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父子对话     
儿子在城里做房地产广告策划,父亲在乡下守地种田。儿子有事没事总爱开着小车往乡下跑,且带回不少礼品和钱。父亲害怕儿子的钱来路不正,就有了下面的对话。父亲:"你在城里到底干什么?挣钱这么快,且悠闲自在。"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葡萄     
母亲恋着乡下老家那架蓬蓬勃勃的葡萄,宁愿和退休的父亲待在乡下生活而不肯随我们进城。我家的那架葡萄从我记事起就蓬蓬勃勃地生长着。它的根已经有了年纪,两根滕缠绕着、盘旋着、沿着小院的东墙攀爬上架。在我童年的夏季,  相似文献   

3.
乡下的母亲     
海鹰 《小康生活》2005,(11):63-63
母亲独自一人生活在农村老家.守着大株老木屋,还有一群蹦来跳去的鸡鸭。川北农村的房屋都依山而建.顺山而延,而老屋正好处在半山腰上,方圆很少有人家,这让我们在回忆起单薄的母亲时,更增添了不尽的孤寂与凄凉。  相似文献   

4.
父子对话     
儿子在城里做房地产广告策划,父亲在乡下守地种田。儿子有事没事总爱开个小车往乡下跑,且带回不少礼品和钱,父亲害怕儿子的钱来路不明,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我把乡下的母亲接到了城里。我在苏园新区买了一套住房,有宽敞的院落和理想的车库,还狠下功夫装修了一番。现在条件好了,房子越换越大,车子也越换越漂亮了。母亲在乡下操劳了大半辈子,我把她接过来久住,也算尽一份孝心。  相似文献   

6.
榆钱飘落时     
春风如诉,细雨如烟。一串串榆钱摇曳枝头时,我怀念母亲,老人家已离开人世整三年。记得在儿时,正逢国家三年自然灾害的饥荒岁月,母亲下基层住过的一位乡下老房东知道城里也是家家缺粮,又知道母亲的"野味"偏爱,在春天里托人捎来满满一篮子榆钱,母亲见了特别高兴。她葱姜丝儿炝锅,  相似文献   

7.
云龙 《老友》2010,(2):41-41
在乡下生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来城里了。她一直不喜欢城市的嘈杂生活,跟老家的乡下比,城里的生活对她来说实在没什么意思。老家有地,房前屋后有  相似文献   

8.
老家     
枫苑斋 《山西老年》2009,(12):41-41
老家在乡下。每每回去时,总有着一言难尽的感动。比如当我远远地向村口走去时,当我看见村口那几棵老柿树和房顶屋脊上袅袅的炊烟时……就像偎进了母亲的怀里一样,是一腔难以名状  相似文献   

9.
母亲在乡下侍弄庄稼也侍弄鸡鸭猪狗,经常在地里忙活。母亲有高血压,曾经犯过一次病,后来虽然好了,但在外地工作的我有时挺担心她的。有时打电话回家,却无人接听,害得我担惊受怕。  相似文献   

10.
陪伴母亲     
吃了晚饭,陪着母亲出来散步。在落日的余晖里,母亲的脸安详而红润。这么多年了,仿佛是第一次这么近、这么仔细、这么认真地看母亲。母亲老了,岁月的消磨和疾病的困扰,让她的身体那么快就衰老下来。她的头发变白了,变少了,没有了年轻时的光泽。 一阵微风吹乱了母亲的头发。我停下来,很小心地替她整理好,然后把她领口的扣子系上。我看着母亲,她的眼睛依然清澈透明,神态里还保持着一直让我颇感亲切的优雅。我们  相似文献   

11.
一杯盐开水     
母亲没有多少文化,靠干了一辈子农活将我和姐姐拉扯大。我和姐姐读了大学,又相继分配在城里工作;如今年岁已高的母亲仍蛰居乡下。我在机关工作,本来就很忙,去年参加单位副职岗位应聘,更是无暇抽空去乡下看望母亲。母亲并不计较,隔三差五地接到我的一个电话就很满足了。在单位,除了我,还有两位同事参加副职应聘。他们的“硬件”比我好,我只有在“软件”上下功夫,才能在应聘中胜出。因此,我每天上班最早,下班最迟,每月机关公布的考核栏上,我负责的部门各项工作都是“红旗”。那天为了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我挑灯夜战时受凉,引起急性肠炎住进了医…  相似文献   

12.
姚剑 《社区》2010,(12):51-51
母亲在乡下侍弄庄稼也侍弄鸡鸭猪狗,经常在地里忙活。母亲有高血压,曾经犯过一次病,后来虽然好了,但在外地工作的我有时挺担心她的。有时打电话回家,却无人接听,害得我担惊受怕。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双脚     
那天,在母亲那里吃过晚饭后,母亲说:“今晚别回去了,就住在这里吧。”我一边洗碗,一边应承着说:“好。”等看完电视准备睡觉的时候,母亲端到客厅一盆热水,坐在沙发上开始洗脚,母亲一边洗一边说:“人老了,腰都弯不下去了。”  相似文献   

14.
爱到无力     
母亲踅进厨房有好大一会了。我们兄妹几个坐在屋前晒太阳,等着开午饭,一边闲闲地说着话。这是每年的惯例,春节期间,兄妹几个约好了日子,从各自的小家出发,回到母亲身边来拜年。母亲总是高兴地给我们忙这忙那。  相似文献   

15.
苗君甫 《社区》2012,(22):42-43
在城里买了房子之后,我就把住在乡下的母亲接了过来,没想到母亲并不开心,常常抱怨说,在城里住没有一点儿人情味,根本不如乡下,上下电梯也没个人说句话,住对门的也不经常串串门……我总是耐心地说让她慢慢适应,并且反复交代,不要轻易和陌生人打招呼,不要轻易和住户们打交道,在城里都是  相似文献   

16.
冬日腌菜香     
正天冷了,母亲托人从乡下捎来一些瓶瓶罐罐,都是母亲亲手做的腌菜。打开瓶子的一瞬间,那熟悉的味道就扑面而来,如同母亲那温暖的怀抱,包围着我,一下子就把我带回遥远的故乡……故乡的冬天仿佛是从腌菜开始的。当家家户户从墙角拖出大大小小  相似文献   

17.
母亲的日记     
随着旧城改造进程的加快,母亲的老屋也被划入拆迁的范围之内。我们兄妹几个都想让母亲去自己那里住,可母亲倔,说我们都有自己的家庭,有自己的事业,她老胳膊老腿的,粘绊着碍事。于是,她没跟我们商量便自作主张地在外边租了一套小房,打算仍旧一个人住。  相似文献   

18.
爱到无力     
母亲踅进厨房有好大一会儿了。我们兄妹几个坐在屋前晒太阳,等着开午饭,一边闲闲地说着话。这是每年的惯例,春节期间,兄妹几个约好了日子,从各自的小家出发,回到母亲身边来拜年。母亲总是  相似文献   

19.
母亲的土布     
天色晴好,我去乡下看母亲。母亲招呼我,搬出里屋那只樟木箱,里面是一匹匹摞得整整齐齐的土布。单色的、套色的、格子的、条纹的……母亲慢慢掏出来,挨个儿放在院子里晾晒。我帮着母亲一起晾晒。手指轻轻地滑过布匹,虽粗糙,却温厚而瓷实。捧起一匹,细细闻,那蓝靛特有的气息里,我仿佛嗅到了童年的味道。母亲搬来一张小板凳坐在门前,手里做着针线活,偶  相似文献   

20.
岳父的秘密     
1996年10月,花甲之年的岳父终于从岗位上退了下来,和岳母结伴,守着两间平房、一棵老梨树和长满青苔的小院子,正正规规地开始安度晚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