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都学坛》2016,(1):1-6
我们探讨猫的驯宠史,注意到《东方朔传》所见东方朔对"骠骑"难,曾言"跛猫""捕鼠"事。相关信息对于了解猫作为鼠的天敌怎样进入人类社会生活的历史意义相当重要。"东方朔说"如果可信,则能够推进对畜猫捕鼠的生活史的认识。汉武帝时代正是中西文化交流进入热季的历史阶段,"东方朔说"结合河西出土木雕猫模型,可以深化中国猫是西方传入抑或本土驯化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孔子说过一句话:"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我们少数干部身上,存在另一种状况,与孔子的话仅一字之差:身在其位,不谋其政.成语"尸位素餐"是指有职位不做事,白拿钱吃饭.一个干部,如果拿了人民的俸禄,而不为人民办好事,这也是一种"尸位素餐"的表现吧.民间有句俗话,"不管白猫黑猫,能逮住老鼠的便是好猫",也即是说,抓不到老鼠的猫决不是好猫.试问,一个猫不会抓老鼠,那它对人类还有什么贡献?人类又还有什么义务去供奉它?对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吃白相饭,已经是违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而对一  相似文献   

3.
老鼠,这个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同居者和危险的敌人,出现在世界上已经有四五千万年的历史了。但人们对老鼠危害性的认识并与之斗争的历史只有几千年。猫是专捉老鼠的,人们常说"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但由于老鼠有极高的繁殖率,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度的适应能力。因此,使人类在这场延续了几千年的人鼠之战中至今未能取胜。根据  相似文献   

4.
麻绳     
猫磨爪子,是不用教的。不像我小学时那些动手能力过强的男同学,老师总是这样启发:"你手痒痒啊?手痒痒到树上磨磨去!"决定弄个猫爬架以解救魔爪下的沙发。上网一查,有卖的,也有能人晒自己的DIY的。网上能人采用"天然精品剑麻白棕绳,自带了一种龙舌兰特有的类似于猫草的芳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艾米丽狄金森的两首"猫诗"入手,试图探讨动物本性以及动物与人的关系,进而涉及人的动物伦理问题。通过对西方历史上一些哲学家、神学家和文学家所持动物观点的简单追溯,可以看出并非所有人都认为动物有别于人类,或人类优越于动物。德里达就以被猫注视的亲身体验说明人与动物并非处于我—他者的简单关系之中,进而引发对人之于动物的主体性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6.
虐猫     
猫代表着女性的慵懒、灵气和诱惑。梦中对猫的态度,其实是反映了人们对女性的猫性的态度,或喜欢,或拒绝有一位已婚中年男士,做了一个短梦。就是梦到“自己看到房梁上有一只蓝色的猫,很喜欢,就是够不着;而自己的头底下有一只黄色的猫,自己用头正使劲顶着它。感觉自己是躺着的,黄猫在惨叫,最后还是于心不忍,没有把它弄死”。  相似文献   

7.
洗阳羊 《新少年》2015,(4):28-29
正在街旁墙根打盹的毛毛,被吵闹声惊醒,他弓起身子,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便站起来,冲着来来往往的狗大叫起来:"喵,尔等见了寡猫为何熟视无睹,不行君臣之礼?寡猫定要严惩不贷。"一只柴犬吐着舌头跑到毛毛身边,斜了他一眼,"呃"一声打了个响嗝,然后不紧不慢地说:"现在,吧叽城又恢复为狗城了,我们不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什么是猫论、猫论的形成和发展、猫论发挥的巨大作用等方面,论述了"猫论"的思想;坚持"猫论"的思维方式,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9.
"不管白猫黑猫,能逮住老鼠的便是好猫".这个出自群众之口的比喻,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它不仅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且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真理.人民群众之所以喜欢猫,要养猫,是因为它是老鼠的天敌;而那种饱食终日,专供过去小姐,太太们观赏和怀抱的"媚态的猫",于人类食、住、衣何益?"白猫黑猫"和"能逮住老鼠"的"好猫",前者是事物的现象,后者是事物的本质.这句话具体形象,通俗易懂,虽没有什么深奥的政治名词,却富于科学哲理和求实精神,深深地扎根于群众心中,成为脍炙人口的群众哲学,其威力胜于晨钟暮鼓,催人猛醒,区分优劣,决定取  相似文献   

10.
"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原则,也是贯穿整个哲学发展历程的主题。"认识你自己"确立了人类的历史主体性,使哲学能够正确评估人类自己,培养人类的"自我意识",这对哲学和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猫的智慧     
有一天,猫妈妈把小猫叫来,说:"你已经长大了,三天之后就不能再吃妈妈的奶,要自己去找东西吃了。" 小猫惶恐地问妈妈:"妈妈,那我应该吃什么东西呢?"  相似文献   

12.
正前几年,我的身体不是很好,总是喜欢闹些小毛病。后来,我向一位颇懂养生的朋友请教,他告诉我,想要拥有健康,就要有点"兽性"。首先,要有一颗"猫心"。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但在多数情况下都与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期处于忧虑或烦闷的状态,就会削弱人体的免疫力。而猫的记忆储存期很短暂,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所以,人应该向  相似文献   

13.
猫和老鼠原来是一对好朋友。一天,小老鼠去大花猫家做客。它们俩说说笑笑地一直到了深夜。大花猫便留小老鼠住在了自己家。第二天早上醒来,小老鼠听到“啪”的一声,一个盒子从枕头底下掉了出来。它连忙把盒子拣起来一打开,发现里面有许多珍贵的珠宝,照得人连眼睛都睁不开。小老鼠一向视财如命,现在看到眼前有这么多珠宝,口水都流了下来。顿时,小老鼠起了私心,决定杀害大花猫,自己独霸大花猫的家财。小老鼠回家后,想着那些金闪闪的珠宝睡不着觉了。它一天到晚都在想着怎么对付大花猫。风和日丽的一天,大花猫约了许多好朋友去郊外野炊。当然,…  相似文献   

14.
鞠远华 《可乐》2010,(4):19-19
一天,一只小猫拼命追逐自己的尾巴,转着圈儿追,头都转晕了。猫妈妈问:“孩子,你在干什么?”小猫回答:“妈妈,我听说,猫的幸福是自己的尾巴,所以,我正在追逐它。一旦捉住我的尾巴,我就得到了幸福。”猫妈妈说:“孩子,听妈妈的话,坐在那里,该玩什么就玩什么。”小猫坐着玩了好长时间。  相似文献   

15.
亚洲猫经过多年刻苦学习,掌握了鼠的习性,经过长期不懈地练习,练出一套好身手,抓鼠百发百中,被人们称为"捕鼠能手"。这天,正听广播的猫,知道了在非洲的乌干达,有一种老鼠能吃猫。这种老鼠同普通家鼠差不多,只是嘴巴上多了一层壳,非常坚硬。这种老鼠能散发出浓烈的臭味,猫闻到后就浑身瘫软、发抖,动弹不得。然后,老鼠就跳过去,用锐利的牙齿咬断猫的喉管,把血吸尽,再把猫拖到隐蔽的地方,慢慢吃掉。  相似文献   

16.
常言,不管是黑猫还是白猫,能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种有五谷,饲有六畜。猫虽不在古人所谓的六畜之列,然而距今大约三千年前,成书于孔子时代的《礼记》,其中记载着每年岁末天子必备牲礼迎猫祭祀,以答谢猫咪们捕食田鼠,保护农产作物的例行公事。上古中国的人们虽然不像古埃及人一样赋予猫神性,但是因为猫儿们能捉老鼠护口有功,所以每年都接受专门仪式答谢的猫咪,地位确实比其它的家禽家畜略略高出一点。最初猫之所以会在人类社会中占得一席之地,乃是根源于猫儿们擅长捕鼠的实用价值。传说在中国古代的东汉年间,明帝刘庄笃信佛教,为保护中国史上翻译的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免于鼠啮,不惜远道自印度迎猫来白马寺。宋代文人黄庭坚、陆游、罗大经等也因为养猫以杜绝鼠患肆虐,留有咏猫诗文传世。除了以猫制鼠的功能层面外,温柔轻巧、善解人意又爱干净的猫咪也是很受女性喜爱的闰中宠物。文献记载后唐时的琼花公主养了两只猫儿,一只白毛,嘴巴有毛纹形状如花,取名"衔蝉奴";另一只黑色而白尾,名叫"昆仑妲已"。  相似文献   

17.
碟派     
老猫 《可乐》2010,(7):75-75
猫有猫道,狗有狗道,看影碟的人也有自己的道行。 最爽的主儿看影喋,只捡大片一路看过去,看了什么不知道,感觉自己就像洗了个澡,被特技镜头搞得浑身酥软,晕晕乎乎。舒服了,就睡了。这种人心宽,知道享受,而且往往是胖子。  相似文献   

18.
他不仅对动画事业作出了贡献,而且对于电视工业来说,也具有无可估量的价值猫捉老鼠本是天经地义。但全世界的"《猫和老鼠》迷"们可不那么认为:"老鼠那么可爱,该打的是猫,再说,Jerry 从来没有被 Tom 抓到过!那个猫笨死了!"正是这部《猫和老鼠》的动画片几十年来风靡全世界每个角落愣是"篡改"了"猫捉老鼠"的天然法则,且深入人心。12月18日,《猫和老鼠》的父亲约瑟夫·巴伯拉(Joseph Barbera)在洛杉矶的家中安详地走了,这位95岁的动画巨人一生中创作了超过了100个  相似文献   

19.
古代骗术     
<正>回首古代的骗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有的叫人目瞪口呆,有的叫人啼笑皆非。小贩有一只火红的猫咪南宋年间,都城临安有一对做小买卖的孙三夫妻。俩人还是爱猫人士,养了只猫。爱猫到什么程度呢?在买卖最忙人最多手忙脚乱的时候,孙三会突然说:"哎呀,到了该喂猫的时间了。"说完也不管人多,立刻放下生意,回家喂猫去了。  相似文献   

20.
怪叼猫鞋     
加拿大安略省有一只专爱叼别人鞋子的猫,只要邻居有人不见鞋子,这只猫便会成为"疑凶"。由于这只名为"穆"的猫恶名昭彰,它的主人库恩特地在住家附近张贴海报,欢迎家中丢失鞋子的人到他家中找。这只黑白相间的猫不仅叼别人的鞋子,举凡帽子、手套及其他东西都叼。它过去一年来的‘错物",足以装满两个大箱子。动物行为专家拉德表示,"穆"的行为的确很古怪,猫通常会将有生命的动物叼回家中,把死物带回家的猫倒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