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碛口镇地处山西临县的南部。清至民国初年,"口外"得到开发,碛口凭借黄河水运而成为北方著名的商贸重镇、水旱转运码头,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镇,是晋商的西大门。近年来,关于碛口的研究颇引人注目,清华大学陈志华教授编著的《古镇碛口》堪称标志性成果。其编撰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史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2.
从历史地理看碛口的兴衰和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梁古渡碛口,是晋商出入的西大门,自明末清初到建国初期,一直都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业重镇,直至今日,它的声名依然显赫。碛口的发展以及自身所带的价值是在其特有的历史地理条件下进行和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姚泽源 《源流》2023,(9):56-57
<正>七月夏日,我们到山西吕梁参加一个全国性的会议。期间,安排参观临县的碛口古镇。古镇依卧虎山脚而筑,旧屋有序,店铺林立。自明清至民国年间,碛口凭借黄河水运成为北方商贸重镇,富甲一方,并成了晋商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一镇”。沧海桑田,碛口曾沉寂多年,几乎被人遗忘。新千年之后,随着当地政府对古镇的重视,旅游业的开发,碛口重又焕发生机。一批又一批的外来游客,在这里探访、游览,欢声笑语溢满古镇。  相似文献   

4.
陶璨明 《社区》2010,(8):32-33
走过了太多的锦绣山川,看过了太多的都市繁盛,这一次,我选择了碛口.一座黄河边的古镇。在一些旅行书上,还没有它的名字,就算有。也是一页两页的简介。如果没有自己背着背包走进碛口,很难体会它的魅力与美好。  相似文献   

5.
黄河碛口     
曹力民 《山西老年》2008,(10):38-39
碛口位于山西吕梁市的临县,背靠卧虎山,与陕西吴堡县隔黄河而望。"碛"是指水中由沙石堆积而形成的浅滩。当黄河逶迤穿行于晋陕峡谷之间,流经卧虎山前时,  相似文献   

6.
以马蜂窝旅游网的游客游记数据为样本,通过文本分析法对碛口古镇游客感知形象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碛口古镇游客感知形象高频词以名词为主,主要反映旅游吸引物、地方、特产及当地特征等,可归纳为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氛围、旅游服务与设施及旅游体验与评价4个维度,其中旅游吸引物高频词频次数占比最高,旅游环境氛围高频词频次数占比次之,游客对旅游服务与设施的感知主要体现在住宿上,对古镇的历史文化价值进行了深度了解和正面评价。高频词语义网络中,“碛口”和“碛口古镇”形成核心聚集区域,“李家山村”和“黄河”形成次核心聚集,外围词汇主要涉及旅游吸引物、游客评价及地方等。情感分析中,游客积极情绪占比最大,消极情绪占比次之,且主要来自旅游服务与设施、旅游吸引物及旅游环境氛围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郝华峰 《山西老年》2011,(12):24-25
到省城工作后,诸事冗杂,余暇不多。前段时间,恰好公务派遣回乡,使我有机会去探望师长王洪廷先生。  相似文献   

8.
伍依丽 《源流》2023,(9):20-21
<正>皓月当空,星光璀璨。望黄河奔涌、品碛口民俗、忆晋商传奇、颂红色精神——7月18日晚,吕梁临县碛口镇举行了一场露天“大戏”——实景演艺《如梦碛口》。整个演出以麒麟山庄独具特色的建筑为舞台背景,以两个大型旋转台为观众席,运用高科技舞台技术和灯光投影矩阵,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美妙绝伦的视听盛宴。这台戏是近年来吕梁市创作的红色经典文艺作品之一,是吕梁红色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9.
去年春天,我在碛口古渡打车,去绥德。司机听到这个地名,都连连摆手,好容易有个司机看着我,点了一下头,我连价也不敢还,赶紧钻进车里。车开出一小段,停下来,上来一个大汉,心里开始发毛,这一路荒山野岭,万一他们是坏人……我大声质疑,要下车,司机解释,这条路没怎么修,当地人都不敢走,这人是绥德人,捎上他两全其美。  相似文献   

10.
刘绍庭(1893.9—1973.8),绥德城内井滩人。其父刘景宴曾为同盟会员。刘绍庭青少年时就续于绥德高等小学、绥德中学堂和三原宏道学校。1911年,与中学时同学杜斌丞一块加入同盟会,并参与了西安地区的起义。1915年至1917年,在中美合办的延长油矿搞事务工作。1917年秋,经人介绍,陕北镇守使井岳秀录任刘绍庭为镇守使署参谋。1918春,刘绍庭被派驻山西碛口,负责电讯工作。1925年,井岳秀又命刘绍庭为驻  相似文献   

11.
<正>黄河在山西境内奔腾近千公里,大大小小的古渡口散布其间。风陵渡、大禹渡、碛口、西口……这些在历史上曾经繁华一时的古渡口,随着铁路、公路的完善,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指引下,黄河古渡口正迎来新生。偏关,滔滔黄河和巍巍长城在此“牵手”。黄河入晋后的第一个古渡口——老牛湾古渡便在这里。站在渡口处,只见两岸层林尽染,一派生机。  相似文献   

12.
唐代在西域的军政、行政机构设置中不用"西域"之名,而代之以安西、北庭、碛西、镇西等名称。岑参的西域诗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变迁,为历史提供了难得的佐证。  相似文献   

13.
阿史那献生平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史那献乃唐代突厥族名将,唐朝首任伊西节度使与首任碛西节度使,所主持的定远道行军乃是唐与大食全面较量的开始,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而两唐书所记事迹简略,文章广泛收集有关汉文与粟特文史料,钩沉、索隐,基本上复原了其生平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消费大国,素来是彩妆国际品牌极力争取的重要市场。同时,口红为最受女性青睐的彩妆产品之一,常常也是彩妆品牌最先吸引消费群体的重要产品。为迎合中国市场的热点,吸引中国消费者,英文口红色号的汉译名称各具特色。本文分析了英文口红色号的语言特点,汉译名称的翻译策略及隐含的文化内涵。通过研究几大海外品牌的口红色号汉译名称及其所反映出的文化因素,总结口红色号汉译名称中的文化内涵及在翻译实践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笔者采访了74岁高龄的离休干部高元锁,在与他的谈话中,笔者看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历久弥坚的革命本色。 高元锁同志从建国初期担任区委书记等职务,直至1991年离职休养,始终保持了一个共产党员一心为公、身先士卒的高尚品质和对党无比忠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他辗转农业、工业系统几十年如一日,与广大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与天斗、与地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至今,凡他所工作过的地方,一提起高元锁,不论干部还是群众无不交口称赞,真是有口皆碑。 1954年,他调任碛口区委书记,次年,遇上天大旱,农业歉收。可他为了夺取下年农业丰收,秋后即带领区、村两级干部和广大群众大搞秋耕、深翻,组织人力、畜力一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新疆东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西域之门户。在汉代前后经由哈密、吐鲁番盆地,穿越天山以至中亚的通道比汉代的南北两道大约早半个世纪。隋唐之际,西域中道新疆东段分别为伊吾路和大碛路。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虽有明显的差异,但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与较高的相容性.对中华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相容度与接榫口的分析将有利于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信心,也将有利于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现代建构.应当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扩大中华文化与民主文化、科学文化、人权文化的相容度与接榫口,为中华民族提供一个现代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中对哈萨克口才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社会价值、审美涵养做规范化的研究,通过哈萨克口才艺术的逻辑思辨分析,解释古代毕官雄辩家在哈萨克文化中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诗界革命”宣言的诗歌理论“我手写我口”,深刻地彰显了中国诗歌发展的最基本方向,是黄遵宪“言文一致”与书面语改革的最早诉求.客家民间文学的特质、客家先贤诗歌创作的传统,是黄遵宪“我手写我口”文学思想背后隐藏的客家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20.
"鸡口"文化来源于"宁为鸡口,不为牛后"这一成语,"鸡口"文化作为一种低劣的企业文化,制约着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必须超越"鸡口"文化,发展战略联盟,把企业真正做大做强,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