下棋吃饭"吴清源的父亲曾留学日本,主修法律,却对围棋深感兴趣,回国时买了许多日文围棋书。父亲回国后,在北洋军阀政府平政院任科员。有一天,他觉得应该让孩子们受些棋艺熏陶,便开始教三个儿子下围棋。兄弟三人很快学会了,能和父亲对下  相似文献   

15.
杨新生 《老友》2014,(2):41-41
正父亲是个独生子,一生勤勉耕作,虽无出彩的容貌,却有出彩的"彩词"。"彩词"是我们那里在喜庆场合时说的吉祥话。十里八乡,婚嫁喜事,上梁喜庆,都会请他去喝彩助兴,带去吉祥。据老辈人讲,父亲从小豁达明理,记忆力超群。邻村私塾先生教学生背诵《千字文》《三字  相似文献   

16.
蓝燕平 《社区》2012,(7):55
小时候遇到不高兴的事、觉得自己受了委屈时,父亲总会说"宰相肚大能撑船"。于是我便傻傻地问父亲,我的肚子什么时候能够放下那只船呢?随着自己慢慢长大,遇到各种不同的人越来越多,我渐渐意识到,父亲教我的宽容有多么重要,特别是面对一些  相似文献   

17.
父亲的心愿     
正父亲徐宝权生于1925年,卒于1998年,享年73岁。从小就听奶奶说,父亲上学时成绩很好,并考上了大学,但那时正是战争年代,兵慌马乱的,爷爷奶奶不放心他一个人出去,父亲是个孝子,就放弃了去省城读大学的机会。1949年解放后,父亲参加了工作,在一家单位做会计,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退休。1980年夏天,十七岁的我高中毕业。当时全国已恢复了中断十几年的高考,父亲希望我能考上大学,以圆他未能完成的"大学梦"。但由于我成长的年月正是"四人帮"横行之  相似文献   

18.
《老友》2003,(9)
编辑同志:我们兄妹三人,姐姐在外地工作。前不久,我父亲因车祸受重伤去世,去世前,父亲留下口头遗嘱,交代了遗产继承问题。当时由一名亲友代书,我和妹妹在场见证。后来姐姐从外地回来,不同意按父亲的遗嘱分割遗产。请问,我父亲立下的遗嘱还有效吗?银川市:王平王平同志:我国继承法第17条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  相似文献   

19.
杨火根 《老友》2021,(4):14-14
时间的流逝总能冲淡脑海中的许多记忆,但有些事却历久弥新,永远不能忘怀,我的入党故事就是这样的。我出生在普通工人家庭,父亲是一个搬运工,新中国成立前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被人轻蔑地称作"挑脚子"。父亲不是党员,但对共产党、对新社会有着深厚的感情。我童年时,经常听到父亲哼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等歌曲,那情真意切的哼唱声。  相似文献   

20.
时髦老爸     
文青 《老友》2005,(11)
父亲是个跟随时尚潮流、把握时代脉搏的人,用时下流行词汇来形容,便是"与时俱进"。去年初,父亲所在的学校开始推行电子化教学,学校为老师们配备了电脑,从而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纸和笔。本来,像父亲这般年纪的老教授稍混两年便可退休,完全不用从头学电脑。可父亲却不这么认为,他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抱有浓厚的兴趣。于是父亲背着他的笔记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