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官为什么     
当官为什么? 当官为人民。这是官话,未必是真话。 当官为发财。这也许是真话,却未必人人都肯说。 世人从来都是把当官与发财连在一起的。当官就能发财,就能光宗耀祖封妻荫子荣华富贵。这个观念在中国人头脑中根深蒂固源远流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是个辉煌无比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多少学子废寝忘食含辛茹苦甚至倾家荡产,争相去挤科举那座独木桥。谁挤过了独木桥就等于挤进了官场。古有“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之说,仅仅胜于乞丐的老九,一夜之间就能成为老大。“十年寒窗无人知,一朝及第天下扬”,一点不错。能当官而不想当  相似文献   

2.
官不是好当的●艾丰有些人羡慕当官,有些人妒忌当官,也有些人特别想当官。其实,当好官是不容易的。所谓“当官”,实际是“掌权”或“当领导”的一种通俗说法。有些人想当官,是看中了当官的好处,或者说想利用职位给自己捞好处。于是有了“买官”、“卖官”、“跑官”...  相似文献   

3.
淘淘 《新少年》2010,(1):60-61
很久很久以前的原始部落时代,有个叫仓颉(jié)的人,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的牲口和囤里的食物。仓颉很聪明,做事也尽心尽力,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牲口有多少,食物有多少,他都一清二楚,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可慢慢地,  相似文献   

4.
卖红薯古人说:“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我想,“不为民作主”的人,未必就能卖得好红薯。人民给他权力,每日每月每年供他衣食住行,还不肯为民作主、为民办事,他能卖得好红薯吗?要做个好商人,首  相似文献   

5.
不准不做官     
李国文 《社区》2011,(14):9-9
当官,便治人,不当官,便治于人。换言之,要想不被别人治。唯一的办法即是做官。所以,要做官。想做官,不择一切手段地往上爬.甚至踩着他人脑袋、骸骨,用别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顶戴,是一种生存竞争。追逐官职,谋取官位的时尚。成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一种动力。  相似文献   

6.
李秋生 《中华魂》2015,(2):34-35
无论是在公务员队伍内部,还是在外部,最近都在传递着这样一个负面信息:有为数不能算少的人,"只当官不干事"。众所周知,我们是"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是天底下最好的队伍,岂能出现如此不正常状态?这种现象已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2014年9月1日上午,中共中央党校举行2014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校校长刘云山出席并讲话,他明确指出,"坚决纠正只当官不干事,只揽权不担责  相似文献   

7.
当官最初是件苦差事,喜欢干的人并不多。据韩非子《五蠹》篇载:尧之王天下也,采椽不(?)粝粢之食,藜藿之羹,冬日麑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矣。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股无,胫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尧、禹是富有天下的“一把手”,过的什么日子?官当到这个境界,吃亏大大的,还有什么吸引力。固此,不少人视当官为畏途。一个叫善卷的,听说“舜以天下让之“,推辞不掉,“遂入深山,莫知其所终”;还有一位更绝,“负子携妻以入海,终身不返”。看来,那时当官并不舒服,凡事要率先垂范,耐得“臣虏之劳”,无什么特权可享,不过是“监门服善”,名副其实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时人对当官漠然处之乃至断然拒之,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的。在这种“官念”即是为民的氛围下,如果此时讲什么淡化“官念”,反倒让人不可思议。再说,那时的“公仆意识”也强,爱民为民不含有做作虚伪的水份,“禹思天下有溺者,犹已之溺也”,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象这种人,“官念”强些实在是百姓、国家之幸。  相似文献   

8.
案例:做事干练、活力四射的晓娴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行业内刊社工作。因为写稿勤快、做事麻利,领导和同事对她印象都很好。领导还多次表示,只要她好好干。肯定有前途,但晓娴不满足于现状.认为待在名不经传的小小内刊社没有发展,总觉得自己能在更广阔的地方施展拳脚,便努力考上了某高校的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郭秉文被后人尊称为"东南大学之父"。"至平至善"是冒荣先生对郭秉文办学思想的高度概括,笔者也借用该词作为郭校长的人格写照:"至平"是说他在待人方面,能够真正做到"平等"而不势利;在做事方面,能够真正做到"平"实"而不空疏;在个人修养方面,能够真正做到"平和"而不急躁。"至善"是说郭校长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力求"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10.
《江海纵横》2005,(5):28-29
“要搞科研就不要当官,要当官就不要搞科研,当了官就要好好为科研工作者服务.既想当官又想搞科研肯定什么都做不好。”这是近日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对科技工作者热衷做官的现象的痛斥。  相似文献   

1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能看出这位国学大师独特的为文之道,而且能感悟到其中深蕴的人生智慧:入而为事,出能观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所谓“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钻进去”;做事时全身心的投入是必要的,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成事的决心和做事的效率。而浮于表层正是成功的死敌。浅尝辄止的结果是使我们像寓言里的那只鼹鼠,门门懂却样样瘟,终究做不好一件事。有一个故事大家都不…  相似文献   

12.
徐小平 《21世纪》2007,(11):14-15
做什么事情要么不做,要做就要竭尽全力把它做好——只要你以这种精神做好通往未来的每一件事情,你就会一步一个脚印,登上你人生的珠峰……做事只要有信念,就能成功  相似文献   

13.
一、自我认定 我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外向的女孩,喜欢与人交流、结交朋友,做事不喜欢拖泥带水,胆子比较大,有一定的亲和力。我的不足之处在于心直口快,做事不太沉稳。  相似文献   

14.
老子的圣人人格主要表现在:圣人清净无为,不居功,不占有;圣人的精神境界不易被人们所理解;圣人清心无欲,内心平和;圣人无心无欲;圣人不强求,不妄为,做事适度;圣人具有博爱之心,乐于助人;圣人宽容谦下;圣人诚信、节俭.圣人的人格对于当代社会仍具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5.
每到集中换届的时候,总会有极少数干部心浮气躁,不安心工作。他们信奉“当官在于跑上”的歪理,热衷于“跑上”,到处拉  相似文献   

16.
《社区》2007,(20)
对门新搬来一对老夫妻,阿伯退休前在法院工作,做事严谨,说话有条不紊;阿姨原来在医院工作,是有名的妇产科主任医师,爱干净,讲话做事耐心、细心。他们老夫妻刚搬到我们这幢楼时,因为他们爱较真又追求细节的完美,凡事要求多多,还与邻居们闹出许多不愉快来。  相似文献   

17.
<正>自古以来,我们的国人出门做事,习惯上喜欢挑个黄道吉日。过去的家庭,不分贵贱,都备本皇历,遇大事时,先翻看翻看皇历。在黄道吉日做事,不管是不是真的吉,至少落个心里踏实。可到底什么才是黄道吉日,黄道吉日又该怎样去选呢?真正明白的恐怕不多。在由我们伟大的伏羲氏所创造的中国历法  相似文献   

18.
怀着感恩的心做事,就不觉得辛苦。我毕业于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专业,现就职于上海理工大学高机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担任市场部经理。虽然离开学校已有五六年了,但是闭上眼睛,我还是能回想起一个个改变我命运的人生片段。  相似文献   

19.
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必须同时具有"能够做事"的素质、"做适合的事"的条件、"愿意做事"的心态和"敢于做事"的勇气,才能成为对企业有实际贡献的人才.然而,多数企业因为不能从制度上保证企业内的人力资本所有者能质匹配、能级匹配、能职匹配和能酬匹配,不能实现企业超强的整合能力,因而极大地制约了他们的潜能发挥.要解决以上问题,关键是要在企业内构建一套符合"人性"的潜能制度,为此,企业要促进岗位流动,实现价值分流,增强相互信任,引导观念更新,主动承担风险,推动有效培训.  相似文献   

20.
基础课教师是学生进大学后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直接担负着大学生从中学生向高级专门人才转变的重要任务 ,这不仅体现在做事上 ,还体现在做人上。教书育人便是完成做事、做人培养的主要渠道。我们通过调研、分析 ,感到教书育人的状况并不乐观 ,教师对育人存在着认识、工作、实效三个不完全到位的现实。要改善这种状况 ,我们提出首先教师应为培养学生全面素质而教好书 ,要创造性、综合性地做好育人工作 ;其次学校等要不断为教师提供育人的力量源泉 ,还要加快建立和完善育人的动力机制。只有创建整体优化的教书育人环境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人能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